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057)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相关作者:易克贤郑金龙习金根贺春萍陈河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致病力鉴定和致病类型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用2套鉴别寄主分别对47份A型菌和57份B型菌的致病力进行鉴定,研究表明,不同的柱花草炭疽病菌株致病力不同。应用最大似然法(EML法)对鉴别寄主的致病力鉴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A型菌可划分成3大小种类型,且其聚类非常紧凑,表现出一定的寄生专化性;而B型菌可划分成2大小种类型,但其在型内分化较为复杂,说明B型菌将来有可能分化出更多的小种类型。从地区而言,无论A型菌还是B型菌均表现为海南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其中尤以昌江和东方的菌株致病力最强。因而对病原变异和进化动态的监测十分必要。
- 易克贤郑金龙贺春萍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刘巧莲
- 关键词:柱花草炭疽病致病力
- 橡胶炭疽菌与寄生叶片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
- 炭疽菌可与寄主植物、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病害体系,尤其是炭疽菌与寄主的互作,一直被作为植物病害研究的经典模式。本研究通过制作超薄切片,并利用光学显微、透射显微技术,对被橡胶炭疽菌侵染的橡胶树叶进行超微结构研究...
- 郑肖兰席琼琼梁艳琼吴伟怀习金根郑金龙李锐李秋洁贺春萍易克贤
- 关键词:炭疽菌菌丝透射电镜
- 文献传递
- 化学杀菌剂对木霉菌厚垣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探索化学杀菌剂的施用与残留对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的影响,采用孢子萌发抑制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7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对2株生防木霉菌哈茨木霉610(Trichoderma harzianum 610)和长枝木霉758(T.longibrachiatum 758)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较强,五氯硝基苯、甲霜灵的抑制作用较弱,福美双、萎锈灵的抑制作用中等。木霉菌菌丝生长比厚垣孢子萌发对杀菌剂更加敏感。不同木霉菌菌株对杀菌剂敏感性差异较大,7种杀菌剂对610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758强,但多数杀菌剂对610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则比758弱。98%多菌灵对610厚垣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64和0.05μg/m L),70%五氯硝基苯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分别为681.82和1266.00μg/m L)。98%多菌灵对758厚垣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0.62μg/m L),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为1108.61μg/m L)。96.2%戊唑醇对758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0.32μg/m L),95%甲霜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1206.29μg/m L)。结合各杀菌剂的使用浓度,施用木霉菌610和758厚垣孢子制剂防治病害时,不能与多菌灵、戊唑醇、福美双与萎锈灵结合使用,并且上述4种农药残留可能影响木霉菌剂的防效,可与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结合使用。758厚垣孢子制剂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610孢子萌发后可与甲霜灵结合使用。五氯硝基苯、苯醚甲环唑、甲霜灵的农药残留对木霉菌剂的影响不大。
- 张林蒋细良杨晓燕李梅陈书华
- 关键词:化学杀菌剂木霉菌丝生长
- 胶孢炭疽菌致病性减弱突变菌株H800T-DNA插入位点侧翼基因的克隆被引量:1
- 2015年
- 对农杆菌介导转化引起的致病性减弱突变菌株H800的菌落形态、孢子形态、菌丝体生长速率、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TAIL-PCR方法克隆T-DNA插入位点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功能与H800表型变化及致病性减弱的关系。结果表明,突变菌株H800的致病力低于野生型菌株CH008;生长速率为0.83 cm/d,亦显著低于CH008的1.13 cm/d;产孢量和分生孢子大小与CH008无明显差异;孢子萌发率为2.58%,显著低于野生型的95.98%;序列分析显示,T-DNA已插入St Cg800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基因结构分析表明,St Cg800基因编码区全长774 bp,无内含子,可编码257个氨基酸多肽的St Cg800蛋白。该蛋白是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且无信号肽,推测为生长因子类的酶,但功能尚未知。
- 李秋洁吴伟怀贺春萍郑金龙习金根梁艳琼许沛冬郑肖兰易克贤
- 关键词:胶孢炭疽菌表型分析基因克隆
- 柱花草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 2014年
-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 单国燕郑金龙高建明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
- 关键词:柱花草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
- 7种杀菌剂对草坪草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与药效试验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生长速度法和孢子囊形成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草坪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作用,并进行了7种杀菌剂拌种的温室盆栽防治效果研究。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腐霉菌菌丝的生长和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杀菌剂主要是霜脲锰锌、代森锰锌和霜霉威盐酸盐,前两种杀菌剂的半致死浓度(EC50)值均为1.28mg.L-1,后者的EC50值为3.26mg.L-1。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抑制效果明显的杀菌剂是吡唑醚菌酯、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其EC50值分别是0.09、0.21和0.46mg.L-1。用7种杀菌剂分别拌种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它5种杀菌剂。
- 李银萍袁庆华王瑜
- 关键词:孢子囊高羊茅
- 中国柱花草炭疽病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1个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株DNA存在显著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1个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株可划分成4大组,但大多数聚于第Ⅰ和Ⅱ组,而第Ⅰ、Ⅱ组下又分别分为4个亚组,表明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国菌株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海南菌株与广东、广西的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致病力更强;而海南菌株又以东方、昌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所部(简称"两院")3个地区的菌株多样性最为丰富,毒性谱最广泛,这可能与海南种植柱花草历史相对较长、引种活动和生产活动更为频繁等有关。
- 易克贤郑金龙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贺春萍吴伟怀
- 关键词:柱花草炭疽病遗传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
- 柱花草炭疽菌致病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物学形状分析
-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转化子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缺陷突变菌株11株,分别为952、994、995、1171、1250、1338、1681、1869、1980、2508、2638。对11...
- 郑肖兰许沛冬李秋洁郑金龙习金根吴伟怀梁艳琼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 关键词:柱花草炭疽菌生物学性状
- 文献传递
- 9种杀菌剂对柱花草胶孢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丙环唑、抑霉唑和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对柱花草炭疽病菌株CH008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值在0.032 3~0.735 2μg/m L,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杀菌剂;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EC50值在1.381 3~3.208 8μg/m L。
- 郑金龙李秋洁易克贤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陈河龙贺春萍吴伟怀刘巧莲
- 关键词:柱花草胶孢炭疽菌室内毒力测定
- 柱花草炭疽菌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994的T-DNA标记基因的分析
- 通过对实验室已构建的柱花草炭疽菌T-DNA突变体库中各突变体致病力的测定,获得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994.对其进行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及产孢量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利用TAIL-PCR克隆标记基因侧翼序列,分析T-DNA插...
- 许沛冬唐文张晓波易克贤郑肖兰李秋洁吴伟怀贺春萍习金根梁艳琼郑金龙张驰成
- 关键词:柱花草炭疽菌T-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