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44)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5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芳范志宇胡波李福昌麻名文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重组百日咳杆菌粘附素(PR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表达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PRN蛋白,并以此建立检测Bb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参照GenBank公布的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基因序列(AY376325)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相应的核苷酸片段。将PCR扩增产物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以E.coli BL21(DE3)为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以纯化重组蛋白PRN作为诊断抗原,通过探索最佳抗原包被量和抗体血清稀释倍数等,建立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成功克隆了prn全基因序列,并在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PRN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应用重组蛋白PRN为抗原建立了检测Bb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试验确定重组蛋白PRN抗原的包被浓度为500ng/mL,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40。结论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不仅为Bb抗体检测提供了实用的血清学检测手段,也为进一步开发Bb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 胡佳佳恽时锋王芳范志宇胡波
- 关键词: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原核表达间接ELISA
- 不同剂量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兔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在规模饲养频密繁殖条件下(繁殖周期为42 d;人工授精在产后第11天;断奶在产后第35天),按照品种和生理状态将母兔分成5个试验组,每个组在人工授精前48 h对母兔注射不同剂量的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20、30、40、50、0 IU),研究其对母兔同期发情的效果。试验共进行了4个周期1 086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30、40、50 IU eCG均可显著提高母兔的产仔率(P<0.05),同时20 IU和30 IU的产仔率显著高于40 IU和50 IU(P<0.05)。30 IU组活窝重显著高于20、40 IU和对照组(P<0.05)。40 IU组仔兔个体重显著低于20、30 IU和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母兔繁殖性能,eCG 30 IU组表现最佳;同时,采用eCG对母兔进行同期发情,20、30 IU在长期的使用中较40 IU和50 IU对母兔产仔率具有更好的提高作用。
- 张雅琼秦应和阎英凯李士栋
- 关键词:同期发情人工授精
- 粗蛋白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年龄和产毛量基本一致的80只成年长毛兔,按平均体质量和产毛量一致的原则分成4组,每组20只兔,公母各半。试验日粮分为4个粗蛋白处理水平,分别为14%、16%、18%和20%,试验前所有长毛兔进行剪毛处理,正试期73d。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毛长影响极显著;对年产毛量和料毛比影响显著;对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影响显著;对血清尿素氮和谷草转氨酶有极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年长毛兔日粮适宜的粗蛋白水平为18%。
- 麻名文王春阳王雪鹏李福昌
- 关键词:长毛兔粗蛋白产毛性能生化指标
- 日粮精氨酸水平对2~3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免疫、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选用2月龄生长肉兔150只,随机分成5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0、0.2%、0.4%、0.6%和0.8%),预试期7 d,正试期23 d。结果显示,日粮精氨酸水平对2~3月龄生长肉兔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免疫球蛋白M和G(IgM和IgG)、血清总蛋白(TP)、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清生长激素(GH)和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随日粮精氨酸水平的增加极显著提高(P〈0.01),日粮精氨酸水平对血清胆固醇(CHO)含量影响极显著(P=0.002 3),对血清尿素氮(SUN)含量影响显著(P=0.011 6)。结果表明,2~3月龄生长肉兔日粮中已不需要再额外添加精氨酸。
- 麻名文李福昌
- 关键词:生长肉兔精氨酸免疫性状激素
- 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780±50)g的35日龄断奶新西兰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0.1、0.5和2.5mg/kg碘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23d。结果表明:日粮碘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ADG)有显著影响(P<0.05),0.1和0.5mg/kg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0.5mg/kg组的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1mg/kg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5mg/kg组的I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碘添加水平的增加,T3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当碘添加量为0.5mg/kg时T3含量达到最大值。日粮碘添加水平对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日粮中碘适宜添加量为0.5mg/kg(基础日粮碘含量为0.22mg/kg)。
- 刘汉中麻名文李鑫辛磊磊李福昌
- 关键词:碘生长肉兔血清生化指标
- 妊娠后期母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对仔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为探讨妊娠后期皖系长毛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2)对仔兔的影响,将8只妊娠16 d的皖系长毛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试验组妊娠母兔肌肉注射0.3 mg苯甲酸雌二醇。结果表明:E2处理降低了胎儿初生重、仔兔4周龄和6周龄体重,并显著降低了仔兔初生时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胰岛素水平(P<0.05或P<0.01)。推测:E2处理降低了胎儿体内T3、T4和胰岛素水平,可能引起胎儿体内组织成熟性降低或限制了胎盘的血液供给,引起胎儿生长和出生后生长速度变慢。
- 陈胜程广龙江喜春杨永新赵辉玲
- 关键词:苯甲酸雌二醇妊娠后期皖系长毛兔生长发育
-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概述被引量:6
- 2011年
- 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人畜共患的病原菌。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灵敏,能检测绝大多数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方法。
- 邝良德朱晓霞谢晓红易军雷岷任永军郭志强李丛艳郑洁
- 关键词:沙门氏菌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
- 不同锌源对断奶肉兔组织器官锌浓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硫酸锌和蛋氨酸锌水平对断奶-2月龄生长肉兔各组织锌浓度的影响。选用断奶新西兰肉兔14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20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形式添加40、80、120mg/kg锌,预试期7d,正试期18d。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锌,均能有效提高肝脏、脾脏、肾脏、胰脏、血清、胫骨中锌含量;日粮锌极显著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添加120mg/kg锌范围内,肝脏、血清、胰脏、脾脏锌浓度和AKP活性与日粮锌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蛋氨酸锌使锌离子得到有效保护,锌的吸收利用率高于ZnSO4。
- 徐振华李福昌
- 关键词:锌血清碱性磷酸酶肉兔
- 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0年
- 为建立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RHDV VP60包被酶标板,经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包被浓度为4.62μg/ml,标准阴、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200,封闭液选用2%明胶;羊抗兔IgG最佳稀释度为1∶4 000。阻断试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对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LISA与HI检测兔血清的RH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7%(955/1 127)和76.0%(857/1 127),符合率为91.3%。该方法的建立为检测RHDV抗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特异、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为兔出血症免疫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 李超美王芳蔡少平任雪枫胡波范志宇徐为中何孔旺
- 关键词:兔出血症病毒VP60间接ELISA
- 6个家兔群体KAP3.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研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经过序列拼接首次获得了家兔KAP3.1基因的全长CDS序列,同时采用PCR-SSCP法对6个家兔群体KAP3.1基因的全部CDS序列以及部分5’端和3’端序列进行SNP检测,结果显示,KAP3.1-1位点上发现3种基因型,2个等位基因,在序列上发生了C91T突变,为沉默突变;而KAP3.1-2位点未检测到突变。6个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且表现为低度或没有多态。福建黑兔与九疑山兔,福建黑兔与皖系长毛兔,有色獭兔与白色獭兔,九疑山兔与白色獭兔,九疑山兔与皖系长毛兔之间不存在分布差异(P>0.05),而其他家兔群体彼此之间的分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研究为KAP3.1基因是否能作为家兔毛质性状选育工作的分子标记可提供一定参考。
- 吴添文何孟颉王晓明冯凯李碧春吴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