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PC20071066)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毛俊陈海东杜中立彭秀斌林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珠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血管成像
  • 4篇血管
  • 4篇血管造影
  • 4篇血管造影术
  • 4篇造影
  • 4篇造影术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减影
  • 3篇脑血管造影
  • 3篇脑血管造影术
  • 3篇16层螺旋
  • 3篇16层螺旋C...
  • 2篇动脉
  • 2篇数字减影
  • 2篇去骨
  • 2篇脑血管成像
  • 2篇颈部血管成像
  • 2篇MSCT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第三...
  • 2篇暨南大学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彭秀斌
  • 7篇陈海东
  • 7篇杜中立
  • 7篇毛俊
  • 4篇林丽娟
  • 3篇孙放
  • 2篇何虹
  • 2篇袁小梅
  • 2篇龙雪银
  • 2篇王建明
  • 1篇许卫国
  • 1篇程光森
  • 1篇肖万宏
  • 1篇黄楚昌
  • 1篇陈敏
  • 1篇王艳萍
  • 1篇刘玉涛
  • 1篇林立娟
  • 1篇邓志峰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5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减影成像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动静脉双期减影去骨成像(DP-B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DP-BSCTA的117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50例(A组,无血管病变)未行DSA检查;67例(B组)行DSA检查。按去骨程度、血管显示与污染程度分别对A组双期图像进行评分(1~5分),并计算后处理时间。用双盲法比较B组DP-BSCTA与DSA。统计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A组:51个期相(51/100,51.00%)完全去骨(5分),其他辅以手工后完全去骨。软件双期去骨时间及辅以手工时间分别为(2.97±0.29)min、(2.22±0.96)min。45个(45/50,90.00%)动脉期及41个(41/50,82.00%)静脉期图像4~5分,37例(37/50,74.00%)双期评分均为4~5分。B组:阳性63例,其中动脉瘤29例,血管畸形11例,烟雾病3例,静脉窦血栓3例,动脉狭窄病变17例(34处);阴性4例。DP-BSCTA检出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875.77±67.94)mGy.cm。结论 16层螺旋CT DP-BSCTA能快速去除颅骨,同时得到类似DSA的动、静脉期高质量图像,检出脑血管病变的能力与DSA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毛俊王建明陈海东彭秀斌杜中立程光森许卫国林丽娟邓志峰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三种减影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3种不同软件减影法(Subtraction,Objecteditor及NeuroDSA)的图像质量与便捷性及临床应用差异。方法60例双期脑血管成像随机分成A组(同步扫描)与B组(非同步扫描);分别用3种软件减影,计算后处理时间及图像质量评分(1—8分),比较3种软件减影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其中行DSA检查15例,对比3种减影显示病变的差异并采用统计学t检验。结果3种软件减影时间,手工修饰时间及图像评分两组组内比较:Object editor减影时间[A组(2.52±0.37)min,B组(2.47±0.39)min]均最短(P〈0.05);Subtraction与NeuroDSA差异不显著。Subtraction减影手工修饰时间[A组(10.71±4.16)min,B组(14.34±3.75)miu]均最长(P〈0.05),动、静脉期图像评分(A组5.67±0.92,5.60±1.16;B组3.30±1.75,4.03±1.69)均最低(P〈0.05),Object editor与NeuroDSA差异不显著。3种减影组间比较:A组Subtraction减影动、静脉图像评分高于B组,手工修饰时间短于B组(P〈0.05),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对比15例DSA检查,Object editor与NeuroDSA减影均能显示诊断所有病变,准确性为100%。Subtraction减影漏诊8处病变,准确性为53%。结论同步扫描是Subtraction减影成功的关键,对Object editor,NeuroDSA减影无显著意义,后2种减影诊断血管病变能力相当,但NeuroDSA减影操作更自动化,推荐为16层螺旋CT脑血管减影首选。
毛俊陈海东王建明陈敏王艳萍肖万宏林丽娟彭秀斌杜中立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编辑减影去骨技术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编辑减影技术在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颈部动脉病变患者,行低剂量CT平扫和颈动脉CTA扫描,采用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技术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利用object editor后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减影去骨处理,完成颈动脉血管的去骨成像。结果:本组30例颈部动脉CTA共发现梭形动脉瘤4例,动脉局限性狭窄12例,钙化斑块共计71处。按骨骼完全去除、少许残留和残留明显等不同程度对图像进行评分(1~3),其中3分10例(33%),2分15例(50%),1分5例(17%)。结论:16层螺旋CT常规软件objecteditor能够快速、自动的去除颈部动脉CTA中的骨结构,直观、全面显示颈部血管,同时能快速去除充盈致密对比剂的头臂和上腔静脉影的干扰,并可选择性保留或除去血管壁钙化斑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海东毛俊彭秀斌杜中立孙放何虹
关键词:血管成像颈动脉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Neuro DSA去骨软件的应用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通过与常规Subtraction软件比较,探讨NeuroDSA软件在16层螺旋CT颈动脉减影去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疑颈部动脉病变患者,小剂量测试后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行相同范围低剂量平扫与颈动脉CTA,分别进行Subtraction减影去骨及NeuroDSA减影去骨成像,比较两种去骨方法的成像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前后的图像质量。结果21例颈动脉平均强化值为(396.58±97.71)HU;颈动脉与颈静脉平均强化差值为(231.33±94.85)HU;颈静脉干扰轻微,1例静脉返流严重,1例位置移动过大不能进行减影去骨血管成像。其余19例均可进行减影去骨处理,Subtraction软件直接减影的平均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平均时间分别是(4.05±1.28)min、(20.95±6.73)min,NeuroDSA减影的平均时间及手工辅助去骨平均时间分别是(2.35±1.05)min、(8.39±4.03)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ubtraction软件直接去骨及手工辅助去骨后图像评分分别为1.08±0.28、2.15±0.69。NeuroDSA软件直接去骨及手工辅助去骨后图像评分分别为2.46±0.78,2.85±0.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共发现动脉瘤3例,动脉狭窄12例。两者均能清晰显示所有病变。结论NeuroDSA软件较常规Subtraction软件能更快速、自动去除颈动脉CTA中的骨结构,更清晰、全面显示颈动脉血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陈海东毛俊杜中立彭秀斌孙放林丽娟
关键词:血管成像颈部动脉
多层螺旋CT腹部增强编辑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探讨常规腹部多期增强扫描后,行动脉期、门静脉期血管编辑减影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择行腹部多期增强扫描患者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14~83岁,平均47.5岁。扫描设备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处理软件为设备所带3D卡中的常规软件objecteditor。同一定位像下行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平扫薄层图像进行骨骼对象编辑后保存至3D Application Data,利用此数据进行编辑减影去骨处理,完成动脉期、门静脉期血管成像。结果68例中,除2例因身体移动不能编辑减影外,余66例均编辑减影成功,均较好完成血管成像,其中,图像质量评为4分者39例,占59%;3分21例,占32%;2分6例,占9%;无一例图像被评为1分。整个过程约1~7min,平均2min。结论多层螺旋CT腹部编辑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去骨,清晰显示腹部血管。
陈海东毛俊杜中立彭秀斌孙放刘玉涛龙雪银
关键词:血管成像腹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Test-Bolus部位选择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比不同部位Test-Bolus测试对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75例随机分配到脑动脉环窦汇(A)组、颈内动静脉(B)组、颈总动静脉(C)组(每组25例),以相同参数行Test-Bolus测试及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测试成功病例CTA、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A,B,C3组Test-Bolus测试成功显示动静脉强化峰值率分别为76%,92%,96%;3组测试动静脉峰值时间差有差别(P<0.005);3组测试动脉峰值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4)。3组CTA图像脑动脉各级分支清晰显示,静脉干扰轻微,两者评分及脑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192;P=0.347;P=0.327)。3组CTV图像深浅静脉、静脉窦显示清晰,其评分没有差别(P=0.839);脑动脉仍强化明显,动脉干扰评分及动静脉最大强化CT差值没有差别(P=0.347;P=0.327)。结论颅内、颈内、颈总动静脉行Test-Bolus测试成功后,确定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延时扫描时间对CTA及CTV图像质量影响无显著差异,颈内动静脉可作为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推荐测试部位。
毛俊陈海东林立娟袁小梅彭秀斌杜中立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受试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低剂量对比剂+生理盐水;B组:76ml对比剂。以Test-Bolus确定脑动、静脉期延迟扫描时间,对两组受试者行MSCT双期扫描,比较CT动脉成像(CTA)、CT静脉成像(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脑动脉分支显示及静脉干扰评分、动脉最大强化均值、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V脑静脉窦最大强化均值的差异不显著,B组均匀性优于A组(P<0.001),深浅静脉最大强化均值大于A组(P=0.02)。静脉显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静脉窦、深浅静脉与动脉最大强化差值均大于B组(P<0.001,P<0.001),CTV期动脉强化干扰程度低于B组(P<0.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不影响脑CT血管图像质量,同时能显著降低CT静脉成像期的动脉干扰,不影响脑静脉清晰显示。
毛俊林丽娟袁小梅陈海东黄楚昌彭秀斌杜中立何虹龙雪银
关键词:对比剂生理盐水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