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佟新华王羽段海燕夏菁王宪恩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日本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驱动效应测度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高碳消费模型向低碳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变。本文基于完美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对日本快速工业化时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与产业驱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技术因素、人口因素,其中技术因素为减量效应因素,其他因素均为增量效应因素;日本技术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分别在不同年份实现了增量效应到减量效应的转变,而且快速工业化阶段为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两因素主导型,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后,转变为技术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三因素颉颃型。由此,稳定经济发展速度、重点推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是区域碳排放强度控制的关键环节。
- 佟新华杜宪
-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低碳经济节能减排LMDI
-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探讨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具有反向的误差修正机制;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强于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人口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要强于对第二产业。
- 佟新华
-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产业结构
- 我国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生态功能区的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滞后、产业结构水平低、科技力量薄弱、开发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区域可利用资源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为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功能区应基于本地特色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提高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从而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 佟新华
-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区域经济生态文明
-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演进趋势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严重失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子。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在工业化进程中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趋于平稳的3个阶段,呼应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衰退阶段,只是由于发展惯性及环境政策效果的延迟性,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拐点整体上推迟5年左右;另外,拟合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以及可再生资源与废弃物利用程度的提高是促进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此,我国在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应考虑提早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的利用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王宪恩王羽夏菁段海燕
- 关键词:经济社会能源环境演进趋势
- 日本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本文考虑影响水环境质量的经济社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及城市规模等因素拓展IPAT模型,建立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运用日本1970~2010年的数据分析日本后工业化时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日本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表明,日本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发展以及大城市人口集中等因素是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日本降低工业和农业增加值占比、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环境保护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开发水生态环保技术以及提高全民意识等有效突破了日本水资源环境瓶颈。我国应借鉴日本先进经验,从结构减排和技术减排的视角确定适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水生态文明。
- 佟新华
-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