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33125)
- 作品数:4 被引量:119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向义林丽莎李磊薛伟王迎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短时间热胁迫对疏叶骆驼刺光系统Ⅱ、Rubisco活性和活性氧化剂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1年
- 生长在温带沙漠地区的植物在夏季时常遭受正午短时间的高温胁迫,频繁和骤然的热胁迫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荒漠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防风固沙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材料,分别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CO2响应方法分析热胁迫后光系统Ⅱ(PSⅡ)和RuBP羧化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1)在叶片温度超过43℃后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活力指数均出现明显的降低;中高温度下PSⅡ的电子供体侧比电子受体侧组分更容易受到热胁迫的伤害;在58℃出现明显的K点(300μs),说明放氧复合体放氧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2)随着叶片温度的上升,Rubisc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34℃时具有最高的活性水平。(3)叶片受到高温胁迫时,细胞内氨态氮和活性氧分子等大量积累。(4)疏叶骆驼刺叶片处于短时间的高温环境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均表现出功能的不稳定性,其中PSⅡ和Rubisco是主要的热敏感位点。
- 薛伟李向义林丽莎王迎菊李磊
-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热胁迫
- 遮阴对疏叶骆驼刺叶形态和光合参数的影响被引量:83
- 2011年
- 通过设置自然光与遮阴(60%自然光)两种光环境,观测了遮阴60天后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叶形态、光合生理参数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下的叶片相比,遮阴叶的比叶面积显著增大(p<0.01),比叶干重、比叶鲜重和叶片厚度明显降低(p<0.01);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叶绿素a含量增加显著(p<0.01);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表观量子效率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大,光能利用效率高于自然光叶;强光照下遮阴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易发生光合光抑制现象。上述结果说明:遮阴处理后,疏叶骆驼刺在叶形态和光合生理上表现出对遮阴弱光条件的一定程度的驯化适应。另外,遮阴叶片Pro的大量积累,说明Pro在疏叶骆驼刺驯化适应弱光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遮蔽环境下疏叶骆驼刺植株死亡率明显偏高,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区的疏叶骆驼刺属于专性阳生植物不耐阴品种。
- 薛伟李向义朱军涛林丽莎王迎菊
- 关键词:疏叶骆驼刺叶形态光合特性遮阴
- 表皮环割对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水势及光合参数的短期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植物在生长季常遭受虫害和放牧的影响,频繁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为试验材料,模拟干扰对于花花柴生理状况的短期影响,设置了对照(正常枝条)、中度环割(表皮环割50%)、重度环割(表皮环割100%),观测了环割后10d内花花柴气孔导度、水势、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等在不同环割条件下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除了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外,中度环割对花花柴各项生理参数的影响不明显;(2)重度环割能够明显降低花花柴气孔导度、清晨水势和正午水势、叶绿素(Ca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3)重度环割使得花花柴的光合原初反应遭到抑制,光系统Ⅱ(PSⅡ)结构和功能遭到损害,活性降低,光合器官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和电子捕获等过程也遭到抑制,用于耗散的能量显著增多。整体来看,重度环割下的花花柴短期内各项生理参数均出现显著降低,而中度环割下花花柴各项生理参数短期内变化不大。当人为或者昆虫、野兔等对花花柴表皮产生机械损伤时,表皮部分损伤的植物也许可以通过自身修复,使得各项生理机能恢复正常,而表皮遭受重度破坏的植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趋向于死亡。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花花柴的表皮被全部剥蚀。
- 唐钢梁李向义林丽莎李磊鲁建荣
- 关键词:光合色素气孔导度水势
- 短期环割对骆驼刺气孔导度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为研究骆驼刺对不同环割的生理响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韧皮部半割(PS),韧皮部全割(PF),木质部半割(XS)4种处理,研究了骆驼刺的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Chl a/b、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曲线在不同环割处理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期韧皮部半割对骆驼刺各项生理指标影响不明显;韧皮部全割下,骆驼刺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木质部半割显著降低了骆驼刺气孔导度但光合色素含量和大部分荧光参数没有发生变化。处理后第5天和第10天各项参数相差不大,短期内环割对骆驼刺的伤害程度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小。总体来看,短期环割处理对骆驼刺伤害程度是PF>XS>PS>CK。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骆驼刺的韧皮部被全部剥蚀。
- 唐钢梁李向义林丽莎李磊鲁建荣
- 关键词:骆驼刺叶绿素荧光环割光合色素气孔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