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166)
-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 相关作者:袁洪黄志军周玉庆唐晓鸿舒志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境重金属暴露对人群健康危害研究进展被引量:48
- 2016年
-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大量调查显示中国一般地区人群重金属镉、铅暴露水平较安全,但存在局部地区摄入量偏高的情况;重金属污染区镉、铅暴露情况较严峻。由于镉、铅暴露导致的各种急、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镉暴露可引发包括肾毒性、骨损伤、神经毒性、心血管损伤、糖尿病及癌症等多器官系统损伤;而铅导致的健康危害包括神经、免疫、血液和造血、生殖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镉、铅暴露标志物研究进展主要基于代谢组学等分析方法的发展,但仍缺乏较权威的新指标。
- 黄芸袁洪黄志军陆瑶
- 关键词:重金属镉铅生物标志物
- 长沙市气温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长沙市日均气温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2009年长沙市每日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数据及相关气象和大气污染数据,运用季节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不同季节日均气温变化对总急性脑血管疾病及主要亚型[脑出血、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影响。结果同时控制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的多气象因素模型分析显示,春季日均气温每升高1℃,脑出血、脑梗死、TIA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的OR值分别为1.278(95%CI:1.045~1.563)、1.223(95%CI:1.056~1.416)、1.318(95%CI:1.099~1.581)和1.239(95%CI:1.085~1.414),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日均气温每升高1℃,脑梗死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的OR值为1.201(95%CI:1.006~1.434)和1.179(95%CI:1.002~1.387),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和TIA急诊的OR值大于1,但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秋季日均气温每升高1℃,脑出血、脑梗死、TIA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诊的OR值分别为0.803(95%CI:0.683~0.944)、0.765(95%CI:0.664~0.882)、0.794(95%CI:0.671~0.940)和0.792(95%CI:0.699~0.898),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日均气温变化与上述疾病的发病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沙地区春季气温升高是脑出血、脑梗死、TIA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夏季气温升高是脑梗死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秋季气温下降是脑出血、脑梗死、TIA和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周玉庆袁洪黄志军邓启红路婵唐晓鸿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气温病例交叉研究
- 长沙市大气污染物与脑卒中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沙市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脑卒中急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每日脑出血和脑梗死急诊数据,及长沙市同期大气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人颗粒物(PM10)和相关气象数据,采用季节分层的单向回顾性1:4配对病例交叉设计建立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整气象因素(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单污染物滞后模型中,秋季SO2、NO1、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滞后0~3d的脑出血与脑梗死DR值均大于1,且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污染物模型中,控制PM10+NO2后秋季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脑梗死急诊的0R值(95%CI)为1.446(1.130-1.850);控制PM10+SO2后秋季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脑出血急诊的DR值(95%CI)为1.615(1.131-2.305);控制其他污染物后冬季NO2、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脑出血急诊的0R值(95%CI)分别为1.325(1.019~1.724)和1.117(1.024—1.218),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市秋季SO2、NO2、PM10浓度与脑出血和脑梗死急诊均呈正向关联,其中SO2对脑梗死急诊影响更明显,NO2对脑出血急诊影响更明显;冬季NO2、PM10浓度与脑出血急诊亦呈正向关联。
- 周玉庆周玉庆袁洪蒋智升黄志军唐晓鸿
- 关键词:脑卒中急诊大气污染物病例交叉研究
- PM2.5污染与心血管系统损害被引量:8
- 2016年
-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PM2.5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PM2.5引起心血管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PM2.5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故本文就近年来PM2.5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分子机制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段艺珠黄志军舒志浩袁洪
- 关键词:PM2.5污染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损伤流行病学
- 大气细颗粒物对血压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据最新数据估算,目前我国年龄≥1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2.7亿。
- 舒志浩袁洪黄志军
- 关键词:细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污染血压调节数据估算疾病状况靶器官损害
- 长沙市PM10与脑卒中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沙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脑卒中急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2009年间长沙市每日脑出血和脑梗死急诊数据,同期收集长沙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相关气象数据,利用季节分层的单向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建立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整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单污染物滞后模型中,秋季滞后0、1、2天的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的OR(95%CI)值分别为0.953(0.871-1.042)和0.970(0.910-1.034)、0.984(0.913-1.061)和0.965(0.902-1.031)、0.996(0.928-1.069)和0.964(0.904-1.029),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市PM10浓度变化对脑卒中发病有影响。
- 何芳黄志军周玉庆李长罗宋坤
- 关键词:脑卒中急诊可吸入颗粒物病例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