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UAHC1008)

作品数:8 被引量:146H指数:7
相关作者:潘毅王超唐丽娜季晨龙韩徐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木结构
  • 4篇建筑
  • 4篇隔震
  • 3篇汶川地震
  • 3篇基础隔震
  • 3篇古建
  • 3篇古建筑
  • 2篇灾后
  • 2篇灾后重建
  • 2篇震害
  • 2篇震害调查
  • 2篇隔震技术
  • 2篇古建筑木结构
  • 1篇地震响应
  • 1篇震害调查与分...
  • 1篇石结构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受力

机构

  • 9篇西南交通大学
  • 8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安徽省城建设...

作者

  • 9篇潘毅
  • 4篇唐丽娜
  • 4篇季晨龙
  • 4篇王超
  • 2篇李家佳
  • 2篇卢立恒
  • 2篇韩徐扬
  • 1篇耿鹏飞
  • 1篇赵世春
  • 1篇王慧琴
  • 1篇徐赵东
  • 1篇秦楠

传媒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维地震激励下工程结构隔减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维激励,结构在单维与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或重要的工程结构,只考虑单分量的地震作用是不够的,结构多维抗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系统介绍多维地震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方法,比较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随机振动法的优缺点;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结构多维隔减震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对多维隔减震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也作了相关介绍。最后,提出结构多维隔减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卢立恒徐赵东潘毅韩徐扬季晨龙
关键词:隔震减震工程应用
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为掌握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响应的影响,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的比值(PGA/PGV)代表频谱特性,选取9条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铅芯叠层橡胶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双向地震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基于PGA/PGV值的变化来分析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PGA/PGV增大,加速度减震率整体上呈增大趋势;隔震层位移、剪力均随PGA/PGV增大而减小,并逐渐终趋于平缓。此外,频谱特性对结构地震响应的的影响,还受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应综合考虑。
潘毅季晨龙卢立恒韩徐扬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频谱特性时程分析地震响应
芦山7.0级地震古建筑震害调查分析被引量:31
2014年
芦山地震对灾区内的古建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对灾区内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别对木结构及石结构古建筑的典型震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类统计的方法,得到了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古建筑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芦山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主要为中度破坏,表明木结构古建筑高烈度地震抗倒塌能力较好。砖石结构古建筑主要为重度破坏,表明砖石结构古建筑对地震扰动十分敏感,抗震性能较弱。最后,根据震害调查及分析结果,对古建筑抗震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潘毅唐丽娜王慧琴姚蕴艺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砖石结构震害调查
隔震技术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案例
以汶川地震后剑南春总部办公楼的新建工程和都江之春1#楼加固工程作为案例,介绍隔震技术在灾后重建中运用的工程实例。通过对比传统抗震方案和基础隔震方案的抗震效果,分析了采用隔震技术对结构的层间剪力和自振周期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潘毅李家佳季晨龙王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基础隔震
文献传递
古建筑木结构直榫节点力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2
2015年
以中国西南地区穿斗式古建筑木结构中常见的直榫节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考虑节点拔榫量影响的M-θ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实现算法,并给出了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采用试验数据对该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直榫节点的M-θ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可为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潘毅王超唐丽娜李玲娇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机理榫卯连接
现代竹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6
2011年
竹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天然绿色建筑材料。文章总结了竹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竹材在基桩、框架、墙体、楼板、屋面和屋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竹材在基础防潮、屋面防水和节点连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竹结构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情况,分析了竹材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建筑材料,竹材更符合建筑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潘毅李家佳李玲娇秦楠唐丽娜
关键词:竹结构建筑结构力学性能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3
2012年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动的能力较弱,非结构构件破坏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其所采用的榫卯节点、柱脚"平摆浮搁"以及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起到了减震耗能作用,保证了木结构古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严重损坏者较少。然而,部分古建筑由于后期改造不当、年久失修和山体滑坡等原因,仍然发生了整体或部分倒塌。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不符合古建筑受力机理的改造,会加重其震害程度。
潘毅王超季晨龙赵世春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汶川地震震害
隔震技术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案例被引量:5
2012年
以汶川地震后剑南春总部办公楼的新建工程和都江之春1#楼加固工程作为案例,介绍隔震技术在灾后重建中运用的工程实例。通过对比传统抗震方案和基础隔震方案的抗震效果,分析了采用隔震技术对结构的层间剪力和自振周期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延长结构自振周期,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减轻地震作用对主体结构的损坏,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从而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潘毅李家佳季晨龙王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基础隔震
古建筑直榫节点扁钢与阻尼器加固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为更好地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基于直榫节点力学模型,以汶川地震中受损的青城山黄帝殿为例,对直榫节点分别采用扁钢和阻尼器加固,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自振周期、节点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被加固节点相邻杆件的内力.结果表明:2种加固方法均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扁钢加固加大了节点刚度和部分相邻构件的内力,易导致相邻节点拔榫破坏;阻尼器加固可在不增大节点刚度的条件下,减轻结构的地震响应,加固节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降低12.8%,加固节点相连杆件的拉力、剪力和弯矩分别平均降低48.3%、40.6%和52.1%,起到了耗能和防止拔榫的作用.
潘毅王超唐丽娜李玲娇耿鹏飞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抗震加固扁钢阻尼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