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1139)

作品数:13 被引量:370H指数:7
相关作者:王维奇曾从盛李鹏飞林德华赵娜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湿地
  • 9篇土壤
  • 5篇稻田
  • 4篇河口湿地
  • 3篇芦苇湿地
  • 3篇闽江河口湿地
  • 3篇甲烷
  • 3篇甲烷产生
  • 3篇甲烷产生潜力
  • 2篇稻田土
  • 2篇稻田土壤
  • 2篇生态
  • 2篇湿地土壤
  • 2篇土壤碳
  • 2篇炉渣
  • 2篇化学计量
  • 2篇化学计量学
  • 2篇
  • 2篇P
  • 2篇N

机构

  • 13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3篇王维奇
  • 5篇曾从盛
  • 5篇赵娜
  • 5篇林德华
  • 5篇李鹏飞
  • 4篇仝川
  • 3篇林芳
  • 2篇张林海
  • 2篇徐玲琳
  • 1篇高君颖
  • 1篇马永跃
  • 1篇黄佳芳
  • 1篇姚顺
  • 1篇廖稷
  • 1篇鄂焱
  • 1篇王宝霞
  • 1篇雷波
  • 1篇陈丹

传媒

  • 4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年份

  • 8篇2011
  • 5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54和17.16 g/kg,表层(0~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9.69和22.02 g/kg;芦苇和互花米草0~60 cm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总和分别为6 794.20和8 231.48 t/km2,芦苇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在30~40 cm达到最大,而互花米草为0~10 cm有机碳储量最大;互花米草的入侵增加了芦苇湿地根际土壤碳质量分数和储量;2种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含水量和盐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从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该湿地的一些建议。
王宝霞曾从盛陈丹王维奇张林海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芦苇互花米草湿地闽江河口湿地
不同质地湿地土壤碳、氮、磷计量学及厌氧碳分解特征被引量:37
2010年
为了解不同质地湿地土壤碳、氮、磷计量学及厌氧碳分解特征,对闽江河口芦苇和藨草湿地2种质地土壤(壤质土和砂土)的碳、氮、磷计量学及土壤厌氧碳分解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壤质土碳为14.61mg/g,氮为1.01mg/g,磷为0.64mg/g,高于砂土碳(9.02mg/g),氮(0.16mg/g)和磷(0.42mg/g).0~40cm壤质土C/N均值低于砂土,C/P、N/P高于砂土.0~40cm壤质土和砂土平均甲烷产生潜力分别为0.0072,0.0019μg/(g·d),CO2产生潜力分别为33.5134,4.9239μg/(g·d),CO2和CH4产生潜力均为壤质土高于砂土.土壤碳、氮、磷的计量学特征对厌氧碳分解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王维奇仝川曾从盛
关键词:土壤质地计量学湿地
人类干扰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3
2010年
为了阐明湿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对闽江河口湿地受到人类不同程度干扰的芦苇沼泽、草地、滩涂养殖地、耕地、池塘养殖地和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N、C/P和N/P比均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即轻度干扰的芦苇沼泽和草地(25.53、156.06、6.11和27.58、158.99、5.78)>中度干扰的滩涂养殖地(25.02、96.90、3.87)>高度干扰的耕地和池塘养殖地(17.55、46.19、2.65和22.30、57.51、2.62);与高度干扰的耕地相比,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C/N、C/P和N/P比有所提高(19.95、63.81和3.18);影响土壤C/N、C/P和N/P比的因子随干扰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土壤C/N比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相对较小,C/P和N/P比的变异性相对较大;碳与养分比对土壤碳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王维奇曾从盛钟春棋仝川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
台风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揭示台风对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厌氧培养法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受台风影响下的甲烷产生潜力(J)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受台风的影响,甲烷产生潜力经历了升高—下降—稳定—下降4个阶段;花枯落物输入与根、茎、叶枯落物输入后芦苇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差异极显著(P〈0.01);台风影响下不同土层甲烷产生潜力大小顺序为J5-10〉J0-5〉J10-15〉J15-20〉J20-25〉J25-30;台风对甲烷产生潜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王维奇王纯
关键词:芦苇湿地甲烷产生潜力台风
静态箱法在甲烷排放及稻田甲烷减排策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为揭示天然湿地与稻田甲烷排放特征的差异,采用静态箱法对闽江河口天然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水旱轮作的甲烷减排模式。结果表明:早稻田平均甲烷排放量为17.03 mg/m2.h,高于相应季节的天然芦苇沼泽甲烷排放量(7.47 mg/m2.h);天然湿地和稻田土壤理化特征差异是导致甲烷排放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早稻田甲烷排放量日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而潮汐是影响天然芦苇沼泽的关键因素;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
王维奇雷波李鹏飞赵娜林德华
关键词:天然湿地水旱轮作甲烷排放
闽江河口区盐-淡水梯度下湿地土壤氮形态及储量特征被引量:20
2011年
为了阐明盐-淡水梯度下河口湿地氮形态含量及储量特征,对闽江河口湿地盐-淡水梯度下氮形态含量、储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尤溪洲湿地、蝙蝠洲湿地和鳝鱼滩湿地芦苇植物下0-60cm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3,1.12,1.60g/kg;有机氮分别为0.33,1.11,1.58g/kg;铵态氮分别0.97,12.36,20.04mg/kg;硝态氮分别0.85,0.87,1.24mg/kg;储量平均值分别为41.16,104.91,114.35t/km2;41.04,103.75,112.91t/km2;10.06,119.20,148.43kg/km2;713.83,887.18,1 270.36kg/km2,均表现为在盐-淡水梯度下,湿地土壤各种形态氮含量和储量尤溪洲湿地<蝙蝠洲湿地<鳝鱼滩湿地;有机氮对土壤全氮组成的贡献最大;盐-淡水梯度下湿地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及储量的差异主要受到多因子的调节作用。
王纯王维奇曾从盛仝川贾瑞霞黄佳芳
关键词:芦苇湿地土壤
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69
2011年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功能的重要特征。以闽江河口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var.brevifolius)湿地为对象,开展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系统的C、N、P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和短叶茳芏植物活体、枯落物和土壤年均C、N、P含量为C>N>P,两种湿地系统C、N含量均为植物活体和枯落物高于土壤,但与土壤P含量大小关系因植物构件差异而不同;芦苇和短叶茳芏植物活体、枯落物和土壤的C、N、P生态化学计量比表现为C∶P>C∶N>N∶P;芦苇湿地C∶N为枯落物>植物活体>土壤,短叶茳芏为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而C∶P和N∶P均为枯落物>植物活体>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可以反映湿地C、N、P交换过程和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仝川张林海
关键词:土壤
甲烷产生潜力测定的风干土与鲜土厌氧培养法比较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土壤甲烷产生潜力测定的风干土厌氧培养法与鲜土厌氧培养法在湿地甲烷产生测定过程中的差异,在分析了风干土和鲜土甲烷产生潜力测定方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重点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验研究对风干土和鲜土厌氧培养法测定的甲烷产生潜力峰值出现时间、潜力大小和培养样品重复间的变异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应用两种方法测定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徐玲琳王维奇李鹏飞赵娜林德华林芳
关键词:甲烷湿地
闽江河口区稻田土壤和植物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被引量:39
2011年
选取闽江河口区稻田为研究区域,对土壤和植物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表明:土壤C、N、P元素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72-13.41、0.47-0.82和0.33-0.89 mg.g-1,平均值分别为9.50、0.62和0.56 mg.g-1,其C与N、C与P、N与P的比值分别为12.18-16.39、15.07-24.34和0.92-1.55,平均值分别为15.05、17.88和1.20;植物C、N、P元素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8.62-38.99、0.65-1.52和0.13-0.32 mg.g-1,平均值分别为35.21、1.19、0.25 mg.g-1,其C与N、C与P、N与P的比值分别为24.54-44.10、94.05-258.93和2.13-10.55,平均值分别为32.11、160.07和5.47。土壤C、N含量低于植物,而P含量却高于植物,C与N、C与P、N与P的比值则表现为土壤低于植物。
马永跃王维奇
关键词:NP化学计量学稻田
潮汐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阐明湿地土壤理化特征对潮汐的响应,对闽江河口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土著种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理化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涨潮前和落潮后土壤理化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②互花米草斑块湿地落潮后的土壤盐度、pH值和Eh与涨潮前的土壤以上指标的相关性高于与潮水以上指标的相关性(p<0.01),短叶茳芏湿地土壤Eh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但盐度、pH值则与潮水相应指标的相关性更高(p<0.01);③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盐度、pH值和Eh潮汐敏感性存在着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在潮水盐度、pH值和Eh分别为0~3ms/cm、7.0~7.5和负值的情况下对潮汐的响应较为敏感。
高君颖王维奇鄂焱廖稷姚顺
关键词:植物入侵潮汐土壤理化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