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08FJ1003)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红英李阳华王晓峰谢凯意赵延阔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油套
  • 4篇油套管
  • 4篇韧性
  • 4篇套管
  • 4篇奥氏体
  • 3篇强韧性
  • 3篇相变
  • 3篇过冷
  • 3篇过冷奥氏体
  • 3篇50钢
  • 3篇CCT图
  • 2篇回火
  • 2篇管线钢
  • 2篇V1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电化学腐蚀行...
  • 1篇石油
  • 1篇石油套管
  • 1篇阻抗谱
  • 1篇微合金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8篇衡阳华菱钢管...
  • 1篇南车戚墅堰机...

作者

  • 9篇李红英
  • 8篇李阳华
  • 5篇王晓峰
  • 4篇谢凯意
  • 3篇赵延阔
  • 3篇刘蛟蛟
  • 2篇苏阳
  • 2篇武岳
  • 2篇胡继东
  • 1篇鲁晓超
  • 1篇康巍
  • 1篇刘洋
  • 1篇尹浩

传媒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X70和X80管线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被引量:37
2011年
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测试以及OM表面腐蚀形貌观察、SEM和TEM的组织观察,研究了Cl-和SO42-离子对X70和X80两种管线钢腐蚀过程的作用机理与规律。结果表明:Cl-有强穿透性,极易引起点蚀,两种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都随着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点蚀和全面腐蚀也随之进一步加剧,X70钢在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出现全面腐蚀和点蚀,X80钢仅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出现明显的点蚀,且在各种不同浓度溶液中腐蚀程度均没有X70钢严重。SO42-在金属表面吸附能力比Cl-强,少量SO42-在金属表面的吸附,造成Cl-的局部含量高,更易引起点蚀,而大量SO42-在金属基体表面覆盖,能阻碍Cl-的影响。X80钢比X70钢有更强的耐腐蚀性,X70钢对SO42-和Cl-的作用更为敏感。
李红英康巍胡继东刘洋
关键词:管线钢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
回火温度对超高强高韧V150套管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不同回火温度对超深井用超高强高韧套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经580~700℃回火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在580~630℃回火时组织比较稳定,仍然保持着淬火马氏体的位向和形状,在640℃回火时发生铁素体再结晶,在700℃回火时发生组织粗化;与热轧态相比,淬火回火后的塑性和韧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在580~700℃回火,未出现第二类回火脆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套管的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塑性和韧性逐渐增加;650℃为套管最佳回火温度,回火组织均匀,铁素体再结晶充分,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强度达到V150钢级,0℃时横向冲击功接近110 J,强韧性匹配达到最佳。
李阳华赵延阔武岳刘蛟蛟李红英
关键词:石油套管回火强韧性
T24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量T24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差热分析法与金相-硬度法,确定临界点及相变温度点,绘制并对比分析T24钢的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CCT图),研究实验钢连续冷却时的奥氏体转变。研究结果表明:T24钢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可能发生铁素体转变,中温区可能发生贝氏体转变,低温区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当冷却速度小于0.10℃/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分别为0.03,0.05和0.10℃/s时,过冷奥氏体先在高温区发生组织转变,转变量分别为49%,25%和22%,之后在中温区发生组织转变。在0.50-10.00℃/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20.00℃/s时,转变产物为马氏体。合金元素Cr和Mo等能够推迟奥氏体分解,Mn对贝氏体转变有促进作用,对于T24钢,只有以低于0.10℃/s的速度冷却才会有先共析铁素体和碳化物生成,在0.50-10.00℃/s的较宽冷却速度范围内连续冷却都会发生贝氏体转变。
王晓峰李红英张尚青李阳华
关键词:CCT图相变
回火工艺对超深井用V150油套管强韧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不同回火工艺对超深井用V150油套管强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50℃为实验钢最优的回火温度;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实验钢强度和硬度不断下降,塑性和韧性不断提高;当回火时间为15-75 min时,强度满足V150钢级要求;当回火时间大于45 min时,韧度满足V150钢级要求;考虑强韧性的最优匹配,兼顾节能降耗,45-60 min为较合适的回火时间;随着回火次数的增加,油套管强度下降,韧性提高,经过650℃,45 min的2次回火后,淬火应力充分释放,残余奥氏体完全转变为回火组织,回火组织更加细小,实验钢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0℃横向冲击功超过110 J,强度仍能满足V150钢级的要求。
李阳华李红英王晓峰刘蛟蛟武岳赵延阔谢凯意
关键词:油套管回火韧性
微合金元素对X70管线钢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了4种含不同微合金元素的X70管线钢的韧性,采用夏比冲击试验和落锤撕裂试验,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与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等手段,分析了微观组织、晶粒尺寸、晶粒取向及取向差和夹杂物等因素对X70管线钢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Mo、Ni元素的管线钢夏比冲击韧性和落锤性能都较好,含Cr元素的管线钢落锤性能偏低,大角度晶界比率越高,晶粒尺寸越细小,夹杂物含量越少的管线钢具有更高的韧性。
李红英胡继东李阳华
关键词:X70管线钢韧性EBSD晶粒尺寸
基于ANSYS/LS-DYNA的V150油套管热矫直残余应力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V150油套管热矫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矫直后环向和轴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利用X线衍射法测量了矫直管内表面环向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环向和轴向残余应力呈螺旋状分布,螺旋接触带与管体轴向成58°的夹角,与矫直辊倾角互余,相邻的2个螺旋接触带之间的距离约为350 mm,基本等于矫直管的螺距(349 mm);环向残余应力具有外拉内压规律,轴向残余应力外表面以拉应力为主,内表面拉压应力并存,压应力极大值出现在壁厚中部;矫直管内表面环向残余应力的实测值为189~489MPa,模拟数值为130~480 MPa,两者吻合良好,表明建立的矫直模型是可靠的。
李阳华李红英尹浩邓云喆谢凯意
关键词:残余应力
28CrMnMoV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测量28CrMnMoV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差热分析法和金相硬度法,确定临界点及相变温度点,绘制并分析和应用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CCT图),研究实验钢连续冷却时的奥氏体转变。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可能发生铁素体转变和珠光体转变,中温区可能发生贝氏体转变,低温区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当冷却速度为0.05~0.5℃/s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1~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5℃/s时,转变产物为马氏体;合金元素Cr,Mo,V有抑制奥氏体扩散分解的作用,以低于1℃/s的速度冷却才会有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锰质量分数较高对贝氏体转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0.05~10℃/s的较宽速度范围内连续冷却会发生贝氏体转变。根据测得的CCT图指导28CrMnMoV钢的分级控冷工艺,可在减小钢管淬火应力的同时,为V150油套管的高强韧性提供组织保障。
李红英李阳华王晓峰赵延阔谢凯意苏阳
关键词:CCT图相变奥氏体
奥氏体化工艺对V150油套管强韧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奥氏体化工艺对超深井用V150油套管强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奥氏体化温度可提高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但过高的奥氏体化温度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大,导致塑性、韧性下降,890℃为实验钢较优的常规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30 min后,实验钢成分和组织分布趋于均匀,油套管的强韧性指标匹配达到最好,保温时间超过45 min后,晶粒开始长大,导致冲击性能有所下降;亚温淬火形成铁素体和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可得到超高强度钢希望获得的B/M复相组织,B/M组织中贝氏体能够分割马氏体基体,阻止裂纹扩展,残余奥氏体膜分割马氏体板条,使实验钢在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得到很高的韧性;实验钢在800℃亚温淬火后于640℃回火,强度和韧度均到达了V150油套管的目标要求,能够满足条件苛刻的超深井作业需求。
李阳华李红英鲁晓超刘蛟蛟王晓峰
关键词:油套管奥氏体化强韧性
28CrMnMoV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测量28CrMnMoV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差热分析法和金相-硬度法,确定临界点及相变温度点,绘制、分析、应用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CCT图),研究实验钢连续冷却时的奥氏体转变。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可能发生铁素体转变和珠光体转变,中温区可能发生贝氏体转变,低温区可能发生马氏体转变,当冷却速度为0.05-0.5℃/s时,转变产物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和少量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1-5℃/s的冷却速度范围内,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5℃/s时,转变产物为马氏体。较低的含碳量提高了马氏体转变温度,合金元素Cr,Mo和V有抑制奥氏体扩散分解的作用,以低于1℃/s的速度冷却才会有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较高的锰含量对贝氏体转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0.05-10℃/s的较宽冷却速度范围内连续冷却都会发生贝氏体转变。根据测得的CCT图指导28CrMnMoV钢的分级控冷,会对减小钢管淬火应力产生很好的效果,为V150油套管的高韧性提供组织保障。
李红英李阳华王晓峰谢凯意苏阳
关键词:CCT图相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