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0432)
- 作品数:1 被引量:47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宇谢斌刘道兵林娜朱文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头坏死的证素辨证初步研究被引量:47
- 2011年
- 目的提取股骨头坏死的证素,分析证素组合规律,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辨证思路。方法设计股骨头坏死的证候量表。运用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软件对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辨证,确立病位、病性证素;采用聚类、频数分析法探讨证素组合规律及疾病不同分期证素分布特征。结果股骨头坏死的病位证素主要有筋骨、肾、脾、肝,筋骨在Ⅱ期、Ⅲ期、Ⅳ期出现频率均超过90%,肾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较高,脾在Ⅰ期、Ⅱ期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肝在Ⅳ期出现频率较高;主要病性证素有痰(湿)、血瘀(气滞)、阳虚、寒、气虚、阴虚、血虚,痰(湿)在Ⅰ期、Ⅱ期、Ⅲ期的出现频率均超过70%,血瘀(气滞)在各期出现频率均超过50%,阳虚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超过50%,寒在Ⅲ期、Ⅳ期出现频率接近50%,阴虚在Ⅳ期出现频率超过50%,气虚、血虚在各期的出现频率均在50%以下。证素寒、痰、肾、阳虚等多相兼,脾、气虚、湿、血虚等多相兼,肝、阴虚、精亏等多相兼,气滞、血瘀多相兼。证素组合形式有24种,其中2项、3项、4项、5项组合者较多。结论股骨头坏死的病位证素以筋骨、肾、脾、肝为主,早期以筋骨、脾为主,中期以筋骨、脾、肾为主,晚期以筋骨、肝、肾为主。病性证素以痰(湿)、血瘀(气滞)、寒、阳虚、阴虚、气虚为主;痰(湿)、血瘀(气滞)是贯穿于疾病全过程的病机关键;痰、或湿、或血瘀兼其他证素是该病的病性证素组合特征。
- 王荣田林娜陈卫衡朱文锋刘道兵谢斌周宇何海军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证候证素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