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3052)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符小艺何新华谢民强李丹洋张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Ca_(1-x)Y_xBi_4Ti_4O_(15)铁电材料的结构和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铋层结构铁电陶瓷材料Ca1-xYxBi4Ti4O15+x/2(x=0~0.1)(简称CYBT),研究了钇离子掺杂对CYBT陶瓷的烧结、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及电性能的影响。Y3+的A位取代,可以改善CYBT陶瓷的烧结性能,提高体积密度和瓷体致密度。Y3+的引入促进晶粒沿c轴方向生长,晶粒各向异性减小,室温介电常数增加。Y掺杂后离子半径差别和A空位浓度增加所产生的晶格畸变,使陶瓷的居里温度显著升高,当掺杂量x=0.10时,Tc升高了约80℃。Y掺杂显著降低了高温损耗,掺杂量x=0.075的样品表现出最好的压电性能,压电常数d33为15 pC/N。
- 王斌李丹洋符小艺何新华
- 关键词:晶格畸变居里温度压电性能
- Y、V共掺杂CaBi_4Ti_4O_(15)陶瓷的结构及电性能研究
- 2015年
-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Y、V共掺杂的Ca Bi4Ti4O15陶瓷(简称CYBTV)。Y、V共掺杂有利于陶瓷晶粒沿c轴方向生长,提高瓷体致密度。测量和分析了不同频率下CYBTV陶瓷的交流电导率σac和直流电导率σdc随温度(300-1150 K)的变化以及陶瓷的复阻抗谱。σac在不同温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频率和温度相关性:在低温区,σac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温区,σa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BT基材料的复阻抗响应主要与晶粒电阻电容有关,Y、V共掺杂后,陶瓷的晶粒电阻率显著增大,从而导致材料电阻率的提高。
- 李丹洋何新华符小艺
- 关键词:电导率
- Ni^(2+)掺杂氧化锌阵列膜的水热合成及性能表征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Ni2+掺杂的ZnO阵列膜,研究了Ni2+掺杂对样品形貌、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Ni2+浓度增加不会改变ZnO的纤锌矿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控制其形貌及均匀度的作用。Ni2+掺杂量x≤0.007 mol/L时,有助于ZnO纳米棒沿c轴方向生长,提高结晶度,但ZnO的生长机理保持不变。Ni2+掺杂量较多时(x>0.007 mol/L),ZnO纳米棒的生长习性发生变化,其六方结构被破坏,水热膜由垂直于基片表面排列的纳米棒阵列转变为由结构不规则的多边形晶粒组成的密堆积排列。由于Ni2+固溶入ZnO晶格产生晶格畸变,引起薄膜内应力以及载流子浓度的变化,使得ZnO拉曼光谱的特征峰出现明显的降低和移动。光致发光谱表明,Ni2+掺杂使ZnO纳米棒的紫外发光峰强度IUV与绿光发光峰强度IGR之比值IUV/IGR增大。
- 徐晓雷贺旭涛符小艺何新华
- 关键词:水热法
- Ni^(2+)掺杂ZnO薄膜的阻变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ITO导电玻璃为基片,采用sol-gel法制备Ni掺杂ZnO薄膜(NZO),并对其I-V特性、转换电压分布、保持特性和阻变机理进行分析探讨。NZO薄膜器件具有典型的双极性阻变特性,开关比Roff/Ron高达104~105,并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Ni掺杂对低阻态(LRS)影响不大,但加剧了高阻态(HRS)的分散性。Ni掺杂量增加显著改善了转换电压VSET的弥散性。氧空位导电细丝的形成与断裂是产生阻变特性的重要原因,其LRS和HRS的阻变机理分别符合欧姆定律和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理论。
- 贺旭涛何新华符小艺李嘉川
- 关键词:氧化锌
- ZnO水热膜的形貌调控及光电性能
- 2016年
- 在硝酸锌/(NH_2)_6N_4(HMTA)溶液体系中加入浓氨水及氯化铜,采用水热法制备Cu掺杂的ZnO薄膜。研究发现,氨水和Cu^(2+)离子均可抑制ZnO纳米棒的横向生长,促进纳米棒沿c轴取向生长,增加长径比,但并未发现Cu进入ZnO晶格中。ZnO水热阵列膜的形貌可以通过同时掺杂Cu2+和加入浓氨水来改变。Cu^(2+)离子和氨水共掺杂容易导致ZnO纳米棒的弯曲及纳米棒端头的聚集,形成由纳米棒团簇组成的星星状薄膜表面。PL谱显示,该结构具有较大的氧空位缺陷浓度及比表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场发射特性,场增强因子β为5990。
- 何新华贺旭涛符小艺
- 关键词:ZNO水热CU掺杂
- 全文增补中
- 叶酸受体靶向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制一种叶酸受体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初步验证其靶向性。【方法】以巯基丁二酸(MS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X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分别对其紫外吸收情况、光致发光性质、晶体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连接了叶酸的氨基聚乙二醇与CdTe/CdS量子点偶联,制备叶酸受体靶向的(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通过凝胶电泳和光谱分析鉴定偶联效果。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已知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阳性的鼻咽癌细胞株HNE-1和人喉癌细胞株Hep-2及叶酸受体阴性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FA-PEG-CdTe/CdS量子点探针的摄取情况。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细胞被标记的情况去检验荧光探针的靶向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巯基丁二酸为稳定剂,当pH=10,物质的量比为n(Te2-):n(Cd2+):n(MSA)=1:10:10.5的条件下,随加热回流反应时间的延长,CdTe量子点的粒径不断增长,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不断红移。在反应10 min时获得了量子产率高达72.5%的CdTe量子点;X射线粉末衍射图显示出对应立方晶型CdTe的三个晶面(111),(220),(311),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近似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 nm(反应10 min)。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光谱分析证实CdTe/CdS量子点与PEG-FA成功偶联,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出叶酸受体阳性的HNE-1、Hep-2被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特异性标记。【结论】CdTe量子点可作为新型的荧光标记材料,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与叶酸偶联后稳定性较好,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在高表达叶酸受体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江珊珊谢民强符小艺
- 关键词:分子靶向叶酸CDTECDS荧光探针喉癌
- 叶酸靶向共载TFPI-2及顺铂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鼻咽癌HNE-1细胞的靶向性和体外抑制效应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制备叶酸靶向共载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及顺铂磁性纳米复合物,探讨其对鼻咽癌HNE-1细胞的靶向性和体外抑制效应.方法 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叶酸靶向高聚物叶酸-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FA-PEG-PEI),采用静电吸附技术,将其与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载顺铂磁纳米粒(MNP-CDDP)及TFPI-2质粒混合,得到终产物FA-PEG-PEI/MNP-CDDP/TFPI-2.核磁氢谱验证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动态光散射(DLS)及透射电镜(TEM)观测其粒径、电荷及形态.邻二氮菲法及邻苯二胺法测定纳米复合物中铁及顺铂(CDDP)的含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载体FA-PEG-PEI/MNP-CDDP与TFPI-2质粒的结合情况.普鲁士蓝铁染色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磁性纳米复合物对鼻咽癌(NPC)细胞的分子靶向性.Western印迹检测磁性纳米复合物转染HNE-1细胞后TFPI-2蛋白的表达情况.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复合物对HNE-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核磁氢谱在FA、PEG和PEI相应的频率上可见特征吸收峰.DLS测得产物FA-PEG-PEI/MNP-CDDP/TFPI-2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41.1 nm,平均电荷为21.5 mV.透射电镜下可见纳米微粒有良好的分散性,但粒径大小不太均匀.铁含量与顺铂载药量分别为116.2 μg/ml及92.88μg/m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当载体FA-PEG-PEI/MNP-CDDP与TFPI-2质粒质量比≥1时,载体能完全吸附质粒,并且有效保护质粒免受DNA酶的消化作用.铁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测可见叶酸受体(FR)阳性HNE-1细胞内蓝染磁颗粒及绿色荧光点比FR阴性CNE-2细胞显著增多(P<0.05).HNE-1细胞被载TFPI-2质粒的复合物转染后,TFPI-2蛋白的表达量比空白载体组及单纯质粒组明显增高(P<0.05).复合物对HNE-1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抑制效应,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64.00%及49.61%,明显高于载体组(8.19%,9.26%)、单载质粒组(40.35%,19.85%)、单载�
- 刘日钊张娟刘涛符小艺张黎明谢民强
- 关键词:叶酸分子靶向治疗鼻咽肿瘤纳米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