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0585)

作品数:10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韩鹏云魏程琳刘祖云徐嘉鸿王海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农村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土地流转
  • 2篇农村宅基地
  • 2篇乡村
  • 2篇价值辨析
  • 2篇辨析
  • 2篇村社
  • 2篇村庄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文化
  • 1篇性权利
  • 1篇学界
  • 1篇学界观点
  • 1篇益物权
  • 1篇用益物权
  • 1篇宅基地使用权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昌工学院

作者

  • 5篇韩鹏云
  • 4篇魏程琳
  • 3篇刘祖云
  • 1篇徐嘉鸿
  • 1篇王海娟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私法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村庄价值世界嬗变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方向被引量:6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性因素的冲击下,村庄的价值世界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村庄公共价值空间的式微和农民个体意义领域的转型。为了有效应对这一趋势,应发挥农村文化的空间营造和价值调节功能,但当下进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应适当调整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方向,通过农民自组织的文化载体来重新激活村庄和农民的价值世界。
韩鹏云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公共空间
非财产性权利: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与价值辨析被引量:2
2016年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自由流转并非是单纯的经济或私人权利问题。宅基地的自然、社会和政治法律等多重属性决定宅基地是非完整商品,不能自由流转。95%的农村宅基地由于不具备交易的市场和条件而没有交换价值,因而,即使放开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也不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实践中,农民和国家分别基于长远生计保障和社会稳定的考虑,共同选择了作为保障性权利而非财产性权利的宅基地使用权。综上可以得出,我国政府坚持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无疑是明智稳妥之举。
魏程琳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与价值辨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三、农村宅基地的价值四、非财产性权利:农民与制度的选择五、结论与讨论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学界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讨论日益激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宅基地使用权是否能够自由流转,据此可以将学界观点分为主张自由流转派和反对自由流转派。主张自由流转的学者颇占主流,他们认为不准宅基地自由流转有以下弊端:土地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隐性交易大量存在。
魏程琳史明萍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小产权用益物权学界观点
土地细碎化治理与农地制度变革——基于桂北F县农村调研被引量:17
2015年
面对日益细碎的农地经营难题,F县农民自发进行了"小块并大块"的土地治理试验,在村社组织、集体经济和国家法律的支持下,他们运用大众动员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公共话语机制完成了土地治理工作,形成了"村社主导,农民主体,大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土地治理模式,显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F县土地治理试验对当下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是:在保障私人地权的同时,赋予村集体一定的土地调整权力,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此推进农村细碎地权的整合、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
魏程琳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地制度变革
新中农阶层的兴起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转型被引量:10
2014年
建国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倚重对象历经了从贫农政治精英向"能富"经济精英的转变,这一转变并未能达到"双培双带"的预期目的,反而在实践运行中走样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阶层基础呈现出"内卷化"状态。近十年来,伴随打工经济和土地流转而出现的新中农阶层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实现转型,积极吸纳新中农阶层并推动其发展壮大,这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及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
韩鹏云刘祖云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内卷化土地流转
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路径与机制——成都市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实践与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采取自上而下决策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实践从资源输入方式改革入手,通过激发村级组织的积极性形成自下而上的新型决策体制,从而实现了国家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农民公共品需求的有效对接,化解了这一难题。成都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在实践层面化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不仅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对全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王海娟
关键词:公共品供给村级组织建设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现代国家建构方向被引量:19
2014年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国家基础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难以完全匹配,单向度建设往往造成乡村治理的诸多困局。鉴于乡村常规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可以有效契合,为推进乡村社会中现代国家建构,应重新重视和启动乡村常规权力建设,并使之与国家基础权力建设有效衔接。
韩鹏云徐嘉鸿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乡村治理
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与乡村秩序重塑被引量:4
2014年
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直接影响了乡村秩序的产生,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又产生了乡村秩序的不同类型。在传统社会时期,"简约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产生了"内生型"的乡村秩序,而人民公社时期,"统合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导致了"外生型"乡村秩序的产生。"乡政村治"以至当下时期,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方式出现了"上下分离"的悖论,从而导致了乡村秩序的弱化。为重塑乡村秩序,应在基层法治、民主、自治等三个向度上寻找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新路径。
韩鹏云刘祖云
关键词:合法性乡村秩序乡村政治村民自治
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基于对村社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3种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的实证调研分析,揭示了3类集中居住模式的困境乃是政府、资本与农民需求之间的背离所致。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更为宏观和根本的制约因素则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和庭院的多重功能。在此背景下,只有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成本共担、因地制宜"的"政府+村社"集中居住建设模式,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满足农民住房需求,进而促进农村长远健康发展。
魏程琳史源渊
关键词:集中居住政府主导型
乡村组织的运作逻辑与村庄民主建设的治理方向被引量:7
2014年
在国家行政体制和乡村社会变迁的共同作用下,乡村组织呈现出"策略维控—能人治村"和"发展主义—富人治村"两种运作逻辑。这种"能人"、"富人"治村的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导致村庄寡头政治,从而对村庄民主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形成阻碍的隐患。为纠偏并更好地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逐步推动乡村组织治理转型和村庄民主治理规则的重塑。
韩鹏云刘祖云
关键词:乡村组织能人富人民主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