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90424)
- 作品数:1 被引量:4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涵洧王阔张世轩封国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兰州大学吉林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1年春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特征分析被引量:46
- 2012年
- 本文选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740站降水资料及中国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2011年降水格点资料,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初旱涝急转现象及环流背景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结论如下:1)2011年1-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气候平均值偏少且降水变率较小,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急剧增多,发生旱涝急转现象,其转折点为第31候(6月第1候);2)旱涝急转前后,水汽通量及其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第1,2模态的时间和空间演变均表现出弱水汽输送向强水汽输送转变的特征;3)转折前后大气环流场差异显著.急转前,北半球冬季风偏强,南半球夏季风偏弱,在春季,东亚大槽偏强导致季风的转换延迟,不利于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南方降水偏少,并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严重干旱.6月初(急转期)环流迅速调整,西太平洋副高突然西伸北跳,东亚大槽异常偏西偏强、鄂海阻高减弱,使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有利于该地区的降水发生并持续,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严重干旱向洪涝急转的主要原因.
- 沈柏竹张世轩杨涵洧王阔封国林
- 关键词:旱涝急转春夏季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气象信息中心西太平洋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