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1101113)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杜天庆薛建福郝建平崔福柱苗果园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豆科
  • 1篇豆科牧草
  • 1篇豆科植物
  • 1篇性状
  • 1篇植物
  • 1篇生物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性状
  • 1篇物量
  • 1篇牧草
  • 1篇根系
  • 1篇根系分布
  • 1篇根系生物量
  • 1篇改土
  • 1篇改土效果

机构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锦忠
  • 2篇苗果园
  • 2篇崔福柱
  • 2篇郝建平
  • 2篇薛建福
  • 2篇杜天庆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土母质生土上4种豆科牧草根系生长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栽培方法,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木樨(Melilotusofficinalis Desr.)、小冠花(Coronilla buxifolia Hance.)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4种豆科牧草根系生长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豆科牧草根系各项指标的增长随生育期变化(时间构型)皆呈"S"型增长模型,可划分为缓增期、速增期和顶峰期,在一个生长季内,根系不存在衰老死亡生物量急剧减少的现象;4种豆科牧草根系垂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根系生物量空间呈"T"型分布,其垂直递减率符合指数递减方程Y=A.e-bx;4种豆科牧草根冠生长模式分属于4类:根苗增长同步型(小冠花)、苗强持久增长型(草木樨)、根强持久增长型(苜蓿)和苗弱根弱增长型(红三叶草),豆科牧草根系峰值常出现在生育后期晚于冠层。本研究结果对建立黄土母质生土上牧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及促进根苗系统的协调生长提供了依据。
杜天庆苗果园郝建平杨锦忠崔福柱薛建福
关键词:豆科牧草根系生物量根系分布
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被引量:13
2011年
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类型豆科植物为生物材料,对生物改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草木樨、苜蓿根际土壤容重在1.00~1.35g/cm3之间,是最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黑豆、大豆对0.25~3mm之间团粒具有较强的作用;种植草木樨、苜蓿、黑豆、大豆后,土壤>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在90%以上。草木樨、苜蓿、黑豆和大豆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②草木樨、苜蓿、小冠花在短时期内对土壤氮素具有较强的补给作用;豆科牧草在生土地上生长两季后,对土壤0-60cm土层氮素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以小冠花最高;0-20cm土壤表层速效P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层次的;红三叶和小冠花土壤速效K含量高于草木樨和苜蓿的。种植红三叶和小冠花对土壤表层肥田效果比草木樨和苜蓿占优势。③一年生高产植物大豆随生长进程的前、中、后期土壤N素表现了高-低-高的积累-消耗-再积累的过程,土壤N素循环较大。研究为生物改土、有机沃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杜天庆苗果园郝建平杨锦忠崔福柱薛建福
关键词:豆科植物土壤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