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2009-4-20)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1H指数:7
- 相关作者:谢世友郝秀东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 喀斯特石漠化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人类强烈干扰的环境,其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质地较粘重,水分较差,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长期以来,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
-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 广州市主要蔬菜生产地汞含量调查及污染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对广州市7个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汞含量进行采样测定,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和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对其单因子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蔬菜产地土壤汞含量较高,采集的60个样品中,超过0.05 mg/kg的样品达43个,其中黄埔区汞含量超标严重;从时间角度来看,广州市蔬菜产地土壤汞平均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近几年的增速较快;60个样品的汞污染指数为0.073~3.820,平均值为1.139。
- 刘小瑜谢世友魏秀国郝秀东
- 关键词:蔬菜产地污染评价
- 常绿岩垂草抗旱生理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选用1年生常绿岩垂草为研究对象,设置持续干旱(7、14、21、28、35 d)和定期浇水2个处理,在重庆夏季连续高温干旱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岩垂草叶片含水率与土壤含水率呈同步降低趋势;脯氨酸含量与伤害率、可溶性糖含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对干旱胁迫表现出敏感的变化;可溶性糖、脯氨酸等可溶物累积,渗透调节能力随干旱程度的加强而增强,植株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同步增强,但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细胞膜受损严重,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达到极限后,相关指标又会下降;丙二醛测定结果表明,在伏旱高温环境下岩垂草细胞膜受损明显且呈现梯状变化规律,浇水并不能明显改善细胞膜受损程度;浇水处理与干旱处理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较特异的稳步升高趋势。
- 蒋宣斌耿养会彭秀陈桂兰赵兰董江川
- 关键词:抗旱生理
- 典型石漠化区不同植被表土孢粉组合的生态指示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南平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出了该区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表土孢粉组合中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主要为马尾松,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表现出石漠化地区孢粉组合的显著特点.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但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表土孢粉组合中有很多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植物,对生态恢复和重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为该区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 欧阳绪红郝秀东谢世友罗伦德况明生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植被
-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类型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以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石漠化区为例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对南平次生林地、杂草丛、坡耕地不同植被类型表土调查和采样,利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对所采的表土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以研究该区表土的孢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1)样品植物孢粉共由123种植物组成,其中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其孢粉含量为46.40%~76.47%,平均为65.55%,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马尾松),花粉含量为17.73%~46.84%,平均为26.40%,灌木植物花粉含量最小,为5.79%~12.50%,平均为8.26%,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次生马尾松林和次生樟树林的孢粉组合特征依次为马尾松—火棘—大楼梯草—里白和樟树—火棘—构棘—泽芹;杂草丛为裂叶荨麻—圆叶藜—车前子—里白;坡耕地为异叶花椒—裂叶荨麻—剑叶凤尾蕨—玉米,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较好地反映出了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
-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李林立孙爱芝赵增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植被岩溶
- 岩溶石漠化地区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重庆南平养兔场内外5个不同方位的表土孢粉组合较好地揭示了该区孢粉组合特点及其与植被的关系。通过对该区表土孢粉组合差异性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表土孢粉与现代植被对应关系的主要因素,即外来孢粉、孢粉产量、孢粉保存和孢粉鉴定等。运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将孢粉鉴定到种,共132种,为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依据。
-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植被
- 两种生态足迹模型在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应用与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别应用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中,选取重庆市涪陵区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具体的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分别存在4.35hm2/cap和1.846hm2/cap的生态赤字,这说明三峡库区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并简要讨论了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
- 王丽谢世友
- 关键词: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
-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1年
- 从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界定入手,梳理了理论界学者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不同阐释,探讨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衡量,阐述了城乡差距的表现及成因,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这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肖蜜蜜苗建青
-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差距
- 重庆金佛山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对金佛山山顶以药池坝为中心的5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研究了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孢粉组合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Chun et Kuang.)、流苏树(Chiananthus retususLindl.)、峨眉栲(Castanopsis plautycathaHayata.)、珍珠栗(Castanea henryiRehd.et Wils.)、银叶杜茎山(Maesa argenteaA.DC.)、山枇杷(Zanthoxylum dissitumHemsl.)、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DC.)、大楼梯草(Elatostema umbellatumBl.)、清明草(Gnaphalium multi-cepsWall.)、什科洛费里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Newmann.)、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Presl.)、粗糙鳞蕨(Microlepia hirtaPr.)和介蕨(Dryoahyrium boryanumChing.)等为主,这与该区域内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运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将孢粉鉴定到种,共225种,为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据.
-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孙爱芝李林立赵增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植被岩溶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 王丽谢世友郝秀东刘小瑜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重庆三峡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