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JCYBJC11500)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佟仲生刘晓东史业辉汪旭郝春芳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5篇预后
  • 4篇预后分析
  • 4篇肿瘤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病理特征
  • 1篇动力疗法
  • 1篇选择性COX...
  • 1篇亚甲蓝
  • 1篇氧化酶
  • 1篇抑制剂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佟仲生
  • 6篇刘晓东
  • 4篇史业辉
  • 3篇郝春芳
  • 3篇汪旭
  • 2篇李军楠
  • 2篇李淑芬
  • 1篇王蕊
  • 1篇贾勇圣
  • 1篇王忱
  • 1篇刘婷婷
  • 1篇于倩
  • 1篇董国雷
  • 1篇何丽宏

传媒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肿瘤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34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 342例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并利用诺丁汉预后指数(Nottingham Prognostic Index,NPI)进行预后生存分析。结果:2342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1.56岁。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571例(24.38%),1143例(48.8%),628例(26.82%)。NPI评分低、中、高危组分别为521例(22.25%)、1151例(49.15%)、670例(28.6%)。ER阳性1271例(54.3%),阴性1071例(45.7%)。PR阳性1698例(72.5%),阴性644例(27.5%)。C-erbB-2阳性787例(33.6%),阴性1 555例(6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包括: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家族史、NPI评分、ER、PR及C-erbB-2状态。另外年龄也是影响5年DFS的因素之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5年DFS及OS的因素包括:NPI评分、ER、PR及C-erbB-2。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大宗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证实NPI评分、ER、PR及C-erbB-2为判断浸润性乳腺癌预后较好的临床病理学指标。
李军楠刘晓东董国雷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2-(cyclohexyloxy)4-nitrophenyl]-methanesulfon-amide(NS398)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处理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测定NS398作用于MCF-7细胞后的COX-2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S398作用于MCF-7细胞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PGE_2)释放水平。结果: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NS398药物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不同时,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效应不同。作用同一时间时,l0、20、40、80 μmol/L4个浓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398作用于MCF-7细胞后能下调COX-2蛋白表达;NS398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VEGF和PGE_2的释放水平,且MCF-7细胞凋亡抑制率与VEGF和PGE_2释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作用于MCF-7细胞后COX-2蛋白表达下调,VEGF和PGE_2释放水平下降有关。
刘婷婷佟仲生史业辉郝春芳
关键词:乳腺癌环氧化酶2NS398
T_(1mic)N_0M_0、T_(1a)N_0M_0和T_(1b)N_0M_0乳腺癌376例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T1micN0M0、T1aN0M0和T1b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了解其生存状态,探讨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12月4487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376例T1micN0M0、T1aN0M0和T1bN0M0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和转移以及生存情况。结果:376例患者中,66例(17.6%)为T1mic(pT≤0.1cm),122例(32.4%)为T1a(0.1cm
李军楠刘晓东佟仲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三阴性对小肿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小肿块(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了解其生存状态,探讨三阴性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312例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1.4%及90.5%(P=0.038),5年BCSS分别为84.7%及93.7%(p=0.047)。以淋巴结状态分组比较,淋巴结阴性患者中,三阴组及非三阴组5年DFS分别为82.8%及94.1%(P=0.033),5年BCSS分别为85.0%及96.1%(P=0.019)。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阳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3.721,95%CI:1.743~7.941,P=0.001),死亡风险亦增高(HR=3.560,95%CI:1.521~8.330,P=0.003),三阴性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增高(HR=2.208,95%CI:1.028~4.742,P=0.042)。结论:淋巴结阳性及三阴性是影响直径≤1 cm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阳性是影响BCSS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组较非三阴组预后差。
刘晓东汪旭贾勇圣王蕊佟仲生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大小预后
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单一机构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06年12月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并具备完整的病历和随访资料的280例MBC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转移情况以及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本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9个月(1~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5个月(2~99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59.5%和36.9%。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淋巴血管侵犯、激素受体(hormonal receptor,HR)状态、分子分型、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内脏转移、首次转移部位数目、肝转移、脑转移、解救内分泌治疗和解救放疗与O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分子分型、内脏转移和肝转移是MB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三阴型乳腺癌、内脏转移和肝转移是MB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MB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于倩佟仲生汪旭史业辉何丽宏刘晓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亚甲蓝光动力疗法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亚甲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联合阿霉素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的体外及体内抑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光动力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MTT法检测光动力疗法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Rhodamine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建立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光动力疗效与光敏剂呈剂量依赖性,而联合阿霉素可以增强抑瘤效应。阿霉素组细胞死亡率较低,光动力治疗组以早期及晚期凋亡为主,联合治疗组以晚期凋亡及坏死为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光动力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光动力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更低(P<0.05)。体内实验显示光动力疗法可以显著抑制小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而联合阿霉素可以增强抑瘤作用。结论:亚甲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乳腺癌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联合阿霉素可增强抑瘤效果。光动力疗法以细胞凋亡为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关。
佟仲生刘晓东史业辉李淑芬王忱郝春芳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乳腺癌亚甲蓝阿霉素
局部晚期乳腺癌108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状态,探讨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转移以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9.6%和56.9%,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和6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应根据临床病理特征,综合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实现个体化治疗。
刘晓东佟仲生李淑芬史业辉汪旭郝春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