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72470)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才冯宪章江光彪李国昌刘爱敏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冷弯
  • 3篇型钢
  • 3篇冷弯型钢
  • 3篇孔型
  • 2篇带钢
  • 2篇应力场
  • 2篇轧带
  • 2篇胀径
  • 2篇热轧
  • 2篇热轧带钢
  • 2篇人工智能
  • 2篇卷取
  • 2篇孔型设计
  • 1篇带钢厚度
  • 1篇代理
  • 1篇代理对象
  • 1篇地下卷取机
  • 1篇心轴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技术

机构

  • 6篇燕山大学
  • 5篇宝山钢铁股份...
  • 5篇郑州航空工业...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7篇刘才
  • 5篇冯宪章
  • 3篇李国昌
  • 3篇江光彪
  • 2篇周莲莲
  • 2篇陈子忠
  • 2篇刘爱敏
  • 2篇王英杰
  • 2篇崔艳梅
  • 2篇江小军
  • 1篇李俊慧
  • 1篇程俊伟
  • 1篇马立东
  • 1篇张春娥
  • 1篇王毅
  • 1篇谷晓英
  • 1篇邵涛
  • 1篇刘振华
  • 1篇刘林志

传媒

  • 3篇锻压技术
  • 2篇焊管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机械传动
  • 1篇钢铁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gent在代理对象应用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讨论Agent在设置代理时是否需要智能功能,如何设置智能功能逻辑手段的实现,智能Agent与实际被代理对象之间有何关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被代理对象的设置原则,总结了一些应用中的新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使Agent在应用中简化问题,对Agent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谷晓英李国昌刘林志韩文普
关键词:人工智能代理对象智能AGENT逻辑手段
SP轧机主偏心轴轴承寿命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分析1580轧机主偏心轴轴承在板坯侧压过程中的受载情况及其寿命,利用材料力学中的简支梁理论建立了主偏心轴的受力分析模型,以板坯侧压过程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条件,对主偏心轴轴承进行了较详细地力学分析和寿命计算,结合轴承的动态测试结果,验证了轴承受到周期性冲击力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主偏心轴轴承的计算寿命为1.5年,与现场使用寿命一致。该轴承可以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
冯宪章程俊伟王英杰崔艳梅刘才
关键词:简支梁受力分析轴承
全液压地下卷取机卷筒压力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研究全液压地下卷取机在胀径阶段热轧带钢层间的应力和卷筒压力的分布规律,在考虑带钢不同厚度、不同卷取层数和摩擦影响的前提下,推导了热轧带钢在胀径前,卷筒压力的递推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带钢层数的增加,带钢的法向应力有增大的趋势;随着带钢厚度的增加,带钢的拉应力有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卷筒的胀径过程和提高带钢的卷取质量有参考价值。
刘才冯宪章崔艳梅王英杰
关键词:卷取机胀径热轧带钢带钢厚度
臼头臼座应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借助非线性有限元接触理论,在分析定宽机运动特性和板坯侧压过程臼头臼座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臼头臼座接触的有限元模型。以测试的最大轧制力为有限元模型的力边界条件,计算了臼头臼座接触区域内节点应力场的分布,获得了应力峰值和其发生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应力峰值为89.68MPa,在其许用范围之内。该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发掘1580SSP轧机的潜力和了解关键零部件的受力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场人员了解臼头臼座的工作状态和发挥设备的潜力提供了参考。
冯宪章周莲莲刘爱敏刘才江光彪江小军陈子忠
关键词:侧压应力场
冷弯成型分析中特征有限条与特征Agent筛选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冷轧型材制造过程中,钢带的变形机理非常复杂,如何精准地设计孔型,成为型钢制造的关键环节。孔型设计方法来源于变形理论的研究,但目前来看,理论研究与孔型设计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即现有的理论方法不能很精准地指导孔型设计。加入人工智能方法,会较大程度地改善上述问题。将样条有限条法和多Agent方法相结合,对变形理论进行智能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起主要变形的有限条和Agent进行筛选,建立特征有限条和特征Agent体系,并利用它们进行变形分析,会得到较精准的钢带位移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推演精准孔型设计的方法。
李国昌
关键词:孔型人工智能
轧机压下系统螺纹副面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2008年
为了改善型钢轧机压下系统中螺纹副的应力分布,提出在螺母上下表面车制环形槽的方法,并结合大型有限元软件Marc强大的非线性功能,建立了螺纹副改造前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螺母改造后螺纹副内的应力场分布更趋向于均匀,且降低了应力峰值,提高了压下系统的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对提高螺纹副的承载能力和材料的利用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冯宪章周莲莲刘才江光彪江小军陈子忠
关键词:压下系统螺纹副螺母应力场
热连轧钢卷卷取过程摩擦力与位移场分布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分析热轧带钢在卷取过程中层间摩擦力分布和确定卷筒胀径时最小带卷层数,利用有限元的手段再现了热轧带钢卷取的全过程。在热轧带钢厚度为5~20mm和带卷层数为2~5层的基础上,研究了卷筒胀径过程中热轧带钢层间和最内层节点金属的流动规律,提出了以热轧带钢头部相对位移的大小为判据,获得了胀径过程热轧带钢不发生松卷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力分布和胀径时热轧带钢的层数有关,当热轧带钢卷取到第5层时卷筒进行胀径可建立稳定的卷取状态。研究成果对提高热轧带钢卷取的产量和减少助卷辊的磨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冯宪章王毅刘爱敏刘才江光彪
关键词:热轧带钢卷取过程胀径层数
型钢冷弯成型辊系制造信息化技术研究
2010年
随着冷弯型钢产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冷弯型钢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入的发展,为了迎合不同领域对冷弯型钢产品的要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深入的辊弯成型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理论研究与成熟的技术开发,推动生产与设计的现代化进程。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始终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对辊弯成型的设计、仿真、网络化、一体化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实现了辊弯成型设计的快速预报,为提升国内辊弯成型产品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刘才
关键词:冷弯成型冷弯型钢信息化技术辊弯成型辊系
基于网络的冷弯型钢智能CAD系统研究与开发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Java语言搭建了一个b/s结构的冷弯型钢孔型远程设计网络体系结构;通过applet进行客户端产品的设计,解决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即时交互问题,避免了在每个客户端安装设计软件;借助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使用服务器端的基于样条有线条法的仿真程序对数据进行仿真,采用Javamail技术将结果反馈给客户,方便了中小企业产品设计参数的仿真。
马立东刘才邵涛李俊慧
关键词:冷弯型钢孔型设计网络化仿真
接触性特征有限条在冷弯成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冷弯型钢是广泛应用的型材,其轧制质量由孔型决定。现有的孔型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所以设计的孔型往往需要实际修正。笔者提出的方法可以为设计孔型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减少大量的数据冗余。特征有限条中的接触性特征有限条能够较好地解析钢带的变形过程,对孔型设计的智能化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张春娥刘振华张春贤李国昌
关键词:冷弯型钢孔型设计数据冗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