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222)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红菊陈晓萍李莉梁超顿桓桓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废用性肌萎缩的信号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长时间废用会导致骨骼肌明显萎缩,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减少及慢肌纤维向快肌纤维类型的转换等。新近的研究表明,NF-κB是废用性肌萎缩过程中重要的信号转录因子I,GF-1/PI3K/Akt通路的抑制也参与了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其它诸如TGF-β/Smad、p38通路的参与和氧化应激等机制在废用时均导致蛋白质功能的改变。本文主要对上述参与废用性肌萎缩中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 刘红菊腾鑫紫黄昆仑陈晓萍
- 关键词:肌萎缩信号通路
- TGF-β/肌肉生长抑制素信号通路对骨骼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1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超家族成员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在哺乳动物骨骼肌的胚胎期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TGF-β/myostatin信号通路在骨骼肌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骨骼肌生长发育、生理学和病理学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信号通路在骨骼肌发育和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张菊香张鹏陈晓萍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肌肉生长抑制素骨骼肌肌卫星细胞肌萎缩
- 去负荷小鼠比目鱼肌收缩特性和纤维类型转化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去负荷后小鼠比目鱼肌的收缩特性与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肌肉灌流技术和电刺激方法,在小鼠后肢去负荷28 d引起骨骼肌萎缩后,观察比目鱼肌单收缩、强直收缩能力和肌疲劳指标等收缩特性的改变,同时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技术检测去负荷后比目鱼肌快慢肌纤维组成和纤维类型转化的变化。结果:去负荷28 d后,小鼠比目鱼肌单收缩力、强直收缩能力和疲劳指数(fatigue index)均有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快肌纤维亚型的增加和慢肌纤维亚型的减少。结论:去负荷28 d后小鼠比目鱼肌收缩特性的改变和快慢肌纤维类型的转化有关。
- 李莉刘红菊杨明浩李景龙王璐陈晓萍范明
- 关键词:肌萎缩
- 白头翁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模型+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又分为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疗程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Smad7及p-Smad3在各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与组相比较,阳性药物及中药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可有效抑制Smad7的表达,同时增强p-Smad3的表达。结论:白头翁汤可能通过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从而发挥了对炎症性肠病中的抗炎作用。
- 陆树文刘红菊赵伟李莉顿桓桓梁超
- 关键词:白头翁汤炎症性肠病转化生长因子SM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