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65)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敏官龚辰陆金刚闫龙龙王育立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射流
  • 3篇湍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喷嘴
  • 2篇微孔
  • 2篇MAGNET...
  • 2篇值模拟
  • 1篇大涡模拟
  • 1篇导流片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液体射流
  • 1篇圆湍射流
  • 1篇圆柱
  • 1篇摄影
  • 1篇射程
  • 1篇水炮
  • 1篇湍射流
  • 1篇拟序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 2篇瑞典皇家理工...

作者

  • 9篇杨敏官
  • 8篇龚辰
  • 7篇闫龙龙
  • 7篇陆金刚
  • 6篇王育立
  • 1篇丛小青
  • 1篇袁丹青
  • 1篇高波
  • 1篇石荣
  • 1篇季明
  • 1篇黄波
  • 1篇王浩宇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Journa...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速自由液体射流的动力学研究
2013年
自由射流的稳定性一直是材料加工、能源利用领域的重要基础问题,超高压射流对稳定性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湍流的角度阐述了超高压射流流动的特殊性及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运用相位多普勒(PDA)技术,设计实验对射流横截面的动力参数进行测量。围绕速度、速度脉动及液滴直径分析了射流内部存在的流动现象并针对实验潜在的局限性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流向速度沿径向呈1/7幂次分布,破碎段速度均匀但核心区存在逆向浓度梯度;雾化段具有明显的核心、剪切层结构,流动参数呈轴对称分布.PDA解析的液滴尺寸仅为全部尺度的0.1%。
王育立杨敏官高波
关键词:PDA湍流
高压微孔圆柱液体射流破碎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借助高速摄影及显微技术对高压微孔圆柱射流破碎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速显微摄影能够清晰捕捉射流的细微结构特征,高压微孔射流沿流向破碎是渐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表面波动产生与发展阶段、液滴开始剥离且射流直径显著减小阶段、射流开始断裂阶段、独立液块形成阶段。实验结果表明,高雷诺数下湍流引入的流场脉动不遵循瑞利模式下表面波的线性增长和端部破碎的规律。
龚辰陆金刚闫龙龙杨敏官
喷嘴结构调节毛细超高压射流流动特性
2016年
要实现超高压水射流的稳定性调控首先必须对其流动特性展开探索。设计了四种喷嘴出口流道结构,对其产生的射流进行了测量,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实验反映出的物理现象进行了诠释。结果显示:圆柱形出口流道喷嘴,其射流流动形态受雷诺数变化影响不明显,射流与环境气体界面近似为圆锥。而圆柱与圆锥组合型出口流道喷嘴,其射流结构形态随雷诺数变化显著。这表明具有特定结构,不与射流直接接触的出口流道,也能对气液边界层湍流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对射流流动特性起到调节作用。在雷诺数120000~130000范围内,提出能显著提高射流能量集中性的最佳结构形式及参数:锥角为90°,圆锥与圆柱组合型出口流道。这些发现为最终实现射流流动控制提供了研究方向的引导。
龚辰杨敏官王育立陆金刚闫龙龙
关键词:超高压射流喷嘴流动特性湍流
自由圆湍射流不稳定性与界面拟序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两相流动的大涡模拟对自由圆湍射流的流动不稳定性及界面拟序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探讨了射流液体的不稳定性机制。研究了喷嘴入口速度及入口扰动对射流近场区的不稳定性和涡结构特性的影响。研究中,对雷诺数在10 000~80 000内施加不同强度扰动后的射流流场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射流入口速度及外部扰动对射流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随射流速度和扰动强度增加,其未扰液核长度下降,表面波尺度减小,射流近场区产生更为丰富(长度尺度多、涡旋强度范围大)的特征涡旋结构;从射流的时均流场看出,在相同雷诺数不同扰动强度(或相同扰动强度不同雷诺数)下射流时均速度沿中心轴线衰减率基本类似;随雷诺数增加,射流对周围流体的正卷吸作用加强,沿流向的径向扩散更为显著。
杨敏官闫龙龙王育立龚辰陆金刚
关键词:射流拟序结构大涡模拟
基于光强测量毛细超高压水射流集束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准确划分射流集束段和雾化段是研究射流集束性的前提.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强定量测量集束性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对具有尖锐边缘孔口和类流线型出口流道的喷嘴,在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形成的水射流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与直柱型出口流道喷嘴射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强测量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划分射流集束段和雾化段,区分雾化段中核心区和气液混合区;毛细超高压水射流的集束性在雷诺数影响下由喷嘴孔口结构、出口流道结构的综合作用决定;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具有尖锐边缘孔口和类流线型出口流道的喷嘴有良好的集束性,当雷诺数达到1.8×104~ 1.9×104时,射流集束段长度趋于恒定;喷嘴出口流道结构通过气流调节,对射流集束性的影响在高雷诺数下可以忽略,空气动力扰动在高雷诺数下对射流集束性影响程度显著降低.
杨敏官龚辰王育立陆金刚
关键词:湍流光学测量
远射程消防水炮流道内导流片的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为提高消防水炮射程,消除管内流道中的涡流和横向流,需在弯管流道内安放导流片.以5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为对象,在管内安放位置不同、数量不同的导流片,进行水炮设计流量为400 m^3/h的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安放导流片可消除管内湍流核心区,改善流动状态,减小出口湍动能.当曲率半径为1.2~1.4倍的管内径时,安放导流片后管内的湍动能大幅减小,且出口最大湍动能为不加导流片时的一半以下;曲率半径较小时,安放单片导流片的进出口压差与安装双片导流片的压差相差不大;曲率半径大于管内直径时,前者的压差小于后者的压差;在靠近弯管内壁安放单片导流片后,水炮结构紧凑,且压差比双片导流片小,管内流体的旋转和振动最少,因此在设计消防水炮时优先选择单片导流片.
袁丹青石荣丛小青季明
关键词:消防水炮导流片数值模拟
高速水射流集束性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在400 MPa工作压力下,针对3种不同结构喷嘴产生的自由水射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出口处空气向喷嘴内部卷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集束性;射流核心区轮廓呈现粗细交替的波动状,是诱发射流破碎的重要因素;射流上游的湍动能大小及旋涡强度对射流的集束性影响显著;该条件下射流轮廓的高速数码摄像照片定性地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结果。
陆金刚龚辰闫龙龙杨敏官
关键词:VOF
喷嘴入口条件对微液滴生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微液滴的喷射过程进行研究.描述在1个完整周期内液滴的形成发展,并通过系统改变速度周期、平均速度、速度幅值、壁面接触角的对比模拟试验,对液滴喷射与液滴形成阶段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惯性比重下探究均匀、稳定液滴的形成区域.结果表明:雷诺数Re、弛豫时间CH、速度脉动幅值ZF对液滴喷射行为特征有显著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均匀稳定的液滴;通过减小Re,CH,ZF这3个量纲一化参数,可以获得较小的液滴喷射速度,但当Re<9时,在喷嘴出口处将无法形成液滴;疏水性壁面(润湿角θ=175°)液滴的断裂时间比亲水性壁面(润湿角θ=10°)迟.
杨敏官闫龙龙王育立龚辰陆金刚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微尺度气液两相流接触角
Corrosion behavior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FeNi(1J85)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被引量:3
2019年
The FeNi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HP). The microstructure,corrosion behavior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MCE) of FeNi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FeNi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in deionized water. The maximum magnetic entropy change((-△S_M)^(max)) and relative cooling power(RCP) of FeNi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are 13.30 J/(kg-K) and 146.25 J/kg, respectively, which are larger than that((-△S_M)^(max), 10.65 J/(kg·K) and RCP, 106.53 J/kg) of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in a low magnetic field change of 2 T. FeNi coated LaFe_(11.6)Si_(1.4)/Sn composites possess a more negative slope. The improvement of magnetic properties is due to high permeability FeNi permalloy(1 J85) which improves the itinerant-electron metamagnetic(IEM) transition. So, the method of coating FeNi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enhanc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La(Fe_xSi_(1-x))_(13)-based materials.
Xi ZhaoPing FangYongbai TangYungui ChenLingtong ZhouHuaqiang Guo
关键词:COATEDCOMPOSITESPRESSING
超高压水射流流场预测涡粘模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选用3种简单常用的双方程湍流模型,分析不同湍流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通过调节模型参数,将模拟数据与相同条件下激光多普勒试验数据进行逼近,提出了应对高压射流的最佳的粘度系数。结果表明,标准k-ε模型计算结果随着Cμ值的改变,大致呈线性关系;RNG k-ε模型计算结果对Cμ值更为敏感;湍动能峰值出现在射流半径之内,则影响下游射流速度的变化趋势,反之,则影响射流速度大小。此项工作对复杂物理过程进行了合理简化,可用于缩短超高压水射流技术的CAE设计周期。
杨敏官陆金刚王育立龚辰闫龙龙
关键词:激光多普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