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72160)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福星曹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岩溶
  • 4篇生物岩
  • 4篇生物岩溶
  • 2篇地衣
  • 2篇英文
  • 2篇藻类
  • 2篇显微形态
  • 2篇发育
  • 2篇发育特征
  • 1篇森林群落
  • 1篇群落
  • 1篇微形态
  • 1篇结构构造

机构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篇曹建华
  • 1篇王福星

传媒

  • 3篇中国岩溶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内环境生物岩溶侵蚀营力之特征(英文)
1996年
生物岩溶溶蚀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生物体对碳酸盐岩的钻孔溶蚀作用,并在岩石表面留下特征性的溶蚀产物;间接作用则是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改变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导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本文阐述了在广西弄岗森林岩溶区和桂林裸露岩溶区用标准溶蚀试片进行野外对比试验,获得了多种不同的生物微环境(空气中、土壤中、积土溶盆、积水溶盆、积土溶沟、石生植物根系等)及森林群落内环境中生物岩溶侵蚀营力之特征。 (1)不同生物微环境导致石灰岩的溶蚀速度各异。在弄岗森林区,林区内溶蚀速度变化幅度9.19~15.15mB/100d,在树木覆盖较稀疏的山顶,则为8.22~29.97mg/100d,相差3.65倍。在桂林裸露区,雨季溶蚀速度变化幅度为2.60~76.90mg/100d,相差29.58倍,旱季为0.51~45.22mg/100d,相差88.67倍。 (2)森林群落的存在,形成了独特的具缓和性的内环境系统(如日温差及年温差缩小、保持高的相对湿度、群落内外气体交换性能差等等)。其石灰岩的溶蚀速度也显示出同样的特性,即从空气中→土壤表面→土壤下20cm→土壤下50cm,其石灰岩的溶蚀速度在弄岗森林区为10.27mg/100d→14.19mg/100d→64.38mB/100d→74.25mg/100d;而在桂林裸露区则为39.56mg/100d→15.33mg/100d→70.
曹建华
关键词:生物岩溶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生物岩溶显微形态之发育特征(英文)被引量:1
1996年
生物岩溶显微形态是显微生物体直接对碳酸盐岩钻孔溶蚀的产物。生物作用在岩石表面留下的显微形态可分为: 1.单体形态 包括(1)球状钻孔形态,由球状生物体(组织),如(球状藻细胞、球状地衣子实体等对岩石进行钻孔溶蚀而形成;(2)丝状钻孔形态,由丝状藻体、球状藻体、丝状真菌、苔藓假根对岩石进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3)栅栏状、蠕虫状显微钻孔形态,由异层地衣体共生球状藻形成。 2.组合形态 组合形态是单体形态在一个完整钻孔溶蚀剖面中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表及里,其组合形态单元有:有机质层、藻类钻孔层和真菌钻孔层。组合中有时包含苔藓假根钻孔层。主要的组合形态有:(1)有机质层+藻类钻孔层;(2)有机质层+真菌钻孔层;(3)栅栏状或蠕虫状钻孔层+丝状(真菌)与球状(藻细胞或真菌孢子)钻孔混合层+真菌丝状钻孔;(4)栅栏状或蠕虫状钻孔层+球穴状钻孔层;(5)两种或多种丝钻孔共生;(6)球状钻孔与丝状钻孔共生。 据现有研究,影响生物岩溶显微形态发育的因素有:(1)显微生物类型;(2)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3)环境因子——光强度、水分和温度等。 由此可见生物岩溶显微形态是生物、岩石及环境因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王福星
关键词:生物岩溶显微形态结构构造藻类地衣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生物岩溶显微形态之发育特征(英文)被引量:3
1996年
生物岩溶显微形态是显微生物体直接对碳酸盐岩钻孔溶蚀的产物。生物作用在岩石表面留下的显微形态可分为: 1.单体形态 包括(1)球状钻孔形态,由球状生物体(组织),如(球状藻细胞、球状地衣子实体等对岩石进行钻孔溶蚀而形成;(2)丝状钻孔形态,由丝状藻体、球状藻体、丝状真菌、苔藓假根对岩石进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3)栅栏状、蠕虫状显微钻孔形态,由异层地衣体共生球状藻形成。 2.组合形态 组合形态是单体形态在一个完整钻孔溶蚀剖面中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表及里,其组合形态单元有:有机质层、藻类钻孔层和真菌钻孔层。组合中有时包含苔藓假根钻孔层。主要的组合形态有:(1)有机质层+藻类钻孔层;(2)有机质层+真菌钻孔层;(3)栅栏状或蠕虫状钻孔层+丝状(真菌)与球状(藻细胞或真菌孢子)钻孔混合层+真菌丝状钻孔;(4)栅栏状或蠕虫状钻孔层+球穴状钻孔层;(5)两种或多种丝钻孔共生;(6)球状钻孔与丝状钻孔共生。 据现有研究,影响生物岩溶显微形态发育的因素有:(1)显微生物类型;(2)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3)环境因子——光强度、水分和温度等。 由此可见生物岩溶显微形态是生物、岩石及环境因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王福星
关键词:生物岩溶显微形态发育特征岩溶
初探藻类、地衣生物岩溶微形态与内陆环境间相关性被引量:10
1998年
藻类、地衣可以直接殖居在碳酸盐岩表面,通过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过程对其基质产生钻孔溶蚀作用,并产生相应特征性的微形态。文中初探了微形态与①岩面的水热条件;②不同地貌部位的微环境;③植被覆盖程度;④不同气候带间存在的相关性。并讨论和展望了生物岩溶微形态研究的前景,开拓生物岩溶研究新思路。
曹建华王福星
关键词:藻类地衣生物岩溶岩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