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165)

作品数:7 被引量:594H指数:7
相关作者:李永庚蒋高明于振文高雷明彭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灌浆
  • 2篇蛋白质
  • 2篇淀粉
  • 2篇胁迫
  • 2篇灌浆期
  • 1篇氮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冬小麦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重建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调控
  • 1篇碳氮
  • 1篇碳氮代谢
  • 1篇同化物
  • 1篇同化物分配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7篇李永庚
  • 5篇蒋高明
  • 2篇高雷明
  • 2篇彭羽
  • 2篇于振文
  • 1篇许宏
  • 1篇邱希宾
  • 1篇杨景成
  • 1篇梁晓芳
  • 1篇陈圣宾
  • 1篇赵俊晔
  • 1篇张秀杰
  • 1篇于顺利
  • 1篇刘美珍
  • 1篇张学林
  • 1篇牛书丽

传媒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麦产量与品质对灌浆不同阶段高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89
2005年
利用人工环境控制室对盆栽冬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 1’) (Triticumaestivumcv .‘Ji′nan17’and‘Lumai2 1’)分别在子粒灌浆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了2 5℃/ 35℃(夜/昼)的高温胁迫处理,以生长在2 0℃/ 30℃(夜/昼)环境中的小麦为对照,研究了灌浆期不同阶段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子粒蛋白质积累速率在高温处理期间显著提高(p<0 .0 5 ) ,但高值持续期缩短,并最终造成植株氮素积累量减少,氮素收获指数降低(p <0 .0 5 )。2 )小麦蛋白质的组成和品质对不同灌浆阶段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前期高温胁迫导致麦谷蛋白/醇溶蛋白的比值以及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增加,标志蛋白质和淀粉品质的湿面筋含量升高、沉降值增加、膨胀势和高峰粘度等指标也显著提高;灌浆中期高温却导致上述指标降低;灌浆后期高温在造成粒重减小、产量降低和淀粉品质下降的同时,却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3)小麦淀粉积累的形成与蛋白质品质的形成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过程,高温条件下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升高是淀粉积累量减少造成的。
李永庚于振文于振文张秀杰
关键词:小麦高温胁迫蛋白质淀粉
植物的臭氧污染胁迫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07年
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O3)属于二次污染物,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前体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近年来,全球受O3污染的区域增加,污染程度也日趋严重。O3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发现,不同植物对O3的敏感性不同,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自身的特性及环境因素;O3污染降低植物的净同化作用,减缓植物生长,改变同化物的分配,可对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该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O3污染研究领域应深入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选育具有对O3污染抗性较强的植物尤其是作物品种;2)深入研究减轻O3污染对植物危害的栽培管理措施;3)加强研究O3污染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4)研究植被在治理O3污染中的积极作用。
许宏杨景成陈圣宾蒋高明李永庚
关键词:臭氧同化作用同化物分配全球变化污染
温度对小麦碳氮代谢、产量及品质影响被引量:84
2003年
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植物的碳氮代谢过程 ,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综述了小麦光合产物形成、叶片蔗糖合成、茎鞘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合成与降解、籽粒淀粉合成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小麦灌浆期温度超过 30℃后粒重和产量将会降低。小麦品质主要由胚乳中面筋蛋白的特性决定 ,从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含量、组分等方面分析了其与灌浆期温度的关系 ,根据面筋蛋白特性的变化 ,认为高温胁迫对小麦烘烤品质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加重小麦灌浆期的高温危害 ,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中将要出现的 3个热点问题 :1 )CO2 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协同作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小麦耐热性的生理机制及其栽培调控措施 ,3)
李永庚蒋高明杨景成
关键词:温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小麦
开花后水分调控对两个筋型冬小麦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通过开花后不同水分处理研究了两个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 (‘豫麦 34’和‘洛阳 8716’) (Triticumaestivumcv .‘Yumai 34’and‘Luoyang 8716’)的品质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灌水时间推迟 ,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和拉伸面积有提高的趋势 ,但是千粒重和产量下降 ;随着开花后灌水量的增加 ,上述品质数值又有减少 ,产量及千粒重增加 ;多次灌水处理与开花后灌 1次水处理、开花后不灌水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开花后2 1d和 2 8d灌水处理的多项品质指标都大于不灌水处理。两品种面团稳定时间 (4 5 %和 15 % )、沉降值 (2 0 %和12 % )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变异系数较大 ,吸水率、湿面筋、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 (<10 %和 <5 % )较小。
彭羽郭天财蒋高明王晨阳李永庚张学林
关键词:开花水分调控冬小麦灌浆期
人为干扰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影响被引量:52
2003年
榆树 (Ulmuspumila)疏林灌丛草原是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演替的顶极群落。但近年来 ,榆树数量减少、树龄老化严重。 2 0 0 1~ 2 0 0 2年 ,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集中分布地区 ,选取了轻度 (LD)、中度 (MD)和过度 (HD) 3个不同干扰强度的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榆树数量减少、树龄老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干扰的关系。结果表明 :1)当地居民用于修建围栏而砍伐了当地大约 30 %的成年榆树 ,这些榆树的树龄多在 30~ 70年之间 (胸径10~ 30cm) ,致使当地该树龄段的榆树大量消失 ;2 )牲畜啃食导致榆树幼苗或幼树失去生长的机会 ,造成榆树幼苗和幼树的密度下降 ,由轻度干扰地段 (LD)的大于 6 0 0株·hm-2 下降到干扰过度 (HD)的不足 10 0株·hm-2 ;3)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过度干扰 ,植被盖度降低 ,榆树种子失去了萌发所需要的位置稳定性 ,使成苗概率减小。为了保护和恢复榆树疏林在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 。
李永庚蒋高明高雷明牛书丽刘美珍于顺利彭羽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浑善达克沙地
小麦产量和品质对灌浆期不同阶段低光照强度的响应被引量:95
2005年
在田间池栽条件下,分别于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Triticumaestivumcv.‘Jinan17’and‘Lumai21’)灌浆的前期(开花后1~10d),中期(11~20d)和后期(21~30d)进行了遮去50%光合有效辐射的试验,研究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生理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弱光条件下,光合物质生产均受到严重抑制,产量下降,容重降低;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减少、向子粒分配的比例低,但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升高,其中,子粒灌浆前期遮光升高的幅度最大。2)遮光后小麦子粒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升高,但麦谷蛋白升高的幅度大于醇溶蛋白,使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的比例升高,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也升高,粉质仪参数也显著提高;子粒灌浆前期或中期遮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则较小,子粒品质的形成与灌浆后期的光照条件关系更为密切。3)灌浆期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对改善品质有利,但以降低产量为代价,两个品种的小麦所表现出的趋势基本一致。
李永庚于振文梁晓芳赵俊晔邱希宾
关键词:小麦光照蛋白质淀粉光照强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大聚合体
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进展被引量:242
2004年
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筛选与培育耐重金属污染和超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物种 ;(3)加强西部矿山废弃地共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即如何根据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将矿业废弃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的废弃地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进而探讨出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 ,这将是今后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机制研究的重点。
李永庚蒋高明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复垦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植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