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AA601012)

作品数:20 被引量:756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林章李先宁吕锡武施卫明王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污染
  • 6篇太湖
  • 5篇太湖流域
  • 5篇污水
  • 5篇流域
  • 5篇湖流
  • 4篇氮素
  • 4篇生活污水
  • 4篇水稻
  • 4篇水质
  • 3篇点源
  • 3篇点源污染
  • 3篇非点源
  • 3篇非点源污染
  • 2篇氮磷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施肥
  • 2篇水污染
  • 2篇土壤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1篇杨林章
  • 6篇吕锡武
  • 6篇李先宁
  • 3篇施卫明
  • 3篇薛利红
  • 3篇段亮
  • 3篇宋海亮
  • 3篇王建国
  • 3篇荆肇乾
  • 2篇周小平
  • 2篇段增强
  • 2篇冯明雷
  • 2篇徐洪斌
  • 2篇周鑫斌
  • 2篇张志勇
  • 1篇刘兆普
  • 1篇刘庆强
  • 1篇范晓晖
  • 1篇常江
  • 1篇单玉华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浮床植物净化生活污水中N、P的效果及N_2O的排放被引量:37
2007年
在温室内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黑麦草(Lolium mutliflorum)、水芹(Oenanthe javanica)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3种植物对生活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及净化过程中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浮床植物系统对生活污水的TN、NH4+-N和TP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对照系统相比,浮床黑麦草、水芹和香根草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2%,22.9%,4.1%;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4%,14.5%,3.0%;对T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3.1%,54.2%,15.5%。净化周期内,浮床各系统的TN、NH4+-N和TP浓度随着污水停留时间的延长直线下降,而NO3-N浓度却因系统内硝化强度大于反硝化强度而产生了累积;植物的存在明显的促进了浮床系统的N2O排放,浮床黑麦草、水芹、香根草和对照系统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74.44μg/(m2.h),82.19μg/(m2.h),112.49μg/(m2.h)和44.81μg/(m2.h)。浮床系统N2O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呈现出夜间下降而白天增加的规律,与温度的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表明温度的升降直接影响了N2O的生成及排放。
张志勇冯明雷杨林章
关键词:浮床植物系统生活污水N2O排放通量
投放底栖动物强化水耕植物过滤法的净水效果被引量:10
2007年
在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中的植物栽培廊道中,通过投放2种底栖动物螺蛳和泥鳅延长食物链后,TN、TP、TOC、Chl.a的去除效果均比未投放底栖动物的廊道有所提高.投放螺蛳的效果最为显著,TN、TP、Chl.a的去除率增幅分别达54%、27%和26%,比较了不同廊道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投放螺蛳的廊道其反硝化潜力最大,为9.08×10-7g/(g·h),而硝化潜力最小,为3.65×10-6g/(g·h).除氮能力大幅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螺蛳的引入增加了物质在食物链营养级传递中的损耗,另一方面是由于螺蛳的存在提高了底泥的反硝化潜力.
宋海亮吕锡武李先宁秦雁芳
关键词:食物链底栖动物
人工模拟污水净化系统去除生活污水氮、磷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在温室内,分别以炉渣、沸石和土壤为湿地基质,水芹(Oenanthe javanica)、黑麦草(Lolium mut1iflorum)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植被构建了模拟人工湿地和无基质的浮床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比较研究了不同污水净化系统去除氮、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氮、磷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为6d的条件下,炉渣、沸石和土壤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全氮(TN)、NH4^+ -N和全磷(TP)均表现出很好的净化效果,平均去除率均在91.0%以上;对NO3^- -N的去除率较低,为58.0%~85.5%。浮床系统因承受较高的负荷,对TN、NH4^+ -N、NO3^- -N和TP的去除率均明显低于各基质湿地。而从污染负荷的去除率来看,土壤基质湿地对TN、NH4^+.N、NO3^+ -N和TP的负荷去除率低于炉渣和沸石基质湿地;浮床各系统NO3^- -N负荷去除率的负增加使TN的负荷去除率降低,但其NH4^+ -N的负荷去除率均高于各湿地系统;浮床水芹和黑麦草系统的TP负荷去除率也高于各湿地系统。植物种类不同,其吸收N、P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以黑麦草为植被的人工湿地和浮床系统,植物的吸收作用是各系统去氮除磷的主要机制;水芹和香根草吸收的氮、磷总量在人工湿地中远小于黑麦草,其吸收作用仅是各湿地系统去除氮、磷的一个途径;而水芹和香根草对磷的吸收则是浮床系统除磷的主要机制。
张志勇冯明雷杨林章王建国
关键词:人工湿地浮床植物系统生活污水植物吸收
利用水稻冠层光谱特征诊断土壤氮素营养状况被引量:16
2006年
系统测定了不同秸秆还田和氮肥处理下水稻(Oryzasativa)关键生育期的冠层反射光谱及土壤速效氮含量,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含量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均与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呈负相关,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呈正相关。归一化及比值植被指数与土壤速效氮含量有更好的相关性,分蘖期要优于其它生育时期,以870、1220nm波段与560和710nm波段的组合最佳,但两者的关系易受土壤等背景的干扰。而转换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TSAVI能较好地消除分蘖期土壤背景的影响,两生态点可用统一的方程来拟合,用该研究中所筛选出的最佳波段组合计算出的TSAVI的表现更好,尤其是870nm波段和710nm波段的组合,决定系数(R2)由0.46提高到0.60。抽穗期和灌浆期由1220和760nm计算的比值指数R(1220,760)和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1220,760)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关系则不受生态点的影响,可用统一回归方程来拟合。这说明水稻冠层反射光谱可以用来评价稻田土壤肥力状况,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薛利红卢萍杨林章单玉华范晓晖韩勇
关键词:冠层反射光谱植被指数水稻
水耕植物过滤法去除氮磷的影响因素及途径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水耕植物过滤法(hydroponic bio-filter method,HBFM)净化富营养化地表水的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为3.0 m3/(m2.d)的条件下,TN、TP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8%、30.8%,年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1.0、0.1 g/(m2.d).通过底泥沉积去除的氮、磷分别占系统氮、磷总去除量的62.2%和75.9%,是TN、TP最主要的去除途径.HBFM的最佳水力负荷为3.0-4.0 m3/(m2.d).西洋菜收割时的剪割强度影响其氮磷吸收速率,每次剪割长度不得超过10 cm.收割频率为1次/月时不会影响HBFM的氮磷去除效果.
李先宁宋海亮吕锡武西村修稻森悠平
关键词:水力负荷氮磷收支
太湖上游不同类型过境水氮素污染状况被引量:26
2008年
利用GPS定位,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地处太湖上游宜兴地区受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污染的过境水体氮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形态氮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水体的15N自然丰度。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过境水氮素污染严重,人为影响强烈,不同的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具有不同的污染特征;受农田径流影响的河流,水体受铵态氮污染的风险较小,受硝态氮的污染较重;农村居民区河流主要受农村生活污水影响,水体铵态氮负荷较高;畜禽养殖场附近的河流受养殖污水的影响,水体的氮素污染最为严重,尤其是铵态氮负荷最高;相比之下,养殖鱼塘水体总氮最低,主要以有机氮为主;水体氮素污染受河流季节性环境演变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浓度最低,冬季浓度最高;农田施肥是太湖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在丰水期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也会成为太湖重要的污染源。
许海刘兆普焦佳国杨林章
关键词:太湖流域氮素污染
潜流人工湿地修复河道水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为小城镇河网水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砾石、卵石、页岩3种不同填料潜流湿地对受污染河道水质修复的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结果]砾石、卵石、页岩填料湿地对受污染水体中TN、TP、CODM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砾石床潜流湿地运行效果最好,平均可分别处理49.4%的TN、34.7%的TP及48.5%的CODMn。[结论]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改善受污染河道水质,且投资少、操作简单,适于在小城镇推广。
王万宾段亮田自强
关键词:潜流湿地污染河水砾石卵石
用于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及其效果被引量:159
2005年
针对太湖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严重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工程学解决方法———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组成,能减缓水速,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沟壁、水体和沟底中逸出养分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从而实现对农田排出养分的控制。试验区沟渠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且景观效果良好。沟渠系统对农田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8.36%和40.53%。此外,该生态工程的另一个显著优点就是不另外占用土地,符合平原水网地区农田沟渠的实际,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杨林章周小平王建国王德建施卫明史龙新
关键词:生态工程
遥感技术在精确施肥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0
2004年
该文介绍了精确施肥的概念及其理论技术体系,重点阐述了遥感技术在作物和土壤信息采集中的应用进展及当前几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氮肥推荐算法,探讨了今后精确施肥发展的研究方向,并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发展精确施肥作了有益的探索。
薛利红杨林章李刚华
关键词:遥感作物土壤氮素精确施肥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水量资料,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与城镇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的差别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吕锡武徐洪斌李先宁荆肇乾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