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449)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易成腊陈安民周海宇肖卫东陈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成年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Rho GTPases的失衡性表达及对轴突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小G蛋白RhoGTPasesRac、Cdc42和Rho的表达变化及Rho—ROK下游底物MLC的过度磷酸化,探讨哺乳动物SCI后轴突再生过程中生长锥易于萎陷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SCI4、7、14、21d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共6组,每组6只,SCI组制作Allen’S脊髓打击模型并按时序取材,Western印迹检测Raci、Cdc42和RhoA的表达变化以及MLC磷酸化程度变化,GST Pull downassay检测RhoA活化程度变化。结果在SCI后,大鼠脊髓挫伤部位Racl和Cdc42的表达逐步升高并在第7天达到峰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RhoA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但Rho的下游信号通道RhoA—ROK作用底物MLC磷酸化程度却逐步升高;RhoA活性测定则显示GTP—RhoA呈逐步增高趋势。结论成年大鼠SCI后脊髓中枢轴突再生过程中存在Rho GTPases Rac、Cdc42和Rho的失衡性表达,这可能是外周微环境中吸引性和排斥性因素制约失衡的直接后果;Rho的活性持续异常升高可导致MLC磷酸化程度异常升高。这一变化可刺激肌动-肌球蛋白的收缩性,从而导致大鼠SCI后生长锥的萎陷和再生神经突起的回缩。
- 肖卫东易成腊陈安民陈娟廖光军周海宇
- 关键词:脊髓损伤轴突
- Rho-ROK通路阻滞剂对小鼠缺氧神经元轴突再生和细胞活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Rho-ROK通路阻滞剂对小鼠缺氧神经元轴突再生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并鉴定,进行体外缺氧干预,于缺氧前后加入Rho-ROK通道阻滞剂(Y-27632,法舒地尔和胞外酶C3a),用FITC标记的鬼笔毒环肽染色观察神经元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骨架的重组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正常神经元生长良好,轴突、树突形态清晰并交织成网,F-actin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周,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胞浆内应力纤维少;缺氧后,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神经突起回缩,应力纤维增多,胞体膨胀,细胞趋于凋亡或破裂;缺氧前加入Y-27632、法舒地尔孵育则无此变化,缺氧后加入Y-27632、法舒地尔亦可明显逆转这一过程,而胞外酶C3a干预则无明显改善。MTT法显示Y-27632、法舒地尔能显著提高缺氧神经元再灌注24 h后的存活率(P<0.05),而胞外酶C3a无明显作用。结论:神经元缺氧可引起细胞骨架重组、生长锥塌陷、神经突起回缩,细胞趋于凋亡、破裂。于缺氧前后阻滞Rho-ROK通路均可抑制这一过程,但不同种类Rho-ROK通路阻滞剂的保护作用不同,其中Y-27632、法舒地尔作用显著,而胞外酶C3a作用不明显。
- 王欢陈安民郭风劲张栋栋易成腊
- 关键词:缺氧轴突肌动蛋白
-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成年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Slit2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点表达量的变化和分布,探讨轴突再生导向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采用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分别于损伤后第2、4、7、14天取材,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Slit2 mRNA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lit蛋白在损伤脊髓区的分布情况。结果RT-PCR提示脊髓损伤后Slit2即开始出现转录上调,表达量持续增高并于第7天达到顶峰,之后逐步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提示Slit2阳性信号先后出现在急性SCI区灰质胶质细胞及神经元胞质中,以前、后角及中央管周围较为聚集。结论大鼠SCI后有Slit2表达上调出现并在损伤脊髓灰质广泛分布,可能是轴索再生过程中生长锥导向性生长的关键调节者。
- 肖卫东易成腊陈安民陈娟廖光军周海宇
- 关键词:脊髓损伤基因表达SLIT2
-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脊髓损伤修复被引量:3
- 2012年
-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共同组成的胶质瘢痕,是阻碍神经轴突再生的重要因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TGF-β、Rheb-mTOR等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并受到细胞外基质中高分子量透明质酸抑制作用的影响。细胞周期调控是近年报道的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轴突再生的重要手段,而降解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分泌的多种抑制性蛋白,尤其是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则早已受到关注。胶质瘢痕对于脊髓损伤的修复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时机亦显得非常重要。
- 蒋猛易成腊白祥军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脊髓损伤轴突再生
- 成年大鼠SCI后神经生长导向因子Netrin和Slit的表达及定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不同时点Netrin和Slit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再生轴突的导向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SCI后2、4、7、14d组和对照组共5组,每组8只,SCI组采用Allen′s法制作SCI模型,按时间点顺序取材,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查Netrin-1和Slit2蛋白在损伤脊髓局部的表达及定位。结果:SCI后2d,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即出现Netrin-1和Slit2的同步表达上调,而后均迅速增强并于1周时达到峰值,且二者在轴突胞膜上均有表达,之后缓慢下调;SCI后同一时点Netrin-1在脊髓中均匀表达,而Slit2则在脊髓前、后角及中央管等不同部位存在表达差异。结论:成年大鼠SCI后脊髓中枢存在吸引因子Netrin-1和排斥因子Slit2的同步高表达及轴突胞膜上共同表达,这可能是SCI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一种表现,可能对轴突导向性再生起关键性作用。
- 肖卫东易成腊陈安民陈娟廖光军周海宇
- 关键词:神经生长导向因子轴索
- 醛糖还原酶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对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对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50只),脊髓损伤组(SCI组,n=50只),醛糖还原酶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片,唐林)组(ARI组,n=50只),每组大鼠分别分为3、12、24、48、72h5个时间点。假手术组只做椎板切除术,SCI组和ARI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冲击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R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结果ARI组伤后3、12、24、48、72h损伤区内灰、白质结构破坏程度,空腔形成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轻于同时间点的SCI组,假手术组未见到灰质和白质的破坏。Sham组3、12、24、48、72h脊髓组织中AR含量分别为(10.75±0.47)、(10.61±0.44)、(10.62±0.55)、(10.92±0.49)、(10.57±0.52)U/L,SCI组对应时间点AR含量分别为(12.17±0.65、(14.09±0.61)、(14.58±0.72)、(15.45±0.47)、(15.33±0.29)U/L,ARI组对应时间点AR含量分别为(10.84±0.21)、(12.70±0.47)、(12.84.±0.55)、(12.28±0.54)、(11.95±0.90)U/L,SCI组AR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Sham组和ARI组(P〈0.05),Sham组各时间点很少见到脊髓凋亡细胞,SCI组3、12、24、48、72h脊髓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45±0.51、27.38±3.19、32.59±3.36、39.04±4.51、23.48±2.40,ARI组对应时间点脊髓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1±0.52、18.69±1.63、22.64±2.18、25.61±3.53、16.48±2.23,SCI组脊髓神经元凋亡率在12、24、48、72h高于ARI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AR的表达增高,ARI能降低脊髓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
- 刘振辉易成腊曹园白祥军李占飞宋先舟
- 关键词:脊髓损伤醛糖还原酶细胞凋亡
- bcl-xL基因转染对脊髓损伤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bclxL基因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Caspase3表达的影响和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胸段脊髓T8,9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bclxL组,将阳离子脂质体质粒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损伤脊髓,伤后1、3和7d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xL和Caspase3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lxL组各时间段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TUNEL阳性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bclxL基因体内转染在损伤脊髓的过度表达可减少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凋亡,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3的有关。
- 易成腊陈安民白祥军宋先舟徐卫国
- 关键词:BCL-XL基因转染脊髓损伤半胱氨酸蛋白酶-3神经细胞
-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Slit2的表达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定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表达变化和分布情况,探讨轴索再生导向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用Allen’s方法制作脊髓挫伤(SCI)模型,分别于挫伤后第2,4,7,14天取材,半定量RT-PCR分析Slit2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观察Slit2蛋白在脊髓损伤区的分布。结果:RT-PCR显示SCI后出现Slit2转录上调,表达量持续增高并于伤后第7天达到顶峰,之后逐步下降;免疫荧光则显示Slit2阳性颗粒先后出现在脊髓损伤区灰质胶质细胞中及神经元胞膜上,以前角、中央管及中线周围和后角较为聚集。结论:成年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存在Slit2表达一过性上调并在损伤区灰质内广泛分布,可能对再生轴索的导向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 肖卫东易成腊陈安民陈娟廖光军周海宇
- 关键词:神经生长导向因子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