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91)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4
相关作者:于福生李学良冯自成李晓剑杨长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物理模拟
  • 3篇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褶皱
  • 1篇山前
  • 1篇狮子
  • 1篇盆地南缘
  • 1篇前缘
  • 1篇主控因素
  • 1篇准噶尔盆地南...
  • 1篇褶皱冲断带
  • 1篇褶皱构造
  • 1篇物理模拟实验
  • 1篇龙门山前缘
  • 1篇南缘
  • 1篇滑脱构造
  • 1篇构造变形特征
  • 1篇构造带
  • 1篇估计值
  • 1篇CONTRO...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北省地质矿...

作者

  • 4篇于福生
  • 3篇冯自成
  • 3篇李学良
  • 2篇李晓剑
  • 1篇李定华
  • 1篇杨长清
  • 1篇董长华
  • 1篇赵进雍
  • 1篇王彦华

传媒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Acta G...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龙门山前缘关口断裂典型构造剖面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变形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关口断裂位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前缘,根据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变形样式可划分出北、中、南三段。北段走向为北东50°,构造变形模式总体为不整合面所限制的基底卷入式前展型逆冲叠瓦式构造组合;中段走向为北东30°,构造变形模式为双滑脱层所控制的分层滑脱断层垂向叠加组合;南段走向为北东30°,变形模式为二叠系内滑脱层所控制的箱状背冲式构造组合。构造变形过程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阶段。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北段变形的主控因素为斜向挤压(NW300°)和须家河组四段底部发育的高黏度滑脱层;中段变形的主控因素为正向挤压和双滑脱层的垂向叠置;南段变形的主控因素为正向挤压和二叠系内部低黏度厚层滑脱层的均匀分布。利用剖面模拟实验结果估算出的关口断裂不同构造段不同时期挤压构造变形强度(缩短率)不同,总缩短率表现为中段最大(39.63%),南段次之(34.93%),北段最小(32.72%)。印支期缩短率与总缩短率特征相似,中段为28.79%,南段为19.88%,北段为14.68%,而燕山期缩短率却表现为北段最大(18.04%),南段次之(15.05%),中段最小(10.84%)。
于福生张芳峰杨长清李学良冯自成
关键词:龙门山前缘物理模拟
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被引量:15
2011年
通过对三叠系不同组段顶面构造图分析和主干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具有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特征。该构造带走向上可划分为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等4排北东东向雁列式滑脱褶皱带,与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背斜构造带近直交;垂向上以雷口坡组内膏盐层为界分上、下两个构造层,上部构造层发育滑脱断层及其相关的褶皱构造,下部构造层产状平缓,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多组平面、剖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孝泉—丰谷北东东向滑脱褶皱带可能是在龙门山褶皱隆升产生的北西向挤压应力和秦巴山系褶皱隆升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构造带可能是在北西方向的应力单独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雷口坡组内膏盐层在空间上不均衡分布是产生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的主控物质因素。
于福生王彦华李晓剑冯自成李学良
关键词:川西坳陷物理模拟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模拟被引量:27
2011年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编制、构造物理模拟等综合研究,认为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具有垂向分层、走向分段变形特征。垂向上以T3地震反射层为界划分为深、浅两个构造层,深层变形样式为正断层组成的地堑、半地堑、反转半地堑组合,浅层变形样式为滑脱断层、冲起背斜构造组合。走向上可划分为狮子沟、油砂山、大乌斯三个构造段,其变形样式分别为深层反转、浅层滑脱垂向叠加组合;深层逆冲、浅层背冲垂向叠加组合;深层背冲、浅层逆冲叠加组合。根据不整合面的空间展布、生长地层的发育时间、构造叠加样式等特点,将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中、新生代演化过程划分为早-中侏罗世裂陷、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挤压坳陷、古新世-始新世弱裂陷、渐新世-中新世弱挤压、上新世-第四纪强烈挤压等五个阶段。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早期伸展构造受北北东向单侧拉伸作用控制,而晚期挤压构造受北北东-南南西向双侧不均衡挤压作用控制;膏盐层不均衡分布是影响滑脱变形的主控物质因素。
于福生王彦华李学良李晓剑冯自成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物理模拟
Simulation for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Junggar Basin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结构的变丑特征的差别, Junggar 盆的南部的边缘能从东方被划分成二个片断到西方。耸出到北方的弓形的 thrust-and-fold 带在东方片断被开发。在西方的片断有三排 en 军队飞机 thrust-and-fold 带。包含地下室的式样的戳和褶层结构在第一排,和 d 琠敨攠敶瑮被开发吗?
YU FushengLI XiaojianLI DinghuaFENG ZichengLI Xueliang
关键词:构造变形特征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构造估计值
双层滑脱构造的物理模拟: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启示被引量:17
2012年
为了研究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设计了3类砂箱模型,对滑脱层材料、滑脱层厚度、滑脱层黏度、上覆砂层厚度、受力边界条件等主控因素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滑脱层材料产生的变形样式不同。以微玻璃珠组成的滑脱层主要产生前展型逆冲叠瓦式断裂构造,下部滑脱层起主控滑脱作用,上部滑脱层厚度、滑脱层之上砂层厚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滑脱断层;挤压方向与受力边界间的夹角较大时,上部滑脱层容易先形成滑脱断层,其推覆体前缘水平位移较快。以不同黏度硅胶组成的滑脱层产生不同的分层滑脱构造变形样式,当下部滑脱层硅胶黏度为500~1 000Pa.s时,形成分层滑脱前展型叠瓦式构造;当硅胶黏度为2 000~2 500Pa.s时,靠近挤压端先形成背冲构造,然后在上部滑脱层形成叠瓦式构造,在下部滑脱层形成对冲三角带构造、冲起背斜构造。地震和钻井资料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霍尔果斯—安集海褶皱冲断带具有双层滑脱变形特征;模拟结果认为,斜向受力边界、侏罗纪煤层以及古近纪泥岩层的分层滑脱作用是控制变形过程的主要因素。
于福生李定华赵进雍董长华
关键词:褶皱冲断带主控因素物理模拟准噶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