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08A610093)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傅小君魏晓捷潘红松许信龙谢青松更多>>
相关机构:慈溪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术后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反应蛋...
  • 1篇亚低温
  • 1篇盐酸纳洛酮
  • 1篇腰大池
  • 1篇腰大池持续引...
  • 1篇腰大池引流
  • 1篇引流

机构

  • 6篇慈溪市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谢青松
  • 6篇许信龙
  • 6篇潘红松
  • 6篇魏晓捷
  • 6篇傅小君
  • 5篇陈再丰
  • 2篇李立新
  • 1篇史斌群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在干细胞活体示踪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干细胞的效率及其在磁共振活体示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修饰Fe2O3配制成SPIO,用SPIO转染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标记后的MSCs行普鲁士蓝染色鉴定、MTT测试细胞相对数量。最后将标记后的MSCs移植入大鼠脑内,磁共振(MRI)扫描示踪显示。结果:普鲁士蓝染色可直接显示SPIO高效率标记MSCs,MTT测试表明SPIO标记对MSCs增殖数量及其活力无明显影响,MRI检查发现脑内移植的SPIO标记MSCs在T2上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APTS修饰Fe2O3配制而成的新型SPIO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没有多聚赖氨酸(PLL)等转染剂仍可直接高效率标记MSCs,MRI活体显影示踪效果良好。
谢青松许信龙魏晓捷潘红松傅小君陈再丰李立新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干细胞磁共振成像
组织工程脊髓支架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最佳孔径的筛选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细胞支架是细胞生长的载体,其孔径是影响组织工程脊髓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的:通过将神经干细胞与不同孔径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筛选确立组织工程脊髓支架材料的最佳孔径。方法:取传第1代的神经干细胞悬液50μL(细胞数1010L-1),分别种植在孔径200~300μm、400~500μm的PLGA支架上复合培养7d,得到两种组织工程脊髓。30只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分为3组,分别在脊髓缺损处立即填塞上述两种组织工程脊髓,空白对照组在缺损处不进行材料移植。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在PLGA支架中的生长增殖与分布,MTT检测两种组织工程脊髓所含神经干细胞的相对数量,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不同孔径的组织工程脊髓的移植疗效。结果与结论:镜下神经干细胞在各孔径材料上均紧密贴附并增殖分化,组织相容性良好。共培养7d后,孔径200~300μmPLGA支架组、孔径400~500μmPLGA支架组的吸光度值基本相似(P>0.05),说明PLGA支架的孔径大小对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无明显影响。移植第4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孔径200~300μmPLGA支架组、孔径400~500μmPLGA支架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孔径200~300μm的PLGA支架其移植效果更好。
谢青松许信龙魏晓捷傅小君潘红松李立新
关键词:脊髓神经干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生物材料
盐酸纳洛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状态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脑损伤动物模型,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伤对照组(n=20)、损伤对照组(n=40)及治疗组(n=40)。治疗组再分4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于伤后30min,6h,24h及48h给予纳洛酮,而各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伤后第7天断头处死大鼠,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标记DNA片段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损伤对照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脑组织含水量较假伤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中各给药亚组间比较,早期给药组(伤后30min及6h)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晚期给药组(伤后24h及48h,P〈0.05),但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通过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及脑水肿以实现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且早期使用效果更佳。
魏晓捷陈再丰傅小君许信龙潘红松谢青松
关键词:纳洛酮颅脑损伤脑水肿凋亡
硬膜下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ICP)监护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分为ICP监护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ICP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ICP监护组术后平均应用甘露醇的时间为8d,平均剂量为950g;常规治疗组术后平均应用甘露醇的时间为12d,平均剂量为1450g。两组在甘露醇应用时间及剂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监护组50例中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4例(8%),急性肾功能损害7例(14%),应激性溃疡4例(8%),肺部感染8例(16%);常规治疗组50例中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9例(18%),急性肾功能损害14例(28%),应激性溃疡5例(10%),肺部感染9例(18%)。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及急性肾功能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性溃疡和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监护组患者术后ICP初值与患者死亡率呈负相关(P〈0.01);全部患者经3个月随访,ICP监护组50例中恢复良好27例(54%),轻残13例(26%),重残2例(4%),植物生存3例(6%),死亡5例(10%);常规治疗组50例中恢复良好17例(34%),轻残6例(12%),重残6例(12%),植物生存8例(16%),死亡13例(26%),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连续ICP监护对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魏晓捷潘红松谢青松
关键词:硬膜下腔脑损伤颅内压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持续3~5 d。所有患者于入院6 h内及入院后第2~6天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动态检测血清CRP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将本院体检的正常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中预后恶劣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CRP浓度升高,早期应用亚低温能够降低血清CRP浓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魏晓捷潘红松谢青松史斌群
关键词:亚低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反应蛋白
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颅脑创伤术后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23例颅脑创伤术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3例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2例死于中枢系统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自动出院;19例临床治愈,治愈率82.6%;19例治愈病例均随访1~6个月,无一例再次发生颅内感染。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多黏菌素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陈再丰许信龙傅小君魏晓捷潘红松谢青松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鲍氏不动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