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061)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同军侯兰笙万慧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汉译佛经
  • 2篇佛经
  • 2篇词语
  • 1篇性学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研究语言
  • 1篇因果报应
  • 1篇用词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接触
  • 1篇语言类专业
  • 1篇俗化
  • 1篇青衣
  • 1篇中土文献
  • 1篇专业汉语
  • 1篇教学引导
  • 1篇教育
  • 1篇金瓶
  • 1篇金瓶梅

机构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杨同军
  • 2篇侯兰笙
  • 1篇万慧君

传媒

  • 4篇甘肃广播电视...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敦煌学辑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汉梵语言接触与汉译佛经的出现——以“浮屠”、“桑门”、“伊蒲塞”诸词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详细考察代表东汉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词语"浮屠"、"桑门"、"伊蒲塞"等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这些旧有的佛教词语与后来东汉末期出现的汉译佛经词汇不是一个系统,后来的译者可能不了解这些词语,也没有采用这些词语,而是创造了"佛"、"沙门"、"优婆塞"等新的词语。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曾经经历了深浅不同的两个语言接触阶段,东汉末年汉译佛经才蔚然成风,并形成了系统的汉译佛经词汇和全新的汉译佛经语言。
杨同军
关键词:语言接触汉译佛经佛教词语词汇系统
“穿黑衣抱黑柱”“穿青衣抱黑柱”的由来与演变
2012年
《金瓶梅词话》中的"穿黑衣抱黑柱""穿青衣抱黑柱"源自禅宗语录的"着黑衣护黑柱",后来从形式到意义发生了许多变化。
侯兰笙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
“五逆闻雷”考被引量:1
2011年
"五逆闻雷"常用作禅家机语,实际上,它是佛教词"五逆"俗化之后与世俗的因果报应观念共同构成的一个民间俗语,即所谓的"五逆遭雷劈"。此文考证了它的来源,并指出《焦氏易林》中"雷霆所击,诛者五逆"的说法可能是后人所加。
杨同军
关键词:俗化因果报应《焦氏易林》
研究语言和分析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语言类专业课教学探究
2015年
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学生的母语,其汉语语言类专业课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引导他们培养研究语言的意识和学会分析语言的理论及方法。
杨同军万慧君
关键词:研究语言汉语教学引导研究性学习
汉译佛经常用词语集释
2012年
汉译佛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大量的佛教词语,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本文试考释"卧觉"、"周竟"、"壁板"、"旁臣"、"轻毁"、"戏疑"、"正要"诸词以资说明。
杨同军
关键词:汉译佛经常用词词语考释
释“没口”“没口子”
2014年
近代小说中的"没口""没口子",作状语,形容忙不迭地(说)。《汉语大词典》释"没口""没口子"为"满口",不能成立。
侯兰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