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7112)

作品数:33 被引量:352H指数:10
相关作者:孙孝峰王宝诚李昕申彦峰刘飞龙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电气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变换器
  • 9篇电网
  • 7篇微电网
  • 6篇谐振
  • 5篇移相
  • 5篇逆变
  • 5篇逆变器
  • 4篇电压
  • 4篇调制
  • 4篇有源
  • 4篇直流变换
  • 4篇直流变换器
  • 4篇软开关
  • 4篇阻抗
  • 4篇功率
  • 4篇并联
  • 3篇移相控制
  • 3篇双向变换器
  • 3篇损耗
  • 3篇能量管理

机构

  • 33篇燕山大学
  • 1篇北京航天发射...

作者

  • 31篇孙孝峰
  • 12篇王宝诚
  • 8篇李昕
  • 8篇申彦峰
  • 5篇刘飞龙
  • 4篇沈虹
  • 4篇吴俊娟
  • 4篇赵巍
  • 3篇田艳军
  • 2篇王强
  • 2篇邬伟扬
  • 2篇姜一达
  • 2篇朱艳萍
  • 2篇郭小强
  • 2篇王立乔
  • 2篇王炜
  • 2篇王娟
  • 2篇周悦
  • 1篇孔德明
  • 1篇骆志伟

传媒

  • 13篇太阳能学报
  • 8篇电工技术学报
  • 3篇电力电子技术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磁性元件与电...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电网技术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岛微电网无通信功率均分和电压恢复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首先分析了传统下垂控制在功率均分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一种新型下垂控制。该控制策略利用本地脉冲高低电平分别实现电压恢复和功率均分,且只采用DG单元本地信息,不存在各DG单元或控制层面之间的通信,继承了传统下垂控制无通信的优点,保证了微电网"即插即用"。在两台三相逆变器组成的小型微电网上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与方案的正确性。
孙孝峰郝彦丛赵巍李昕王宝诚
关键词:微电网即插即用
微型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能量优化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一个由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组成的微型直流分布式发电系统为对象,采用无通信方式实现系统能量优化控制。通过使用母线电压信号来实现电源间能量的最优化分配,对光伏电池进行MPPT和母线电压调节相结合的控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及轻载时的可靠运行。对蓄电池和燃料电池接口变换器进行有效控制,使其能在光伏电池发电量及负载波动时,适时充电或放电,从而保证母线电压的稳定,实现系统能量的均衡控制。同时考虑了系统带有冲击负载运行的情况,并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冲击负载的影响进行限制。修正的上扬特性控制减小了线路阻抗对母线电压的影响。给出了接口变换器的控制及系统能量优化控制的实现规则,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孙孝峰姜一达王强李昕
关键词:光伏储能分布式发电
环形配电网的分频调节阻性有源电力滤波器位置策略
2017年
通过理论分析环形配电网的谐波放大原理,对比安装在线路中点且阻抗匹配的阻性有源电力滤波器(RAPF)和对称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分频调节RAPF的抑制效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环形配电网的分频调节RAPF的位置策略。若线路长度小于谐波波长的1/2,靠近线路中点的对称位置为最优安装位置;若线路长度大于谐波波长的1/2,距谐波源1/4波长的对称位置为最优安装位置。与安装在线路中点且阻抗匹配的RAPF相比,安装在最优位置的分频调节RAPF,当其电导增益≥匹配的电导时,均能有效地衰减谐波,获得更好的抑制效果;且电导增益越大,谐波抑制效果越好。同时,该方案对线路参数的改变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王宝诚杨理莉韩瑞静孙孝峰
关键词:谐波放大谐波抑制
基于并网逆变器的一种基波阻抗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提出低压微电网在并网模式下的一种基波阻抗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在线实时计算。该方法是在并网模式下,采用恒功率控制策略,通过分别变换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形式,相应识别出线路基波电阻和基波感抗值。控制策略由仿真软件PSCAD和基于TMS320F2812的实验平台验证线路基波阻抗识别的准确性。
孙孝峰陈敬娴骆志伟李向丽
关键词:微电网并网逆变器恒功率控制
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被引量:23
2016年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PWM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移相角实现输入与输出端口间功率传输,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匹配输入端口电压等级,以实现光伏端口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平衡蓄电池端口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与软开关特性,该变换器较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移相控制下DAB在移相角较小时的软开关条件,使得在宽工作范围内能够实现所有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最后建立300W实验样机进行方案验证。
孙孝峰刘飞龙熊亮亮王宝诚
关键词:软开关
微电网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被引量:56
2014年
在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s,DGs)并联系统中,通常采用传统下垂控制实现负荷分配。由于线路阻抗和本地负荷的影响,传统下垂控制会产生较大的功率分配误差。为提高功率分配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自动调节下垂系数的控制策略。各逆变器在传统P-V下垂控制下,将输出有功功率信息送到中央控制器,计算给定功率,并返回给各逆变器本地控制器,通过PI调节器自动调节各自的P-V下垂系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
孙孝峰杨雅麟赵巍沈虹谭广军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并联系统
基于开关电容的双输入直流变换器被引量:2
2017年
提出基于开关电容的双输入直流变换器拓扑。当可再生能源正常发电时,输入源串联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当可再生能源不能发电时,后备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端口处的电容联合供电,可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灵活性。该拓扑利用开关电容升压,减小后备电源的额定电压等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简化磁设计。基于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能量管理控制方案,分析开关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并进行了充电损耗计算。实验结果验证拓扑的可行性及其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王宝诚周悦王炜孙孝峰
关键词:开关电容能量管理模式切换
微电网分布式发电逆变器下垂控制综述被引量:11
2016年
由于环境问题和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应用,由其组成的微电网是未来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电网分布式发电逆变器下垂控制,包括传统P-f和P-V下垂控制及其稳定性,功率均分控制和下垂控制参数相关问题。文中也详细分析了微电网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功率均分控制、电压频率恢复、阻抗参数识别和通信,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孙孝峰秘晓梦
关键词:微电网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扩展描述函数法建模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建立了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频率特性曲线,分析了电路主要参数,包括输入电压、品质因数、占空比和开关频率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然后搭建了实际电路,利用频率特性分析仪测量了基于移相控制的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应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可较为准确地对谐振变换器建模。
吴俊娟孙孝峰邬伟扬
关键词:串联谐振变换器小信号等效电路
一种改进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被引量:21
2012年
在分析传统扰动观测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控制算法,使光伏系统具有检测系统稳定状态的能力,并根据检测到的状态进行相应控制,实现了系统稳态占空比无扰动、母线电压无波动。在考虑光照强度、温度、负载重载(轻载)、母线电压扰动的情况下对改进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控制算法比传统算法跟踪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
吴俊娟姜一达王强孙孝峰
关键词:最大功率跟踪光伏系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