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5059)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5059)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5
- 相关作者:任露泉韩志武邱兆美王淑杰周长海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典型植物叶表面非光滑形态的疏水防黏效应被引量:12
- 2005年
- 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几种典型植物叶片进行电镜扫描,对其不同的非光滑表面特征类型分类并加以描述;借助于仪器设备对非光滑叶表面的疏水性与防黏性进行量化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蜡层形态与分布密度将直接影响其疏水、防黏效果;并进一步指出表皮细胞形态及其分布密度是表面脱附的主导因子,表皮蜡质因其形态、分布密度不同脱附效果也有差别。该研究将为工程仿生的表面加工成型、表观设计提供重要的信息源。
- 王淑杰任露泉韩志武邱兆美周长海
- 关键词:脱附仿生疏水性
- 绿带翠凤蝶翅面结构光变色机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动物体表彩色是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逃避天敌、捕捉猎物或展示自身艳丽而自然形成的,研究其结构光机理是仿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用酒精溶液填充到绿带翠凤蝶翅面蓝色鳞片区域的瞬时改变颜色成绿色,最后又还原成蓝色这一现象,应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分析翅面鳞片的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与变色效应关系,发现中国东北地区的绿带翠凤蝶蓝色鳞片可以变色,其原因在于可见光经过鳞片的凹坑状多层薄膜反射结构与填充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引起了一定波长的光波发生干涉,形成相应波长的颜色,这对于视频隐身材料的仿生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 任露泉邱兆美韩志武关会英邬立岩
- 关键词:绿带翠凤蝶
- 植物叶表面非光滑形态及其疏水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通过实验筛选出典型的几种具有疏水性、防粘性(以竹叶为代表)的植物叶片,用电子显微技术对叶表形态进行了SEM电镜扫描,并借助仪器对叶表面的水滴接触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非光滑表面结构、表面附属物、表面材料的质地不同,对其疏水性、防粘性均有不同的影响。叶表面非光滑且附蜡粒的形态,其疏水性强,反之则弱。本研究将为工程仿生制造与设计提供宝贵的信息源。
- 王淑杰任露泉韩志武邱兆美
- 关键词:植物叶表面非光滑疏水性
- 蝴蝶鳞片微观结构与模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蝴蝶鳞片表面具有脊沟等非光滑结构,这些结构的形态、密度、分布等的微小差别对光线产生折射、反射等光学效应使鳞片呈现不同的颜色。蝴蝶鳞片微观结构的分析是生物结构色隐身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表面形态与横截面结构等角度出发,应用电镜对比分析了鳞片的微观结构,构建蝴蝶鳞片分布、形态和结构的优化模型,优化设计出2种仿蝴蝶鳞片微观结构模型。
- 邱兆美韩志武
- 关键词:非光滑仿生
- 典型植物叶片非光滑表面的纳米力学特性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纳米技术对几种典型植物叶片表面进行了纳米级硬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质地、不同生存环境的植物叶表面形态、结构不同,从而使植物叶表面的硬度不同。其中革质鲜叶片(毛竹,紫丁香)表面硬度较大,蜡质叶片(水莲,美人蕉等)硬度较小;植物非光滑叶表形态中凸包处硬度较凹坑处的硬度大;同一叶片表层的硬度大于内层的硬度。本研究为工程仿生的表面耐磨涂层设计及其自然复合材料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 任露泉王淑杰韩志武邱兆美
-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植物
- 典型植物非光滑疏水表面的理想模型被引量:10
- 2006年
- 通过对植物非光滑表面疏水特性的分析,把疏水表面分为4类:超亲水表面、中等亲水表面、中等疏水表面、超疏水表面。从能量平衡的角度论证了超亲水表面、超疏水表面能量传递符合Cassie模型,中等亲水表面、中等疏水表面能量传递符合W enzel模型,并从许多的植物疏水表面中筛选出4种典型的几何非光滑表面原型,分别构建了凸包型、凹坑型、圆锥型、柱型的理想疏水表面的数学模型,这将为工程仿生脱附的疏水表面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 任露泉王淑杰周长海赵维福
-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非光滑表面疏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