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00226)
作品数:
3
被引量:25
H指数:3
相关作者:
姜珺
林丹丹
吕平
夏瑞静
张夏华
更多>>
相关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屈光
2篇
近视
2篇
光镜
2篇
儿童
1篇
对比度
1篇
对比度视力
1篇
多焦
1篇
多焦点
1篇
视力
1篇
视力影响
1篇
配戴
1篇
青少年近视
1篇
近视儿童
1篇
渐进性
1篇
角膜
1篇
角膜塑形
1篇
角膜塑形镜
机构
3篇
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2篇
林丹丹
2篇
姜珺
1篇
吕帆
1篇
孙艳丽
1篇
姜琚
1篇
戴宇森
1篇
李红惠
1篇
瞿佳
1篇
陈浩
1篇
戴玛莉
1篇
崔贺
1篇
彭子苏
1篇
陈君虹
1篇
张夏华
1篇
夏瑞静
1篇
吕平
传媒
1篇
中国实用眼科...
1篇
国际眼科杂志
1篇
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2篇
2013
1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近视儿童配戴单光镜后的周边屈光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近视儿童配戴单光镜后对周边视网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入选10~15岁近视儿童48例,睫状肌麻痹下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型红外验光仪测量右眼视网膜中心凹0°以及鼻颞侧10°,20°,30°的屈光值,分别在裸眼和配戴单光眼镜时测量。结果:近视儿童的平均屈光度为-3.99±1.22D,相对周边屈光度在水平视野上为远视性离焦。随着注视角度的增大,相对远视性离焦量增大。戴镜后的相对周边远视性离焦量较裸眼时增大(P<0.01)。戴镜前后的J180及J4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近视儿童配戴单光镜后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量增大。根据周边视网膜的聚焦状态改进镜片的设计可能会成为近视矫正的新思路。
戴宇森
林丹丹
吕平
陈浩
姜珺
关键词:
近视儿童
渐进多焦点镜矫正状态下青少年近视周边屈光的变化
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视网膜周边屈光状态会影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矫正方式对周边屈光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目的比较青少年近视配戴渐进性多焦点镜(PALs)和单光镜(SVLs)下周边屈光状态及其两种状态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横断面研究设计。共纳入受试者40例40眼;年龄10~15岁,平均(12.54+1.45)岁;男女比例为23:17;等效球镜度为-1.50—-6.00D,平均(-3.74±1.09)D,散光度〈-1.50D;矫正视力均≥20/25。用质量分数1%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3次麻痹睫状肌后,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型红外验光仪测量受试眼周边屈光状态,测量点为黄斑中心凹(0°)、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各10°、20°、30°共7个点的周边屈光力,各点测量6次,取其平均值。受试者按随机序号原则分别在PALs和SVLs矫正状态下完成周边屈光状态的测量,分析参数包括M值、相对周边屈光不正(RPRE)、J45、J180值,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Ls和SVLs的矫正视力分别为4.98±0.65和4.97±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639)。两种矫正状态下,随着偏心角度的增加,周边M值、RPRE屈光力逐渐向“远视性离焦”偏移,而周边J180屈光力逐渐向“近视性离焦”偏移;以上3个参数周边6个点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45值周边变化不显著,在颞侧偏负,鼻侧偏正;在M值、RPRE、J180、J45值的周边6个角度中,部分角度的上述屈光力与中心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光镜比较,渐变镜的周边M值及周边RPRE值均偏近视性离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光镜,渐变镜矫正了部分周边远视性离焦,核心表现在M值和RPRE参数。PALs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可能与周边屈光有关。
孙艳丽
林丹丹
李红惠
瞿佳
姜珺
关键词:
近视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儿童对比度视力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对儿童对比度视力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人组儿童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为(10.25±1.60)岁,平均等效球镜为(-3.18±1.07)D,矫正视力≥1.0。使用多功能视力测试仪MFVA-100在戴镜前、戴镜1周及1月后测量四个对比度视力(100%,25%,10%,5%),以LogMAR形式记录。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随着对比度的降低,LogMAR值均逐渐增大。在25%、10%、5%对比度下,戴镜1周(25%:t=-2.137,P=O.042;10%:t=-3.157,P=0.004;5%:t=-2.999,P=0.006,)及1月(25%:t=-2.322,P=O.028;10%:t=-2.958,P=0.006;5%:t=-2.989,P=0.006)后LogMAR视力值较戴镜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对比度的降低,戴镜前后LogMAR视力值差异越明显。配戴角膜塑形镜1月后LogMAR视力值与配戴角膜塑形镜1周后LogMAR视力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度为5%时,戴镜1周(r=0.667,P〈0.0001)及戴镜1月(r=0.649,P〈0.0001)后LogMAR视力值改变量与初始近视度数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提高了戴镜后的裸眼视力,同时也降低了儿童的对比度视力,以低对比度下视力的降低更明显。
陈君虹
姜琚
戴玛莉
彭子苏
崔贺
张夏华
夏瑞静
吕帆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对比度视力
儿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