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1012)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效伟于红霞苏冠勇韦斯夏洁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戊灵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经口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进行经口急性及亚慢性毒性实验,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每周称量体重,试验结束后麻醉大鼠,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观察脏器系数及病理变化。结果二甲戊灵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为2 710mg/kg.bw/d,雄性为3 160mg/kg.bw/d;亚慢性染毒后:240mg/kg.bw/d剂量组大鼠体重降低,雌雄性大鼠肾重量升高,脑、心、肝、脾、肾上腺脏器系数升高;雌性大鼠BUN,CHOL和CREA均升高,雄性大鼠BUN和CREA升高,但TBIL降低;少数雌性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样变性;多数雄性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管型、间质炎细胞浸润等。60mg/kg.bw/d剂量组第3、4周体重降低,雌性大鼠BUN、肾脏器系数、肝脏器系数均升高,雄性大鼠CREA升高,ALB降低。15mg/kg.bw/d剂量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对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5mg/kg.bw/d。二甲戊灵属低毒类农药。
- 曹廷霞顾军钟义红杨洪宝秦珩王玉邦
- 关键词:二甲戊灵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
- 毒死蜱生态毒理与风险研究综述被引量:15
- 2012年
- 毒死蜱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安全和广谱的含氮杂环类杀虫杀螨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病虫害的防治中。在中国,毒死蜱曾被列为取代高毒农药的重要品种,并被农业部推荐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专用杀虫杀螨剂。近年来,由于不断发现的毒死蜱生物毒性及其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美国和欧盟国家已经在某些范围内禁用毒死蜱。综合近几年文献,从环境介质含量、转化行为、生物活性检测以及国外水质基准等方面,对其分别叙述,旨在为今后中国地区毒死蜱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和水质基准制定提供基本参考依据。
- 苏冠勇张效伟韦斯于红霞
- 关键词:生物活性检测水质基准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评价方法及其生物检测技术被引量:4
- 2013年
- 由于化学分析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有机化学物质不断地从环境介质和食品中被检出。尽管这些物质的浓度很低,但是毒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DCs)在很低浓度就能导致生物健康负效应。如何在种类众多的环境化学物质,以及在成分复杂的环境提取物中识别具有低剂量效应的有害物质并加以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以EDCs为对象,结合近几年来的文献,综述了其可能造成的危害,重点分析了EDCs的作用机制、筛选评估方法及生物检测技术,旨在为今后环境有害物质的筛选与风险识别研究提供借鉴。
- 夏洁苏冠勇于红霞张效伟
- 关键词:生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