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200201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45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贵禧胡花丽李艳菊梁丽松王友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冷害桃果实品质劣变及其控制措施被引量:71
- 2003年
-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 王友升王贵禧
- 关键词:冷害果实品质酶促褐变贮藏措施
- 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5
- 2007年
- 该文综述了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组成、主要组成成分的风味阈值、部分风味物质的气味特征、与风味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和前体、低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风味物质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乙烯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桃果实风味物质与果实品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桃果实风味物质形成的各种因素及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但并非所有芳香成分都能决定果实的特征风味,而只有较少的成分甚至某一种化合物决定特征风味。低温贮藏桃果实易发生冷害,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的桃风味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不同品种果实所含风味物质不尽相同,桃果实风味物质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采前和采后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对果实风味物质产生影响。
- 胡花丽王贵禧李艳菊
- 关键词:桃果实风味物质影响因素
- HS-SPME在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分析中应用研究被引量:32
- 2007年
- 本实验研究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在"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VFC)分析中的应用,并且对电解质-盐,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应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100μm萃取头,加入饱和电解质NaCl(0.3g/ml)2ml,在40℃萃取40min,GC谱图峰面积最大,桃果实VFC萃取和检测效果最好。对方法加标回收率、线性范围、最小检测限进行研究,表明方法灵敏性和重现性好。"大久保"桃果实HS-SPME-GC-MS研究表明,主要的VFC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内酯类、烃类和其它类型化合物等,在已鉴定的46个化合物中己醛、反-2-己烯醛、苯甲醛、芳樟醇、β-紫罗酮、γ-癸内酯、δ-癸内酯等为主要的呈香物质。
- 魏好程王贵禧梁丽松仇厚援
-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芳香物质桃果实
- 外源乙烯对CA贮藏桃果实MDA含量、PPO和LOX活性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7年
- 以‘八月脆’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常温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乙烯(10~20μL.L-1和50~80μL.L-1)处理对气调贮藏(9%~11%CO2+9%~11%O2)期间以及在20℃回温3 d后桃果实MDA(丙二醛)含量、PPO(多酚氧化酶)和LOX(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条件下,桃果实MDA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升高,PPO和LOX活性在第4 d出现高峰。外源乙烯提高了气调贮藏果实MDA含量,贮藏60 d时,高浓度外源乙烯处理果实MDA含量明显升高。回温后,冷藏对照果实MDA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在贮藏60 d时,MDA含量高于常温贮藏果实的MDA含量。外源乙烯对LOX的作用与其对MDA的作用一致。高浓度的外源乙烯可抑制贮藏前期桃果实PPO活性,低浓度外源乙烯则降低了贮藏后期桃果实PPO活性,但回温后,低浓度外源乙烯处理果实PPO活性明显升高。综合考虑不同处理对CA贮藏桃果实MDA含量、PPO、LOX活性的作用特点,认为50~80μL.L-1外源乙烯处理对减轻桃果实的低温冷害、抑制果实褐变有一定的作用。
- 胡花丽梁丽松王贵禧李艳菊
- 关键词:桃果实外源乙烯PPOL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