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13-01-04)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K13-01-04)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高艳娥薛琴琴杨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蛋白
  • 1篇氧合
  • 1篇氧合酶
  • 1篇药物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瘤病毒感...
  • 1篇上皮
  • 1篇湿疣
  • 1篇去乙酰化
  • 1篇去乙酰化酶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篇高艳娥
  • 1篇杨梅
  • 1篇薛琴琴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虽然还没有任何药物被准予临床应用,但有关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颇具吸引力的宫颈癌治疗策略。随着宫颈癌成因机制的明了,分子靶向药物的产生及应用将会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高艳娥薛琴琴
关键词: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对策被引量:8
2013年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寄生于人类鳞状上皮,为双链环状小DNA病毒,有严格的嗜上皮性。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除可引起主要性病尖锐湿疣外,尚在数种人类癌症如宫颈癌、肛门及肛周癌、外阴癌、阴茎癌和食管癌等的成因中起重要作用。
高艳娥杨梅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DNA病毒传播病毒鳞状上皮尖锐湿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