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SJB750018)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綦亮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人文
  • 3篇人文主义
  • 3篇主义
  • 2篇民主
  • 1篇性别
  • 1篇遗产
  • 1篇语境
  • 1篇殖民
  • 1篇殖民主义
  • 1篇人文研究
  • 1篇人文主义思想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谱系
  • 1篇全球化语境
  • 1篇种族
  • 1篇伍尔夫
  • 1篇麦卡锡
  • 1篇民族
  • 1篇结构主义

机构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綦亮

传媒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伍尔夫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后殖民理论的介入,国外伍尔夫研究逐渐由强调对抗性的价值判断过渡到彰显包容性的多元阐释.90年代的后殖民伍尔夫研究成功地将伍尔夫的性别和种族身份问题化,较为深入地揭示了文学经典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和文化政治内涵.21世纪的后殖民伍尔夫研究关注伍尔夫对民族身份的想象和书写,考察性别、种族和民族作为一个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整体在塑造伍尔夫文学想象中发挥的作用.我国当前的伍尔夫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我国目前整体滞后的伍尔夫研究来说,后殖民理论是一个值得采纳和推广的批评方法.
綦亮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性别种族民族
何为人文,人文何为?——再读赛义德的《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2014年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是赛义德的遗作,自2006年引入国内后,引发了赛义德研究的局部转向,“人文主义”成为阐释赛义德批评思想的关键词.我国学界对赛义德的人文思想已经作了不少阐发,但大部分是纵向的解释性研究.本文将赛义德的人文立场置于中国当代的人文语境中进行横向考察,探讨其对我国当下的人文研究和建设所具有的启示.
綦亮
关键词:语境人文研究
赛义德与后结构主义:反拨,还是延续?——《爱德华·赛义德的遗产》评介
2010年
2009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of Illinois Press)出版了威廉.斯潘诺斯(WilliamV.Spanos)的新作《爱德华.赛义德的遗产》(TheLegacy of Edward W.Said)。斯潘诺斯是纽约州立大学宾哈姆分校英语和比较文学特聘教授,美国著名的后现代文艺思想家,曾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存在主义的后现代诗学概念,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想最早应追溯到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赛义德的遗产》中,斯潘诺斯通过追溯赛义德批评思想的哲学根源,重新思考和定义了赛义德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关系。1.赛义德批评理论的归属性,特别是赛义德与后结构主义之间的理论关系,一直是西方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斯潘诺斯在第一章“赛义德与后结构主义”中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赛义德的世俗批评与其说是对后结构主义的反驳,不如说是它的延续。以《开始:意图与方法》为切入点,斯潘诺斯发现赛义德与后结构主义在两个层面上具有一致性。首先,同后结构主义者一样,赛义德也将本体论作为理论建构的出发点,致力于寻找自启蒙运动以来统治西方的如存在、人性等总体化概念的替代品。其次,通过解构西方对存在的形而上学...
綦亮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福柯遗产
全球化语境中的个体与民族身份隐喻——论科马克·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被引量:3
2013年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边境三部曲"既对墨西哥进行殖民主义再现,又对其试图建构的殖民主义话语进行改写和重写。在小说的故事背景和创作背景的双重观照下,小说对他者的再现和强势文化对他者的表征障碍象征了美国自二战后,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危机。麦卡锡在反思和批判"美国例外论"的同时,也表达了一名白人主流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妥协,"边境三部曲"也因此为美国的民族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参照。
綦亮
关键词:麦卡锡身份认同
国内赛义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评析
2014年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出版后,国内学界开始关注赛义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从2007年开始,学界对赛义德人文观的探讨逐渐从普及性评介过渡到学术研究。与国外赛义德研究相比,我国学界主要从正面评价赛义德人文思想研究,这既与我国对赛义德的整体接受相一致,也与我国当代人文语境密切相关。我国学人在研究赛义德人文思想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批评话语,与研究对象形成了对话关系。而要将研究推向纵深,则需要进一步厘清自己的人文谱系,明确自己的人文立场。
綦亮
关键词:人文主义谱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