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032)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伟民张运林龚志军朱广伟虞左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悬浮物
  • 1篇叶绿素A
  • 1篇影响因子分析
  • 1篇有机物
  • 1篇真光层
  • 1篇真光层深度
  • 1篇软体动物
  • 1篇软体动物门
  • 1篇生产力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总悬浮物
  • 1篇微囊藻
  • 1篇可溶性有机物
  • 1篇湖球蚬
  • 1篇光吸收
  • 1篇光吸收特性
  • 1篇瓣鳃纲
  • 1篇产力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杭州市环境保...

作者

  • 2篇张运林
  • 2篇陈伟民
  • 2篇龚志军
  • 1篇秦伯强
  • 1篇李艳玲
  • 1篇谷孝鸿
  • 1篇吴生才
  • 1篇黄群芳
  • 1篇虞左明
  • 1篇朱广伟
  • 1篇谢平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武汉东湖湖球蚬种群动态及生产力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武汉东湖湖球蚬进行了周年研究。湖球蚬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10 0 2ind /m2 和12 1g/m2 ,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分别出现在 4月 (2 97ind /m2 )和 3月 (4 3 8g/m2 ) ;湖球蚬为一年一代 ,其种群含有 3个年龄组 ,其中 1999年龄组占绝对优势。利用瞬时增长率法和体长频率法计算湖球蚬的周年生产量为带壳湿重4 2 79g/m2 ,去壳干重 2 4 4g/m2 ,P/B系数为 3 5 5。同时湖球蚬的生产力动态也被研究 ,结果表明其生产量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龚志军李艳玲谢平
关键词:湖球蚬种群动态生产力软体动物门瓣鳃纲
微囊藻和栅列藻光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在室内模拟槽中,以人工灯为光源,分别检测不同密度的微囊藻和栅列藻细胞悬液的光谱衰减,检测各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滤后清液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并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DOC光谱吸收,然后换算成吸收系数。再根据近似的线性加和关系计算出细胞悬液中各组分(藻细胞、水、DOC)的吸收系数。结果表明,微囊藻和栅列藻光衰减的波谱特征相似,在3个较高密度下的衰减系数的变化趋势相近,其衰减系数贡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4.95%和88.15%。将衰减系数除以各自的叶绿素浓度即可得到叶绿素的比吸收系数,两种藻3个较高密度的比吸收系数的平均值具有相似的波谱特征,在380~500、660~690nm两个波段有较明显的峰值,栅列藻和微囊藻在435nm的比吸收系数峰值分别为0.1118、0.0413(m2·mg-1chla),在670nm处的峰值分别为0.075、0.032(m2·mg-1chla)。但两者的比吸收系数差异较大,三个密度栅列藻在340~800nm的平均比吸收系数是0.0573(m2·mg-1chla),而微囊藻仅为0.0234(m2·mg-1chla),且微囊藻的所有波长的比吸收系数均小于栅列藻。根据这些参数来讨论两种藻类在分光衰减中的贡献率和光谱特征方面的差异及其生态学意义,以及在浮游植物的遥感监测方面的参考价值。
吴生才张运林陈伟民
关键词:微囊藻
杭州西湖水体光学状况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5
2005年
2004年10月8日在杭州西湖6个不同湖区共布设10个采样点进行水下光场的测定,并采集水样分析悬浮物、叶绿素a、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浓度.结果表明,3类主要光衰减物质总悬浮物、叶绿素a和DOC的浓度分别为3.68~42.76 mg/L、4.64~85.95 μg/L、5.19~9.22 mg/L;CDOM在440 nm波长处吸收系数为0.30~1.46 m-1;PAR衰减系数在1.13~6.04 m-1间变化,均值为4.00±1.69 m-1;对应的真光层深度为0.76~4.08 m,均值为1.54±1.11 m;仅南湖和茅家埠两个湖区真光层深度大于水深,其他湖区由于水深远大于真光层深度,在现有的光照条件和水位下要恢复沉水植物困难较大.对PAR衰减系数、真光层深度、透明度等表观光学参数与主要水色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水体中浮游藻类和有机颗粒物对西湖水体光学性质影响最大.
张运林秦伯强朱广伟黄群芳谷孝鸿龚志军虞左明陈伟民
关键词:真光层深度叶绿素A总悬浮物可溶性有机物叶绿素A总悬浮物真光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