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7032)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田纪伟王雷赵庆华柳超袁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和手术治疗选择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提出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探讨分型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2003年8月-201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患者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2岁。术前合并脊髓损伤11例,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5例。JOA评分为1-15(10.60±3.29)分。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寰枢关节、C2/3关节的稳定情况分为3型:A型,枢椎骨折合并C1/2不稳,21例;B型,枢椎骨折合并C2/3不稳,17例;C型,枢椎骨折同时合并C1/2及C2/3不稳,9例。A型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术,可联合齿状突螺钉固定;B型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C型采用后路C1-C3固定术。3例寰枢椎螺钉置入困难,采用枕颈融合术。均在固定骨折枢椎的同时,稳定C1/2和C2/3节段。术后3个月行JOA评分,术后随访X线片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9-4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2-17(13.83±3.93)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0.8%,优良率为98%。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例B级无变化,10例Frankel分级改善1-2级。术后6-9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39例行植骨融合者在术后3-6个月(平均4.5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根据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分型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在固定枢椎同时兼顾相邻节段的稳定性,能取得良好疗效。
- 王雷柳超赵庆华刘铖祎田纪伟
- 关键词:枢椎骨折手术治疗
-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选择23例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23—63岁,平均42.6岁。根据损伤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1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58个月,平均32个月。所有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均得到恢复,为骨性愈合或融合。全部患者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为11.5~15.8分,平均14.1分。本组患者改善率为71.5%-95.3%,平均82.7%。其中手术治疗组均未发生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复合骨折常见的损伤机制为过伸+压缩和侧屈+压缩两类机制。对寰枢椎复合骨折,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内外固定方式应根据骨折类型来决定治疗方法。
- 王雷赵庆华柳超田纪伟
- 关键词:脊柱骨折寰椎枢椎脊柱融合
-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56例资料完整的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岁;Dickman寰枢椎复合骨折分型:C1骨折-Ⅱ型齿突骨折21例,C1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9例,C1骨折一Hangman骨折18例。C.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2例、C。1折-Hangman骨折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C1骨折合并Ⅱ或Ⅲ型齿突骨折,如果寰齿前间隙〉5mm,采用手术治疗39例。术前13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其中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7例;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5.5-12.8分,平均8.6分。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32个月;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均恢复,植骨融合者在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术前1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其中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9例。术后6个月,JOA评分11.5~15.8分,平均14.1分;JOA改善率为71.5%~95.3%,平均82.7%。末次随访时,39例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伤口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后1个月愈合。结论对Ⅲ型齿突骨折、稳定枢椎骨折、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对寰齿前间距〉5mm的不稳定Ⅱ型齿突骨折及不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寰椎解剖异常、骨折严重粉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者可采用枕颈固定。
- 王雷柳超刘杰金新蒙赵庆华夏天董双海田纪伟
- 关键词:枢椎骨折
- 复杂性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复杂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供合理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例枢椎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4岁.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相邻寰枢关节、C2/3椎间的稳定情况,分别采用以下手术方式:(1)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2)齿状突螺钉固定;(3)后路C1~2椎弓根、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或联合前后路手术,稳定上颈椎.结果 21例全部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佩戴颈围3个月,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5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枢椎骨折,在确定骨折的类型及准确判断相邻寰枢关节、C2/3稳定性受破坏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王雷刘诚祎田纪伟赵庆华董双海夏天袁文
- 关键词:枢椎脊柱骨折
-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
-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6例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型等进行总结,分析其损伤机制。对不同的损伤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11例,手...
- 王雷赵庆华柳超刘铖祎夏天董双海田纪伟
- 关键词:寰椎枢椎寰枢关节脊柱融合
- 文献传递
- 齿状突骨折及其相邻节段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本身及其相邻节段损伤的外科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3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36岁。单纯齿状突骨折25例,其中Ⅱ型20例,浅Ⅲ型5例;合并相邻节段不稳12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6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2/3不稳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1/2及C2/3同时不稳2例;神经损伤12例,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6例。手术在稳定齿状突骨折的同时,兼顾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固定方式。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有脊髓损伤者采用Frankel评分标准,术后随访x线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12.1±2.1)分,术后3个月(15.4±3.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4,P=0.000);临床JOA改善率(90.8%±11.6%),优良率98%。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除1例B级无恢复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9个月内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植骨融合者在3~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根据齿状突骨折本身特点结合有无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在稳定齿状突骨折同时将相邻不稳的节段固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王雷柳超田纪伟
- 关键词:骨折颈椎关节不稳定性外科手术
- 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纳入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治疗的17例患者,其中AndersonⅡ型齿突骨折合并寰椎骨折10例,Hangman骨折合并寰椎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5例,E级10例。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其中8例并在寰枢椎后弓间植入同种异体颗粒状骨。其余4例未做植骨融合。结果1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螺钉植入位置和复位均满意。寰枢椎植骨于术后3-6个月达骨性融合。术后D级6例和C级1例均恢复至E级。所有患者颈部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但轴向旋转活动部分丧失。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可使寰枢椎获得即刻的坚强固定,有利于寰枢椎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 王雷田纪伟柳超赵庆华袁文秦学军
- 关键词:寰椎枢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