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7JZD0006)

作品数:14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高瑞泉胡伟希李维武陈卫平郑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主义
  • 3篇哲学
  • 3篇文化保守主义
  • 2篇哲学史
  • 2篇哲学史研究
  • 2篇儒学
  • 2篇思潮
  • 2篇启蒙
  • 2篇自由主义
  • 1篇当代中国文化
  • 1篇杜亚泉
  • 1篇多元互动
  • 1篇新儒家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异化
  • 1篇战国
  • 1篇战国策
  • 1篇战国策派
  • 1篇张君劢
  • 1篇中国文化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高瑞泉
  • 2篇李维武
  • 2篇胡伟希
  • 1篇郑大华
  • 1篇胡逢祥
  • 1篇高力克
  • 1篇李翔海
  • 1篇陈卫平
  • 1篇崔宜明

传媒

  • 1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0
  • 7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走的观念”:20世纪中国思想的特质及其研究方法的思考
2008年
对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进行方法论的反省,首先要认清的是:占据20世纪中国思想舞台的,主要是一种"行走的观念"。行走的观念具有强烈的干预社会与政治的现实品格,它强调观念服务于行动,进而认为行动优先于观念,最终以行动取代了观念。从世界近现代思想史看,行走的观念属于一种"现代性"的观念,它起源于启蒙思想的"乌托邦",最终却导致乌托邦之异化。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以最典型的方式展示了这种启蒙观念之产生及异化的曲折行程。
胡伟希
关键词:乌托邦异化
社会思潮史研究与哲学史研究关系简论被引量:2
2008年
社会思潮史研究与哲学史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思潮中往往具有经过哲学家的自觉创造而形成的哲学内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社会思潮史研究中少不了哲学史研究。但社会思潮史研究还需要关注和探讨这种哲学内核的传播、普及、制度保障、实践转化诸问题,这些问题在哲学史研究中并非重要,但在社会思潮史研究中却十分重要,从而使社会思潮史研究与哲学史研究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李维武
关键词:哲学史研究思想史研究
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当今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对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自由"的肯定,抓住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本质。局限性主要是其理论逻辑存在着混乱,所持守的"自由主义"立场也存在着理论困难,即没有认识到"自由"等具有普世性的价值理念既是开放的、也有其难以解决的内部困难,尤其是这种普世性并不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制度模式甚至制度细节,否则在逻辑上就是对"自由"的否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在历史给定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向"自由"的道路永远敞开着新的可能性。
崔宜明
关键词:自由主义
革命世纪与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被引量:4
2013年
在经历了激进主义反思的二十年以后,需要对20世纪中国的激进主义有更为正面的讨论。作为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构成三角关系,被用为分析现代社会公共思想史工具的"激进主义"概念,不仅包含某种"态度"或"倾向",而且包括实质性的理论内涵即"主义",而它的出现及其社会植根性之证成,根本上需要从"革命世纪"的社会史来获得解答。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不但是政治的、文化的,更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性变迁。从1895年到1995年,可以描述出激进主义在"革命世纪"兴衰的图景。它包含政治、文化、哲学多个向度。哲学激进主义是政治激进主义或文化激进主义的哲学辩护,也是政治—文化激进主义的精神内核。它大致包括进步主义、社会革命论、平等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四项,它们如何共同构成激进主义的哲学基础,则需要做更为深入的谱系学分析。
高瑞泉
关键词:激进主义进步主义功利主义
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特征与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文化保守主义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文化建构论之一。理论上,它始终坚持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应在继承和改造传统的基础上展开,以不失民族自身的主体特征为目标,由此与文化激进主义以"西化"为目标的思路形成了鲜明对立。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思潮,它与一般顽固保守思想的根本区别,乃在对传统的继承是建立在具有现代自觉意识的反思基础上的。从该思潮的代表性流派国粹主义、东方文化派、"学衡派"和现代新儒家等主要活动看,其贡献大多集中在思想理论和现代文化哲学的体系建构领域,在社会实践层面则殊少成就。这应是该派在现代社会长期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逢祥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
论后启蒙时代的儒学复兴被引量:4
2008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启蒙主义"在中国遭到新的质疑而呈现出蛰伏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儒学的复兴。这两者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有过类似的表现。在这一波儒学复兴中,"生命儒学"、"知识儒学"、"政治儒学"的次序大致上表现出了儒学从学理探讨走向政治诉求的过程。当然,它们也受到来自启蒙主义与儒学研究者的批评;而我们在讨论这一时段儒学复兴现象时,也须注意以下前提:一、启蒙主义在今日世界受到严重的挑战;二、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三、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转变;四、儒学本身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高瑞泉
关键词:儒学新儒家启蒙
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其当代转型被引量:7
2010年
作为现代性理论,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本来有其共通的思想原型,此即关于"平等"的观念。但在20世纪思想史上,这种共同的思想原型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其实,任何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乌托邦都可以区分出其思想的"意义"与"涵义",就此点说,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皆可以作为建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的思想资源。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的建构应当是: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秩序安排与社会实践原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终极信念作为思想导航与制约原则,并且在现实的社会行动与社会政策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调节原理。这样三者并进,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不失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好的一种思想整合思路与社会行动整合方式。
胡伟希
关键词: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谱系被引量:7
2010年
中国国家主义的兴起和演变,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德意志国家主义的接受史,它源于中德历史的某种亲和性。梁启超、醒狮派和战国策派代表了中国国家主义思潮的三个阶段,他们都以德意志国家主义为灵感的源泉。随着民族危机的深化,中国国家主义思潮经历了一个右翼激进化的过程。德国式的国家主义与启蒙运动传播的西欧自由主义有着天然的紧张。同样,我们在中国国家主义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张力。
高力克
关键词:国家主义战国策派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被引量:13
2010年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经历过不断建构的过程。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而构建的;五四时期,民族主义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围绕民族自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帝与反封建的关系而展开;九一八事变后,主要表现为民族复兴思想的提出并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当时的知识界围绕民族复兴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郑大华
关键词:民族复兴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意义与问题被引量:7
2010年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从一个侧面表征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开展从注重"破"到注重"立"之转变的整体自觉,其兴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其积极意义主要有:第一,它有助于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更好地以我为主地吸收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第二,它有利于营造一个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更好地批判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社会性文化氛围;第三,它体现了必须集中全人类多民族的智慧资源以解决"地球村"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的时代要求;第四,过强的意识形态企图。其不足之处表现在:第一,偏狭的文化心态;第二,独断论和一元主义文化观;第三,理论建构尚需进一步加强。
李翔海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主体性多元互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