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1-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136H指数:5
- 相关作者:于兴河李顺利李胜利单新谭程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南海北部新生代海陆变迁与不同盆地的沉积充填响应被引量:14
- 2016年
- 新生代以来南中国海的多幕旋回运动形成了其北部陆坡性质各异、演化有别的多个陆缘沉积盆地。依据各盆地新生界发育特征、主干地震剖面及钻井资料对南海北部的相对海平面变化与沉积环境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年代地层对比的方法探讨南海北部构造演化序列与海陆变迁规律的内在联系,再现了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的海陆变迁过程,从而建立了南海北部陆缘裂谷盆地、走滑拉分盆地和陆内裂谷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一体化模式。新生代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古近纪各盆地以陆相河流、粗粒三角洲湖相沉积为主;而新近纪主要发育滨浅海及三角洲相,呈现出明显的早陆后海的规律。靠近陆地一侧的陆内裂谷盆地北部湾盆地海侵最晚,其古近系充填厚度明显大于新近系,以发育近源扇三角洲为特色;而靠近海域一侧的走滑拉分盆地(莺歌海盆地)则以新近纪海相沉积占优势;陆缘裂谷盆地(琼东南与珠江口盆地)古近纪陆相与新近纪海相相对均衡发育,发育大型三角洲与碳酸盐岩台地。不同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主要受构造运动与海侵规模控制,并由此奠定了不同盆地的资源前景。
- 于兴河李胜利乔亚蓉高阳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南海北部新生代
- 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被引量:42
- 2017年
-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最大的沉积盆地,而西湖凹陷又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富油气凹陷。多年的勘探实践证明渐新统花港组为西湖凹陷主力产气层段,但其层序地层划分长期存在较大争议。在分析了西湖凹陷盆地结构与构造格局的基础上,依据测井、岩芯以及地震反射特征,将西湖凹陷渐新统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与12个体系域,建立了其等时地层格架;并通过大量岩芯的写实性描述,结合沉积构造与遗迹化石鉴别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判识,分析结果认为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沉积时期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海侵事件,形成"南海北陆"的沉积格局,并发育了河流、三角洲、潮控河口湾以及无障壁海岸四种沉积体系,其沉积体系类型较多,从南到北变化巨大。西湖凹陷渐新世整体表现为"东西短轴三角洲"、"南部潮汐河口湾"、"东北缓岸滩坝"的沉积体系展布格局。系统分析了沉积相在各层序中的展布特征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层序演化过程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构建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构造—沉积成因模式,明确了"断坳转换,海陆交替"的盆地构造背景与沉积充填的响应关系。
- 于兴河李顺利曹冰侯国伟王亚风皇甫志远
- 关键词:西湖凹陷层序划分
- 三角洲沉积的结构——成因分类与编图方法被引量:59
- 2013年
- 地质学中各类沉积体系的分类方案历来受到广大学者重视,尤其是三角洲做为沉积学研究与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与热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调对其进行结构—成因分类。本文回顾了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系统论述了三角洲的结构—成因分类的具体含义与分类方案,阐明了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同时,又提出了一套能够反映三角洲结构—成因特点的沉积相编图方法及编图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这种编图方法从高分辨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微相导向的小层对比出发,强调在恰当的编图单元约束下,注重岩相组合与沉积序列进行沉积类型识别,采用岩、电、震结合的方法进行多参数套合编图,使沉积相图能够更好地反映砂体的粒度粗细、分布特征及沉积成因,以便使储层的预测性得到充分体现。
- 于兴河李胜利李顺利
- 关键词:小层对比
-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在识别三角洲朵叶期次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内蒙古黄旗海属内陆断陷型湖盆中面积最大且朵叶期次明显的大河湾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的109个样品粒度特征分析,结合近200 a来该地区的水文资料,提取并对比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大河湾三角洲不同朵叶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相带的异同,确定不同朵叶之间的叠置关系,从而识别出大河湾三角洲的发育期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野外探槽岩相沉积特征、粒度特征,结合地形坡度变化,研究不同期次朵叶顺物源方向上的沉积构型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河湾三角洲经历了3次显著不同的水运力环境,形成了3期不同的朵叶,各朵叶在平面形态及沉积序列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以第1期水动力最稳定,形成的朵叶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第2期水动力不稳定,朵叶最不发育;第3期水动力渐弱,以发育多个摆动强烈向前叠置的朵叶为特征。
- 李明涛于兴河李顺利谭程鹏王建忠单新王志兴李文
-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半地堑类型及沉积充填模式被引量:12
- 2015年
- 对中国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与琼东南盆地的区域不整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受控于幕式岩石圈整体拉张作用,主要经历了3个沉降阶段:初始裂陷、主裂陷、及裂陷衰减阶段,控制盆地内断裂系统发育及阶段性活动,形成了以半地堑为主的构造样式.依据主控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位置关系,将半地堑分为3大类:简单型,缓坡断阶型及陡坡断阶型;同时,根据地震相的外部形状与内部反射特征,对盆地内地震相进行划分,识别出5种地震相类型: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楔状地震相、充填状地震相、丘状地震相及乱岗形滩状地震相.通过分析各种地震相的垂向分布规律和指相意义,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单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变为沉积相,建立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各类半地堑充填模式,划分出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扇等沉积相,明确了不同类型半地堑沉积充填模式的区别,为生储组合分析及勘探前景研究提供依据.
- 刘蓓蓓于兴河吴景富廖宗宝杜永慧高照普蔡佳
- 关键词:半地堑地震相
- 潮汕地区全新世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演化与砂体展布被引量:6
- 2015年
- 全新世我国华南沿海广泛发育障壁海岸,此环境下发育独特的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基于对潮汕地区的现代地质考察,并总结前人的研究认识,得出该地区韩江三角洲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海平面变化、障壁—潟湖体系、河流搬运能力;明确了不同时期三角洲演化的特征及砂体的展布规律;然后,结合螺河三角洲和万宁小海的发育特点,划分出障壁海岸三角洲演化的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障壁—潟湖体系形成,潟湖内开始形成三角洲;发展期:潟湖内水体稳定,三角洲前积较快,障壁沙坝向海迁移;改造期:潟湖逐渐消失,沉积物开始在障壁沙坝外侧沉积,三角洲向海推进;最后,建立了潮汕地区早期潟湖内河流作用为主、后期障壁外多种动力共同作用下的障壁海岸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 李晓路于兴河谭程鹏杜永慧单新王志兴
- 关键词:砂体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