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H-06)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余成普景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血荒”背后:公共物品的滥用及其社会后果被引量:11
- 2011年
- 中国内地在过去几年不断出现所谓的"血荒"引发了媒体、公众和政府的关注。这一问题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中国公民自愿献血的积极性不够。自从1997年中国颁布《献血法》以来,自愿无偿捐献的血液总量一直在上升,但却不能满足同时大幅度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驱动这种需求不断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手术用血和非手术用血在快速增长,其中不合理用血的比例占40%之多。临床用血的不合理使用,不但加大了输血者的健康风险,同时还剥夺了其他病人的合理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公民自愿无偿提供的血液属于公共物品范畴,而对这一公共物品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与自愿献血密切相关的志愿精神和公益精神。
- 余成普景军
- 关键词:血荒临床用血公共物品公益精神
- 中国公民血液捐赠的风险认知及其文化根源被引量:5
- 2013年
- 阻碍中国公众血液捐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健康风险认知,即担心献血会"伤身"和"染病"。这种对献血的风险认知是传统血液文化、历史供血制度延续的结果。一方面,中医的血液学说成为人们解释献血伤身的理论基础,而民间的用血实践强化了血液的生命观和社会性、增添了人们对血液的敬畏;另一方面,义务献血制度由于背离了献血的自愿性和无偿性,不仅没有使公众改变传统的文化认知,反而强化了对献血"无偿"和"健康"的怀疑,而20世纪90年代中原地区不规范的血浆买卖所导致的艾滋病、乙肝等疾病的传播,更让人们"谈血色变"。传统的血液文化与既往供血制度成为人们献血健康忧虑的根源。
- 余成普
- 关键词:文化根源血液中国公民捐赠
- 动员结构与公民的献血参与:基于C市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在中南C市的田野调查,以个案法探讨了公民献血的动员结构。认为公民的献血参与是处于一定的空间、时间和关系结构之中。采血点的空间不仅具有文化意涵,而且空间本身就具有动员作用;献血也是献时间,采血点范围的扩展和采血者工作时间的调整,有利于公民在可得的时间内参与献血;同时既存的和建构的关系网络对献血者的卷入也发挥了重要的动员效应。
- 余成普
- 关键词:动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