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SK3200) 作品数:5 被引量:60 H指数:4 相关作者: 吴安华 李春辉 豆清娅 张莹 程丽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雅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17年 为研究细菌的流行特征、追踪传染源,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对相关菌株进行分型,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关系。细菌分型方法分为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两种,表型分型主要有根据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等的生物分型、抗菌药物药敏谱分型、血清分型、噬菌体分型,基因分型包括质粒分型、核糖体分型、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图谱分析(REA)、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随机引物PCR(AP-PCR)、重复片段PCR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其中PFGE是分子分型技术的“金标准”,其结果重复性好,分辨率高,易于标准化,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接受。本文就PFGE技术及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豆清娅 吴安华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基因分型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G-菌标本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ICU与非ICU的差异。结果 25 153份标本共分离G-菌3 875株,分离率15.41%;其中ICU1 121份标本中分离G-菌527株,分离率47.01%,非ICU24 032份标本分离G-菌3 348株,分离率13.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32,P<0.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ICU分别为56.00%(28/50)、70.65%(65/92),非ICU分别为52.81%(517/979)和40.37%(241/597)。ICU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6.59%、88.54%、10.00%、10.87%,均高于非ICU同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20.21%、61.15%、1.74%、2.85%。结论 ICU主要G-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非ICU,且以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区别对待,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杜静 龙继川 李春辉关键词:重症监护病室 普通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抗药性 病原菌 湖南省重金属监测仪器量值溯源体系研究 2013年 湘江流域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集中有全省机械、石化、有色、食品四个过千亿产业,它们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全国首个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于2011年3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总投资595亿元。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治理 量值溯源体系 监测仪器 经济社会发展 湘江流域 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β-内酰胺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11月临床分离25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微生物系统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KPC-2、SHV、CTX-M、IMP、VIM、NDM-1、OXA-48;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技术(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检测的18种药物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为100.0%,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最低为32.0%,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妥布要素均为(68.0%);改良Hodge试验阳性20株(80.0%);25株菌均检测到SHV基因,20株菌检测到CTX-M基因,15株检测到KPC-2基因,1株菌检测到IMP-4基因,3株菌检测到NDM-1基因,未检测到VIM、OXA-48基因;25株菌分为6型,为A、B、C、D、E、F,分别有15、5、2、1、1、1株。结论耐亚胺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严重,产生β-内酰胺酶是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且菌株存在克隆性传播,3株菌检测到NDM-1基因,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豆清娅 邹明祥 李春辉 李军 胡咏梅 王海晨 吴安华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亚胺培南 Β-内酰胺酶 NDM-1 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特征与预防控制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了解近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系统,对2002年1月-2013年12月ICU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事件进行检索,逐一阅读文献填写调查表,将调查内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64起,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56起占87.50%;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鲍氏不动杆菌最多,检出31株占48.44%;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起占18.75%;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同源分析的仅有11起,占17.19%;科室分布以综合ICU最多46起,占71.88%,其次为呼吸内科ICU和神经外科ICU,各4起,分别占6.25%;其中60起暴发事件与接触传播有关,34起暴发事件与工作人员手卫生有关,21起暴发事件与床头柜污染相关;17起暴发事件与床栏相关。结论 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以接触传播为主,多与医务人员的手和患者周围环境有关,因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重视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降低ICU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 程丽峰 李春辉 任南 吴红曼 张莹 吴安华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