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529)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大鹏高宇郭威汤蓉胡青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急性热应激对草鱼肾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将草鱼肾细胞(CIK)在28℃条件下培养24h后,分别置于28(对照)、32、36和40℃的条件下暴露2h,测定不同温度处理组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周期的改变、细胞内多泛素化蛋白水平以及caspase-3和bcl-2的表达变化;置于28(对照)、32、36和40℃的条件下暴露12h,测定不同温度处理组的细胞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引起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导致CIK细胞的LDH漏出率显著上升,多泛素化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和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上调,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急性热应激可能会引起CIK的细胞膜通透性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从而诱导细胞启动凋亡。
- 童娜尹晓燕李大鹏汤蓉
- 关键词:急性热应激细胞凋亡
- 茯苓、白芍、鱼腥草及大黄复方药用植物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在水温(22±;2)℃下,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含药用植物茯苓(Poria)、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及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的混合添加剂对初始体质量为(137.61±;22.26)g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用植物添加剂配比:茯苓、白芍、鱼腥草、大黄质量比为7:5:4:4(干粉).将施氏鲟饲养在室内圆形水族箱(半径44 cm,水深50 cm)中,每箱8尾,每日3次饱食投喂添加上述药用植物的饲料,添加量为饲料总质量的0%(对照组)、0.5%、1%和2%,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当药用植物添加量为0.5%时,施氏鲟的摄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385.76 g、241.46%、2.19%/d和75.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为1%时,施氏鲟血浆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0.5%及1%添加量可显著提高血浆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植物性添加剂使施氏鲟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达到2%时,施氏鲟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0.5%的植物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施氏鲟血浆中皮质醇含量(P<0.05);0.5%~1%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血浆甲状腺素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药用植物对施氏鲟具有一定的促生长、缓解应激、提高免疫力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 彭晓珍李大鹏郭威亓成龙曹静静
- 关键词:药用植物施氏鲟茯苓白芍鱼腥草
- 杂交鲟和匙吻鲟HSP70 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RT-PCR法从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schrencki)和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肝脏RNA克隆获得HSP70基因的全长cDNA(HSP70 cDNA)。所测定的HSP70 cDNA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鲫(GenBank No.DQ872648)同源性最高,杂交鲟和匙吻鲟分别达96%和98%,杂交鲟HSP70序列为382 bp,匙吻鲟为334 bp。将杂交鲟和匙吻鲟与其它脊椎动物HSP70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进行相似度比较,鱼类与哺乳动物、两栖类非洲爪蟾之间HSP70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平均值分别为86.2%和86.8%。鱼类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大,平均为93.8%,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以HSP70核苷酸序列为分子标记,用MEGA4软件中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12个物种HSP70系统发育树,识别出3个大的单系类群:杂交鲟、匙吻鲟、团头鲂、鲫、鲤、斑马鱼聚为类群一(bootstrap 96);虹鳟和大西洋鲑聚为类群二(bootstrap 100);人类和褐家鼠类聚为类群三(bootstrap 89)。
- 高宇袁改玲李大鹏陈昌福
- 关键词:杂交鲟克隆
- 亚硝态氮对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体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探究亚硝态氮对于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离体草鱼肝细胞在含0(空白),1,10和100 mg/L(浓度以氮计)的亚硝酸钠的M199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培养6、12、24、48和96 h后,检测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结果显示:高浓度的亚硝酸钠会引起肝细胞内的SOD、CAT、GST、γ-GCS活性显著升高;除100 mg/L实验组外,各实验组的G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AC则随着亚硝酸钠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且当亚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TAC达最高水平。结果表明,较低剂量的亚硝态氮急性暴露可激活肝细胞抗氧化系统并促进其提高抗氧化能力,而高剂量亚硝态氮(100 mg/L)则显著降低了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 尹晓燕田兴李大鹏汤蓉
- 关键词:亚硝态氮肝细胞抗氧化体系
- 黄鳝不同性腺发育期间血清甲状腺素、性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差异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购自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批发市场的360尾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样本,测定了雌性、间性及雄性个体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结果显示:血清T3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维持在同一水平,T4与T3的变化趋势一致;黄鳝从雌性过渡到间性时血清T显著下降,从间性过渡到雄性时则显著上升,而E2仅在黄鳝由间性过渡到雄性时才出现显著下降;雌性与间性黄鳝血清皮质醇处于同一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血糖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也维持在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血清E2与T水平分别与黄鳝卵巢及精巢的发育保持一致;而甲状腺激素及皮质醇则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或其他途径间接影响黄鳝性腺的发育,且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这两种激素表现出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 郭威胡青高宇汤蓉迟巍李大鹏
- 关键词:MONOPTERUS甲状腺素性激素皮质醇
- 黄鳝WT1基因序列分析及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RT-PCR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性腺mRNA中克隆获得了WT1基因,根据其氨基酸序列有无KTS区将黄鳝WT1基因分为2种类型:WT1(-KTS)为1 236bp,WT1(+KTS)为1 245bp。与NCBI/GenBank上其他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与斜带石斑鱼的WT1a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3.2%和93.0%,并且它们均在羧基端具有相似性很高的锌指结构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黄鳝WT1基因与斜带石斑鱼WT1a聚类为一支。WT1基因在黄鳝性腺、肾、肠、脾和心脏组织中都有表达,且该基因在黄鳝雌性、间性和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在各时期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
- 胡青杨娇艳高宇郭威李大鹏
- 关键词:黄鳝WT1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