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2)

作品数:15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双应王松万秋杨栋栋王道轩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石炭
  • 4篇相分析
  • 3篇地层
  • 3篇盐岩
  • 3篇造山带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南天山
  • 3篇矿物
  • 3篇古地理
  • 3篇沉积相
  • 3篇大别造山带
  • 2篇岩石
  • 2篇上石炭统
  • 2篇碎屑
  • 2篇碎屑岩
  • 2篇栖霞组
  • 2篇重矿物
  • 2篇微相

机构

  • 1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上海市测绘院

作者

  • 14篇李双应
  • 9篇王松
  • 7篇万秋
  • 5篇杨栋栋
  • 4篇程成
  • 3篇彭亮
  • 3篇王道轩
  • 2篇黄家龙
  • 2篇孔为伦
  • 1篇田辉
  • 1篇李任伟
  • 1篇杜叶龙
  • 1篇李忠
  • 1篇龚晓星
  • 1篇赵大千
  • 1篇徐锦龙
  • 1篇芦艳琳
  • 1篇孟庆任
  • 1篇杨欣
  • 1篇金福全

传媒

  • 6篇地质科学
  • 4篇地质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Scienc...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宿松坐山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微相和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沉积相和古气候的指示被引量:11
2016年
安徽宿松坐山剖面中二叠世地层发育,栖霞组、孤峰组和武穴组连续出露,为下扬子地区中二叠统的典型剖面之一。其中栖霞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次为硅质岩和碎屑岩。栖霞组碳酸盐岩中共识别出9种微相类型,分别可以与Flügel整理的7种标准微相对比。栖霞组主要为斜坡沉积,其次为台地沉积,而斜坡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上斜坡相和下斜坡相。其中,上斜坡相主要出现在臭灰岩段的中部,该层位以产砾屑灰岩为特征,微相类型以MF3为主。其次出现在本部灰岩段的中偏上部,该处微相类型为MF3、MF8和MF9。此外,顶部灰岩上部发育灰岩砾石的层位中的微相类型主要为MF3和MF9,也属于上斜坡相。下斜坡相主要发育于上、下硅质岩段和本部灰岩段的顶部,主要特征为发育薄层硅质岩或长条状硅质结核,微相类型主要为MF4和MF5。台地相主要出现在本部灰岩中下部,其次出现在臭灰岩段的下部和上部及顶部灰岩段的下部,且其微相类型以MF1为主,其次为MF2、MF6和MF7,表明台地相整体属于开阔海台地。微相分析表明栖霞组整体形成于一个海侵过程中,期间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海退。黏土矿物分析显示栖霞组碳酸盐岩的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61.97%),高岭石次之(平均含量为27.25%),伊蒙混层(平均含量为9.43%)和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36%)较少。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的比值与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变化共同表明栖霞期由早期的相对干冷变为晚期的相对暖湿,期间发生了3次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周期。同时,栖霞期气候整体变暖湿、海平面整体上升的趋势与晚古生代冰川(LPIA)消融的时间对应,则暗示古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事件控制了栖霞期的整体海平面变化。而沉积相变化所反映的栖霞期4次相对海平面变化与3次明显的气候波动能够较好的吻合,则显示出气候对海平面变化和�
程成李双应赵万为彭亮
关键词:古气候微相分析沉积相栖霞组
库车坳陷三叠系碎屑重矿物成分及其物源属性被引量:5
2014年
库车坳陷三叠系发育良好,出露齐全,主要由陆相碎屑岩组成。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对库车坳陷北部三叠系砂岩中石榴子石、电气石、铬尖晶石进行了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碎屑石榴子石主要富含铁铝榴石,其次为镁铝榴石、锰铝榴石,钙铝榴石含量较低,他们主要来自于低级—高级变质岩和花岗岩;电气石主要来自于变质沉积岩和花岗岩;铬尖晶石则主要源自岛弧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和与俯冲相关的橄榄岩。综合石榴子石与电气石研究结果表明,上三叠统碎屑物质更多地来自高级变质岩和花岗岩,而下三叠统碎屑物质主要源自低级变质岩和花岗岩。通过对比西南天山榴辉岩、片麻岩中石榴子石成分,本文所研究的高镁石榴子石以低钙铝榴石含量与榴辉岩中石榴子石相区别,而与片麻岩中石榴子石成分相似。西南天山榴辉岩在三叠纪时期可能尚未剥露至地表,但片麻岩已有相当范围的出露。上三叠统的碎屑铬尖晶石可能主要来自中天山及南天山的岛弧岩浆岩及蛇绿岩,部分源自洋岛玄武岩,为南天山多岛海造山提供了沉积学证据。
王松李双应杨栋栋程成
关键词:南天山三叠系重矿物
论前寒武纪碎屑岩地层划分和对比-以皖南地区浅变质岩系为例
前寒武纪碎屑岩地层,由于缺乏化石证据,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主要根据微体古生物化石、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以及火山碎屑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可是,微体古生物化石延续的时代较长,使划分的精度受到制约;地...
李双应程成彭亮柴广路林云涛
关键词:前寒武纪碎屑岩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学
中扬子晚二叠世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演化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及沉积相分析,中扬子区晚二叠世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开阔台地沉积、陆棚沉积及盆地沉积,吴家坪期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深水盆地范围较小,长兴期发育台地相及盆地相,深水盆地范围变大,研究区晚二叠世的沉积主要受南秦岭海活动控制和盆地演化影响,沉积分异在晚二叠世较发育。古地理演化表明,吴家坪期中扬子北缘为深水盆地沉积,中扬子克拉通主体开阔台地沉积与陆棚沉积并存,鄂西海槽范围缩小,变为孤立海盆;长兴期海侵加剧,中扬子南部为浅海台地沉积,北缘为欠补偿深水盆地沉积且范围进一步扩大,长兴晚期达到高潮,中扬子变为克拉通边缘盆地。
万秋李双应孔为伦王松
关键词:中扬子沉积分异古地理演化
湖南慈利江垭中-上二叠统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湖南慈利江垭剖面中-上二叠统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和大隆组,总厚度为461.7 m。该剖面岩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的硅岩、泥岩、页岩和白云岩。石灰岩进一步分为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以及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砾屑灰岩主要分布于栖霞组及茅口组中,为斜坡沉积作用的产物。白云岩主要为同生和准同生白云岩,为局限台地环境的产物。根据岩性、微相分析,可划分出滨岸、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及盆地6种沉积环境。沉积演化表明,研究区二叠纪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主要发生于栖霞期早期—茅口期晚期以及吴家坪期早期—长兴期晚期。值得指出的是,栖霞组及茅口组中斜坡沉积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研究区中二叠世古地理分布、演化及斜坡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松李双应万秋田辉苗俊红
关键词:砾屑灰岩沉积相沉积环境二叠系
Discovery of Late Carboniferous strata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Huoqiu and Gushi areas)被引量:3
2014年
Late Carboniferous fossils(such as Boultonia? sp., Tabulata, and spiriferoid specimens with smooth shells), bioclastic material(such as crinoid stems and sponge fragments), and Late Ordovician microfossils of the conodont Belodina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ata typically referred to as the Neoproterozoic on the boundary of the provinces of Anhui and Hena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These findings prove that the strata contain macrofossils belonging to the Late Carboniferous, which belonged to a carbonate debris flow deposit that was formed under a carbonate slope environment. The conodont fossils might belong to a detrital deposit. Thus, it is possible to reset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and tectonic attributes belonging to the North Huaiyang tectonic belt and limit the Shouxian fault to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Dabie Orogen and North China Block.
Shuangying LiZaifei JiSong WangCheng ChengLixiang GuoDongdong YangHao Niu
关键词:地层序列晚石炭世南缘微体化石
鄂西地区茅口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鄂西地区中二叠统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及沉积微相分析,发现鄂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重力流沉积,沉积类型多样,发育于碳酸盐岩斜坡沉积环境中,自上而下分为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颗粒流沉积。滑塌沉积主要发育于湖南慈利江垭剖面,颗粒流与碎屑流发育于湖北长阳资丘剖面。滑塌沉积物主要由杂乱堆积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砾屑灰岩组成,分选不好,颗粒支撑,为台地边缘短距离滑塌形成;碎屑流沉积物由砾屑灰岩、砂砾屑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组成,砾石略呈定向排列,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砾石逐渐减少;颗粒流沉积物由砂砾屑灰岩、颗粒状灰泥灰岩组成,见粒序层及波状层理,发育2~3个旋回。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受控于构造演化,其时空分布的特征与该区中二叠世台—盆沉积的格局相吻合,对于研究区的二叠纪沉积演化研究有一定意义。
万秋李双应王松孔为伦
关键词:重力流沉积茅口组
地层证据——对大别造山带汇聚历史的制约被引量:4
2011年
大别造山带的汇聚演化历史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的地层记录以及北淮阳地区的地层记录可能为两个陆块的汇聚模式提供制约。通过对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显生宙以来岩相古地理进行比较,其中3个阶段相似,2个阶段差别很大。以浊积岩发育作为俯冲阶段的标志,磨拉石建造出现作为闭合的标志,显生宙以来,大别造山带曾经历了两次俯冲和两次汇聚,俯冲时间分别是晚奥陶世一早志留世和早三叠世,汇聚的时间分别为中-晚泥盆世和中三叠世,早期的汇聚具有软碰撞特征,以上认知得到了北淮阳地区地层、古生物和沉积记录的支持,同时也与大别山造山带榴辉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基本吻合。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在晚三叠世处于快速折返阶段,早侏罗世以前到达地表,其平均折返隆升速率为3.9~6.6 mm/a。
李双应金福全王道轩李任伟孟庆任杨栋栋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
定量恢复大别造山带侏罗—白垩纪的隆升和剥蚀被引量:2
2011年
以造山带为物源区的周缘盆地中的沉积物记录着物源区的成分特征,保存着造山带的演化历史。根据地层资料,利用质量平衡方法得到大别造山带周缘的合肥盆地、江汉盆地、安庆—潜山盆地和信阳盆地在侏罗—白垩纪的沉积总量为1.685×10~5km^3。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早侏罗世0.407×10~6m^3/a,中晚侏罗世0.921×10~6m^3/a,早白垩世2.107×10~6m^3/a,晚白垩世0.985×10~6m^3/a。并根据造山带剥蚀与盆地充填的动态平衡,将沉积物回剥至造山带,得出大别造山带侏罗—白垩纪总地表剥蚀厚度为4.5 km,各个阶段的平均剥蚀速率分别为11 mm/ka、25 mm/ka、56 mm/ka和26 mm/ka。最终由造山带隆升和剥蚀平衡关系重塑了大别造山带侏罗—白垩纪的隆升剥蚀历史,并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格局对比,结论基本一致。
杨欣李双应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侏罗-白垩纪侵蚀量
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统碎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重矿物和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区、构造演化的约束被引量:22
2014年
晚古生代是天山构造带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对南天山层序清楚尚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沉积记录进行研究,对于恢复南天山晚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并对其构造演化史提供约束,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统阿依里河组砂岩主要为含砾砂岩、岩屑砂岩、次岩屑砂岩、长石砂岩和含铁岩屑砂岩,砂岩中石英颗粒含量67.41%,岩屑25.07%,长石7.52%,Q/(F+L)平均为2.07,岩石具有低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碎屑岩Sio2平均为64.78%,Al2O310.22%,TiO20.35%,TFe2O34.23%,MgO1.37%,CaO7.16%,K202.13%,Na2O0.93%。稀土总量∑REE平均为130.1×10-6,δEu异常0.74,LaN/YbN9.4。砂岩中重矿物组合主要为锆石、白钛石、赤褐铁矿和黄铁矿,其次有电气石、磷灰石、金红石、石榴子石、铬铁矿和锐钛矿。阿依里河组的源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低级-中级变质岩和沉积岩,还有少量基性岩等。根据QFL判别,砂岩物源区主要为消减杂岩源区,其次是弧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源区。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以及Th-Co-Zr/10、Th-Sc-Zr/IO和Ti/Zr-La/Sc判别图,阿依里河组碎屑岩物源区属于大陆岛弧区和活动大陆边缘区,与上地壳源区相比,有铁镁质的叠加。校正后的碎屑岩化学风化指数CIAcorr.平均为71.25(52.25~89.40),指示源区主要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砂岩碎屑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锆石年龄分为两期,主要为404542Ma,其次是1797~2436Ma,表明物源区地质体时代主要为早古生代和古元古代,它们和南天山早古生代消减带弧和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古元古代基底比较吻合。同时,进一步将南天山造山带开始碰撞的时间限制在早泥盆世末-中泥盆世,俯冲汇聚在早古生代,大规模的隆升剥露在二叠纪以后。
李双应杨栋栋王松万秋王道轩
关键词:物源分析上石炭统南天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