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382)

作品数:16 被引量:261H指数:9
相关作者:陶长琪齐亚伟徐晔徐小丽王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信息产业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生产率
  • 2篇实证
  • 2篇随机前沿方法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技术效率
  • 2篇IT
  • 2篇博弈
  • 1篇道国
  • 1篇东道国
  • 1篇多属性决策
  • 1篇多属性决策方...
  • 1篇信息产业结构
  • 1篇行业资源
  • 1篇遗传算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序度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共享

机构

  • 16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5篇陶长琪
  • 7篇齐亚伟
  • 3篇徐晔
  • 2篇王志平
  • 2篇徐小丽
  • 1篇凌和良
  • 1篇张秋燕
  • 1篇陈思华

传媒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当代财经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管理科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成长的协同机制被引量:13
2009年
构建了由融合机制、创新机制、结构调整机制和组织机制构成的信息产业复合系统,在分析产业系统内各子机制促使系统协同成长的作用机制后,构建了信息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模型,并以中国IT上市公司为例,评价了中国信息产业各子机制的有序度和系统整体的协同度。结果表明,中国目前信息产业并不能协调发展,但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程度呈逐步缩小趋势;信息产业不能协调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因产业改革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的不稳定性上。
陶长琪齐亚伟
关键词:技术创新
基于Choquet积分的模糊数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被引量:15
2012年
根据模糊数直觉模糊数的运算法则,提出了基于模糊测度和Choquet积分的模糊数直觉模糊数的信息集成算子,并证明了该算子的相关性质,运用该算子研究了属性间具有关联性的、属性值为模糊数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陶长琪凌和良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集成算子CHOQUET积分
弹性需求条件下价格折扣的博弈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研究了在商品富有弹性需求条件下,供应商和零售商对有无价格折扣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供应商给零售商的价格折扣以及零售商给消费者的价格折扣是如何改善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的利润以及双方是如何确定最优价格折扣点的,文章最后还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给出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供价格折扣不但能改善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的利润,还能改善消费者的处境,即提高社会效率。
陶长琪徐小丽
关键词:价格折扣供应商零售商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空间演变趋势及其成因被引量:17
2011年
文章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差距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演变趋势,发现地理背景对经济类型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类型不会发生明显的跃迁,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然后,利用Kernel密度分布法提供了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区域差距的新分析框架,从经济增长分布演进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差距扩散的动力来源于效率改进而非要素投入。
陶长琪齐亚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技术效率与要素积累视角
<正>引言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一直是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长领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但同时越来越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也令人担忧。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差...
陶长琪齐亚伟
文献传递
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方法被引量:31
2010年
运用随机前沿C-D生产函数,通过对全国和三大区域分别建模,对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效率区域格局为: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生产效率变化率的区域特征为:中部大于西部大于东部,中西部与东部生产效率差距逐步缩小;各模型一致表明,对外开放程度与基础设施的实际有效利用对生产效率变化具有普遍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东西部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最为显著;对中部而言,科技创新投入的作用最为突出.
王志平陶长琪
关键词:生产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与要素累积对中国地区差距的效应分析——基于DEA三阶段模型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2001—2008年30个省市的生产投入进行了调整,排除了环境变量及随机误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增强了中国各省市技术效率之间的可比性和评价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密度分布法分析了要素累积和技术效率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影响着生产效率的测度,调整后纯技术效率显著上升,而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是造成生产无效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发展的块状效应表现出地区经济的不均衡性;地区间的要素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的趋同性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
陶长琪齐亚伟
关键词:技术效率DEA三阶段模型
IT企业的自组织协同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融合是当今IT企业迅速成长的新途径、新模式,它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以企业融合为纽带,利用系统理论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剖析了IT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自组织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徐晔陶长琪
关键词:自组织
FDI溢出、吸收能力与东道国IT产业的发展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构建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IT产业的Bertrand博弈竞争模型,探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内外资企业市场竞争、行业特征、知识产权等微观、中观、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吸收利用,并以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吸收能力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不大、竞争充分的条件下,竞争机制和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FDI溢出效应和技术转移的有效机制。东道国变量对处于不同分位的FDI溢出存在非对称性影响,具体而言,研发投入对FDI溢出的正向影响在条件分布的高端和低端最为显著,FDI的溢出效应随着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存量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变动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大虽能促进FDI的流入,但不利于FDI的技术溢出,网络效应对FDI技术溢出具有较小但平稳的正向影响。
陶长琪齐亚伟
关键词:FDI溢出IT产业分位数回归
IT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及仿真研究
2010年
文章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两寡头IT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分析IT产品网络效应和企业间技术知识的互补性对企业投入共享的最优技术知识水平及均衡利润的影响,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知识共享过程进行设计与仿真。研究表明:IT产品网络效应越大,企业投入共享的最优技术知识水平越低,均衡利润反而增加;两企业技术知识互补性越强,企业投入共享的最优技术知识水平越低,均衡利润则是先增加后减少。
徐小丽陶长琪
关键词:知识共享网络效应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