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919)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郭雨霁刘尚明邴鲁军郝爱军王立言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胶质
  • 1篇蛋白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荧光
  • 1篇永生化
  • 1篇人胶质瘤
  • 1篇生化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干细胞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细胞集落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集落刺...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作者

  • 3篇郭雨霁
  • 2篇郝爱军
  • 2篇邴鲁军
  • 2篇刘尚明
  • 1篇张向红
  • 1篇姚文龙
  • 1篇张传汉
  • 1篇桂伶俐
  • 1篇祝畅
  • 1篇王立言
  • 1篇张慧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鼠脊髓损伤半切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脊髓损伤半切动物模型,模拟人类脊髓半切伤,为后期脊髓损伤的治疗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实验小鼠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以T10胸椎棘突为中心,暴露T9~11棘突和椎板;在体式显微镜下,咬除T10棘突及椎板,暴露该阶段脊髓;用虹膜剪尖端将脊髓半切至脊髓后正中静脉右缘。于造模后1d、3d、5d、1w、2w、3w,采用双盲BMS评分法,评价各组小鼠后肢运动功能。并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进行结晶紫染色、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微结构检测,以观察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手术组实验动物均表现出损伤侧后肢瘫痪,BMS评分低于7分;脊髓损伤局部形态学观察显示该方法能很好地实现脊髓半横切。结论小鼠T10脊髓损伤半切模型建立成功,死亡率低,可重复性强。
张向红王立言郭雨霁韩爱卿
关键词:脊髓损伤小鼠
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分析40例胶质瘤组织内胚胎干细胞关键因子Nanog与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CD133及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相关基因Oct4的共表达情况,并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胶质瘤组织内Nanog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Nanog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而升高,而且超过50%的Nanog阳性细胞同时表达Nestin和CD133。95%以上的Nanog阳性细胞都同时表达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相关基因Oct4。结论胶质瘤组织中Nanog多表达在肿瘤干细胞中,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胶质瘤的起源及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郭雨霁邴鲁军刘尚明郝爱军
关键词:胶质瘤肿瘤干细胞NANOG免疫荧光
IκBα突变型基因提高过氧化氢处理后永生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
2013年
目的:探讨IκBα突变型基因对永生化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NF-κB的活性及过氧化氢损伤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携带IκBα突变型基因及对照载体转入IAST,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κB蛋白的表达,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中NF-κB的活性,用MTT法分别检测0.1 mmol/L、0.2 mmol/L、0.4 mmol/L过氧化氢处理2 h、4 h后转IκBα突变型基因及对照载体IAST的细胞存活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0.4 mmol/L过氧化氢处理4 h前后两组细胞中p65的表达。结果:转IκBα突变型基因的IAST中可见突变型IκBα表达,荧光素酶催化底物所发出的荧光强度较低(P<0.05)。各浓度过氧化氢处理4 h后转IκBα突变型基因的IAST细胞存活率较转对照载体的IAST高(P<0.05)。0.4 mmol/L过氧化氢处理4 h后转IκBα突变型基因及对照载体IAST中p65的表达出现核内移。结论:IκBα突变型基因可降低IAST中NF-κB的活性,提高过氧化氢处理后该细胞株的存活率。
祝畅桂伶俐姚文龙张传汉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过氧化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脊髓损伤条件下神经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半切脊髓损伤模型。体内实验于造模成功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G-CSF,连续3天,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后处死,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培养神经元,建立机械损伤细胞模型,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结果 G-CSF能够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修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与核磷蛋白(NPM1)特异性表达在神经元上,而且G-CSF的使用能促进NPM1的表达,损伤脊髓组织内的凋亡神经元减少。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核磷蛋白特异性的抑制剂NSC348884能降低G-CS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凋亡细胞增多。结论在急性脊髓损伤中应用G-CSF可以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功能的修复,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NPM1的抗凋亡作用而实现的。
张慧郭雨霁邴鲁军刘尚明郝爱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