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4143)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闫波楚金普刘学军姜文辉徐力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锥束CT评价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根管偏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以锥束CT为研究工具评价Mtwo、Protaper两种镍钛器械对根管偏移的控制能力和中心定位能力。方法:将按纳入标准收集的24个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G1组用Protaper按crown-down法预备至F2;G2组用Mtwo按标准法预备至0.06/#25。预备前后均用锥束CT对近中、远中根管壁的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利用Gambill提出的公式进行根管偏移和轴中心率的计算。结果:Protaper组与Mtwo组根管偏移的均值分别为(0.110±0.076)mm和(0.076±0.049)mm;轴中心率的均值分别为0.604±0.230和0.666±0.163,两组相比,无论是根管偏移量还是轴中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wo、Protaper在预备弯曲根管时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锥束CT可在无创情况下评价预备器械对根管成形能力。
- 赵楠楚金普闫波刘学军
- 关键词:根管偏移镍钛器械
- 锥形束CT诊断磨牙牙根带状穿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诊断根管带状穿孔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中根管重度弯曲的上下颌离体磨牙40颗,完成根管预备,并随机分为未穿孔组和带状穿孔组(n=20),采用AH-PLUS根管充填糊剂和牙胶尖冷侧压严密充填根管。根管充填前和根管充填后分别拍摄CBCT和数字根尖片(DPR),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灵敏度的差异。结果:根管充填前CBCT和DPR诊断带状穿孔的灵敏度分别为0.80和0.15(P<0.01),根管充填后分别为0.60和0.25(P<0.05)。根管充填前后CBCT的Kappa值分别为0.75和0.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和0.700;DPR的Kappa值分别为0.1和0.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0和0.600。结论:CBCT诊断根管带状穿孔优于DPR。
- 袁晓琳楚金普闫波刘学军徐力姜文辉
- 关键词:锥形束CT
- 锥形束CT诊断根管纵裂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体外模型对比研究锥形束CT和根尖片对根管纵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1年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和肇庆市口腔医院因正畸或牙周病拔除的健康离体单根牙60颗,根管预备充填后,去除根充材料,再用根管钉用轻力使40颗牙根纵裂:20颗完全型牙根纵裂、20颗不完全型牙根纵裂;其余20颗完整牙根为对照。按正常牙位排列置于石膏模型上,分别用根尖片和锥形束CT扫描,阅片后作出诊断。结果根尖片与CBCT诊断根管纵裂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诊断根管治疗后完全型牙根纵裂和不完全型牙根纵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比根尖片诊断根管治疗后牙根纵裂的敏感度高,临床上可用CBCT辅助诊断早期牙根纵裂。
- 张海英闫波楚金普曹选平徐力姜文辉
- 关键词:CBCT牙根纵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