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7070)

作品数:21 被引量:513H指数:12
相关作者:谢少军许津铭秦岭肖华锋黄如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盐城工学院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逆变
  • 12篇逆变器
  • 12篇并网
  • 10篇并网逆变
  • 10篇并网逆变器
  • 6篇电流控制
  • 6篇LCL滤波
  • 4篇有源阻尼
  • 4篇光伏
  • 4篇变换器
  • 4篇LCL滤波器
  • 3篇电流
  • 3篇谐振
  • 3篇功率
  • 3篇光伏并网
  • 2篇电网
  • 2篇调制策略
  • 2篇锁相
  • 2篇锁相环
  • 2篇微电网

机构

  • 21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南通大学
  • 3篇盐城工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21篇谢少军
  • 11篇许津铭
  • 6篇秦岭
  • 4篇杨晨
  • 4篇黄如海
  • 4篇肖华锋
  • 3篇阚加荣
  • 3篇唐婷
  • 3篇石祥花
  • 2篇毛玲
  • 1篇吴云亚
  • 1篇胡国文
  • 1篇陈荣
  • 1篇王挺
  • 1篇姚志垒
  • 1篇曹剑坤
  • 1篇过亮
  • 1篇郁超
  • 1篇王亚芳
  • 1篇钱强

传媒

  • 6篇电力系统自动...
  • 5篇电工技术学报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源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伏电池与前置电容式电流型MPPT变换器的接口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从级联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前置电容式电流型MPPT变换器的光伏接口稳定条件以及控制器参数设计准则。本文首先提出电流源-负载级联系统的接口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光伏电池小信号输出阻抗和接口电压反馈控制时前置电容Boost变换器的闭环输入阻抗;然后基于提出的稳定性判据,推导出该变换器的光伏接口电压闭环控制稳定的条件,并据此得出控制参数设计准则——在最低接口电压下设计前置电容式电流型变换器的控制参数,就能确保该变换器在整个工作电压范围内光伏接口稳定;最后设计并实现了150W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秦岭谢少军杨晨
关键词:光伏并网系统电流型变换器最大功率点跟踪级联系统
基于双d-q坐标系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被引量:16
2011年
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和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控制机理。忽略线路电阻时,在单位功率因数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d轴分量总等于电网电压峰值,据这一特征提出对逆变器d轴电流分量id单闭环的间接电流控制策略。分析了新方法的并网功率因数受线路阻抗与电网电压检测精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造成功率因数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在双d-q坐标下的并网控制策略,将不同的量设定在不同的坐标系中,但双坐标中所有的量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并网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吴云亚阚加荣谢少军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间接电流控制直接电流控制功率因数
三电平中点钳位变换器电容电压自平衡机理与均压控制策略被引量:6
2014年
三电平中点钳位(3L-NPC)半桥拓扑输入端为电容串联结构,由于电路的非理想因素,存在电容电压不均衡问题。文中根据推导出的3L-NPC半桥等效电路,从时域角度详细分析了电容压差与电容电流的关系,表明3L-NPC具有自平衡特性,且其自平衡电流主要来自于负载电流的直流分量。基于此总结出2类均压控制策略:第1类,采用传统比例—积分或比例—谐振等调节器,加入特定变量反馈,以恢复3L-NPC自平衡特性;第2类,采用不破坏3L-NPC自平衡特性的调节器。根据第2类均压控制思想,提出了采用准谐振调节器的均压控制策略,可简化系统控制,降低系统成本。此外还给出了具备自平衡特性的双环控制方案,改善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石祥花许津铭谢少军
关键词:逆变器均压控制
基于极点配置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策略被引量:24
2014年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其电流控制,文中在分析了传统的单进网电流闭环方案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有源阻尼控制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点配置的进网电流控制思想。其内环为极点配置环路,外环为进网电流比例—积分控制,可实现高带宽的电流控制。进一步提出内环配置两个极点为基波共轭极点,另两个极点为谐振频率处共轭极点的方案,实现谐振峰的有效抑制及基波频率处的高增益。分析并推演了其实现方法,包括反馈的选择和参数设计。最后,详细分析了所述方案控制性能并给出了实验验证。
许津铭谢少军唐婷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谐振控制极点配置电流控制
LCL型进网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技术分析与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为厘清现有LCL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方法之间的关系和寻找新的有源阻尼结构,研究了抑制LCL谐振的有源阻尼方法的综合方法,构造基于反馈的有源阻尼统一分析模型,对采用单状态变量单补偿器反馈的有源阻尼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传递函数和根轨迹图甄别出有效有源阻尼方法,详细分析了滤波电容电压反馈、滤波电容电流反馈和提出的网侧滤波电感电压反馈3种有源阻尼方法的特性。建立了3 kW实验样机对3种有源阻尼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验证了有源阻尼综合方法的有效性。
肖华锋许津铭谢少军
关键词:滤波器谐振有源阻尼传递函数
中点箝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调制策略及效率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传统三电平中点箝位(Three-level neutral point clamped,3L-NPC)半桥逆变器在高压大功率条件下,由于开关器件损耗不均衡而使其容量受限,因此衍生了多种NPC型三电平半桥拓扑。为了优化选取NPC型拓扑及调制策略,对4种3L-NPC型拓扑(二极管NPC、有源式NPC、层叠式NPC及有源层叠式NPC)的调制策略及开关器件损耗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制了一台5kW的NPC型统一实验平台,进行了效率测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1)根据零电平续流路径的配置不同,NPC型拓扑主要有4种调制策略;(2)选取合理的NPC型拓扑及调制策略,不仅可以均衡器件损耗,而且系统效率基本不变,为逆变器的扩容奠定了基础。
石祥花谢少军
关键词:逆变器中点箝位调制策略损耗分布
LCL滤波器有源阻尼控制机制研究被引量:152
2012年
有源阻尼技术是实现LCL滤波器谐振峰值抑制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有多种有源阻尼方案被提出。但已有文献对有源阻尼方案进行分析时均未涉及有源阻尼的机理问题,未给出各方案提出的依据。该文深入分析有源阻尼技术,指出有源阻尼实质上是对系统谐振峰值附近对应的输出频率成分的反馈控制,当该反馈为负反馈时可以实现较好的抑制效果,且反馈深度越深,谐振峰值抑制效果越好。在此基础上,不仅解释了现有基于逆变器侧电感电流、滤波电容电流及其电压反馈控制的有源阻尼技术的本质,还得到了基于包括滤波电容、逆变器侧电感以及网侧电感在内的有源阻尼反馈环节的设计要求,并推演了LCL滤波并网系统中可行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许津铭谢少军肖华锋
关键词:并网系统LCL滤波器有源阻尼负反馈
变采样周期锁相环的分析与设计被引量:8
2014年
现有文献对变采样周期锁相环(variable sampling period PLL,VSP_PLL)的原理分析尚不深入,且未给出其调节器设计方法。通过与传统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LL,SRF_PLL)对比,明晰了VSP_PLL的控制机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建立了VSP_PLL的离散域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用不同调节器的VSP_PLL环路特性,得出了调节器(包括其型式及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VSP_PLL在电网电压出现谐波、不平衡、幅值及频率瞬变的情况下均可准确快速地锁相。
张晓蕊许津铭钱强谢少军
关键词:锁相环三相不平衡调节器设计
基于下垂锁相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采用电网电压前馈的并网逆变器,其滤波电感的感值、电流控制器的参数会影响逆变器并网功率因数。在电网电压前馈电流型并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下垂特性的新型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方法,采用电网电压和并网电流相位差为反馈量调节锁相环的输出,可以实现并网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并且可以实现逆变器的反孤岛运行。给出该方法的控制框图,分析工作原理和锁相环下垂系数的选取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改善逆变器并网功率因数和反孤岛能力方面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阚加荣肖华锋过亮谢少军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功率因数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机理分析与改进被引量:25
2013年
共模电流抑制是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中给出了单相逆变拓扑的共模回路统一等效模型,该模型将所有隔离类和非隔离类拓扑统一起来,适用于所有桥类拓扑的漏电流抑制机理分析。对现有桥类逆变拓扑按漏电流抑制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对H5拓扑、Heric拓扑及一种H6拓扑进行了改进。一方面,通过拓扑结构的改变,用共模电压恒定的漏电流抑制途径取代改变共模阻抗的抑制途径,漏电流抑制效果得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调制策略的优化,逆变器可以实现非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在一台5kW单相改进型H5拓扑并网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唐婷石祥花黄如海许津铭谢少军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漏电流调制策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