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8Y0217)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慧任宏轩高春林罗春香杨润祥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表阿霉素微量泵入与静脉输注的心脏毒性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应用心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评价表阿霉素不同给药方法化疗后左心功能的变化,评价其监测表阿霉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心脏早期毒性作用的价值。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乳腺癌46例、淋巴瘤19例,共65例,根据不同给药方法分为两组,微量泵入组31例,静脉输注组34例;表阿霉素剂量相同(70mg/m2);每周期治疗前后对心肌节段在心动周期中的QTVI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定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值速度(E)和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值速度(A)的比值,即E/A等参数。结果微量泵入组及静脉输注组中各个化疗周期后LVIDd、IVSTd、LVPWTd、E/A、LVEF均无变化(与T0相比较,P>0.05)。微量泵入组完成四周期化疗(表阿霉素剂量280/m2)后出现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下降、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升高、Ve/Va下降;静脉输注组完成三周期化疗(表阿霉素剂量210/m2)后QTVI即出现上述变化。结论应用QTVI监测表阿霉素对心脏早期毒性作用是有效的,且表阿霉素微量泵入较静脉输注能减轻心脏的毒性。
- 谭慧杨润祥罗春香任宏轩庄莉高春林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表阿霉素
-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以表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在评价表阿霉素致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影响中的优势。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78例。均采用FEC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乳腺癌患者6个化疗周期进行观察,分别于化疗前1天及每周期化疗后第5天行心电图、心肌酶学、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检测。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表阿霉素累积量增加,于第4、5周期时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第6周期时,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期时出现心肌酶增高(P<0.05);第6周期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减低(P<0.05);应变率成像结果显示:随表阿霉素累积量的增加,于第4周期时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房缩期峰值应变率(SRa)减低(P<0.05),第5周期时SRe、SRa明显减低(P<0.01),第6周期时,出现下壁及前壁的SRs减低(P<0.05),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及后壁的SRs明显减低(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随表阿霉素累计量的增加,心电图和应变率成像较早出现异常,而心肌酶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则较晚出现异常。应变率成像能够早期较精确的反映表阿霉素致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 谭慧黄云超叶联华杨凯云
- 关键词:应变率成像技术表阿霉素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