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9872021)

作品数:12 被引量:90H指数:5
相关作者:林茂六戴宪华刘明亮吴芝路王金龙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信号
  • 3篇示波器
  • 3篇取样示波器
  • 3篇仿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数据采集
  • 2篇数据采集系统
  • 2篇自校准
  • 2篇网络
  • 2篇校准
  • 2篇宽带取样示波...
  • 2篇交替式
  • 2篇非线性
  • 2篇高速ADC
  • 2篇EM算法
  • 1篇信号处理
  • 1篇学习算法
  • 1篇增益
  • 1篇增益误差

机构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汕头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林茂六
  • 4篇戴宪华
  • 2篇任广辉
  • 2篇权太范
  • 2篇王金龙
  • 2篇解本钊
  • 2篇刘明亮
  • 2篇吴芝路
  • 1篇赵华
  • 1篇李育杉
  • 1篇刘治宇
  • 1篇高昀
  • 1篇贺云辉
  • 1篇高剑
  • 1篇施雪华

传媒

  • 6篇电子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计量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4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TN”技术的宽带取样示波器的校准被引量:19
2002年
介绍了用于校准宽带取样示波器的详尽模型法和脉冲标准法 ,并指出了它们的缺陷。着重介绍了可以进行自校准的“NTN”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设计是将三台取样示波器以“NTN”形式两两对接 ,其中一台对直流进行采样 ,用反卷积分离另一台取样示波器的响应波形 ,并通过解方程组可得到示波器的冲激响应。最后给出了用反卷积分离取样示波器冲激响应的计算机仿真。
刘明亮林茂六贺云辉高剑
关键词:宽带取样示波器校准自校准
高速ADC及由其构成的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非线性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研究了高速ADC及由其构成的并行 /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DNL(微分非线性 )与INL(积分非线性 )及有关测试理论与方法 .根据统计学方法由单片ADC的DNL和INL导出了并行 /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DNL和INL的数学表达式 ;并且采用统计直方图方法分别对单片ADC和由双片ADC组成的并行 /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结果表明 ,并行
林茂六吴芝路王金龙任广辉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非线性
另一类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的数字频谱及补偿算法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研究了高速并行数字化系统中由ADC增益的不一致性造成的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的特点 ,推导出了这类幅度非均匀采样信号的数字频谱表达式 ,详细分析了输入正弦信号时的数字频谱 ,得到了系统的信噪比表达式。提出了一种使用IFFT运算对输出信号的频谱进行重构的补偿方法 ,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解本钊林茂六权太范
关键词:增益误差数字信号处理
线性SISO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迫零均衡新方法
2002年
本文研究了线性单输入单输出 ( SISO)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均衡问题 .利用基扩展模型对时间选择性信道进行建模 ,采用过采样技术或者多天线接收 ,可以将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转变为一个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并依据特殊迫零的均衡方法对信道完成均衡 .理论研究及实验表明 :与传统时间选择信道均衡方法相比 ,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计算复杂度更低 ,性能更优 。
李育杉戴宪华
关键词:迫零均衡通信
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的数字频谱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在并行交替式超高速数字化系统中 ,由于各个A/D客观上存在的偏置 (offset)及增益 (gain)的不一致性 ,造成取样信号幅度的不均匀性 .本文首先提出了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的概念 ,然后研究了由于偏置产生的幅度非均匀取样信号的数字频谱 ,推导出了它的数字频谱表达式 ,详细分析了存在偏置时正弦信号的数字频谱 ,得到了系统的信噪比公式 ,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
林茂六解本钊权太范
关键词:偏置计算机仿真信号
高速采样信号数字内插理论与正弦内插算法研究被引量:37
2000年
高速宽带数字化示波器在高扫速工作时 ,仅能采集信号的的少数样点 .为了看清信号的全貌和精确测量其参数 ,必须在每两个样点之间进行插值 (波形重构 ) .本文从数字信号处理角度 ,研究了高速采样信号数字内插理论、插值滤波器结构、正弦内插算法 .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实例及其误差 .
林茂六尹宝智刘治宇
关键词:高速采样仿真
基于累积量的两层前馈神经网络盲辨识
2002年
由于非线性系统输出是其参数的非线性函数,直接利用高阶累积量辨识两层前馈神经网络(FNN)通常是十分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两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FNN辨识方法。第一种方法,FNN的隐元在其输入空间利用多个线性系统近似,进而FNN利用一统计模型—混合专家(ME)网络重新描述。基于ME模型,FNN参数可利用统计期望值最大化(EM)算法获得估计。第二种方法,为简化FNN的ME模型,引入隐含观测量。基于隐含观测量估计,FNN被分解为多个单隐元的训练问题,进而整体FNN可利用一两阶层ME描述。基于单隐元的参数估计,FNN可利用一具有更快收敛速度的简化算法获得估计。
戴宪华
关键词:累积量前馈神经网络盲辨识EM算法
基于累积量极值的非线性系统盲反卷积被引量:5
2000年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累积量极值的非线性系统盲反卷积算法 .通过引入中间变量作为隐含观测量 ,反卷积系统估计转化为两个子系统估计问题 .第一个子系统估计是一具有完备指导信号训练集的后非线性系统 (postnon linearsystem)辨识 ,第二个子系统的估计则是一般基于累积量极值的线性系统盲反卷积 .与其它算法比较 ,新算法具有明确的收敛性质和快速的收敛速度 .
戴宪华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盲反卷积
高速ADC构成的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非线性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研究了高速ADC及由其构成的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DNL(微分非线性)与INL(积分非线性)及有关测试理论与方法。由单片ADC的DNL和INL导出了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DNL和INL的数学表达式;采用统计直方图方法分别对单片ADC和由双片ADC组成的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并行?交替式数据采集系统的DNL与INL小于每一通道单片ADC的DNL和INL。
吴芝路施雪华任广辉王金龙
关键词:ADCDNL数据采集
宽带取样示波器Nose-to-Nose校正理论的新进展被引量:16
2001年
本文根据电路、信号与系统理论并结合实际校测工作对一种适于高速 /宽带取样示波器性能校正的新方法———Nose to Nose (NTN)法的理论基础作了研究 ,分析了该方法中的重要信号kick out脉冲 ,推导了其数学表达式 ,提出了“kick out脉冲与示波器取样系统的阶跃响应成比例”的新观点 。
林茂六赵华
关键词:NOSE-TO-NOSE取样示波器时域测量宽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