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YW-Z-027)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奠湘顾垒罗世孝罗中莱李永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传粉
  • 2篇授粉
  • 2篇自花授粉
  • 1篇绣球
  • 1篇叶下珠
  • 1篇玉叶金花属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中国植物
  • 1篇中国植物区系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鸟类
  • 1篇胚珠
  • 1篇区系
  • 1篇种内
  • 1篇自交不亲和
  • 1篇酢浆草
  • 1篇外壁纹饰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张奠湘
  • 2篇罗世孝
  • 2篇罗中莱
  • 2篇顾垒
  • 1篇李爱民
  • 1篇李世晋
  • 1篇李永泉
  • 1篇吴小琴
  • 1篇钟智波
  • 1篇赖明

传媒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玉叶金花种内性状置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对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传粉生物学及种内形态分化和分布特点的初步研究,发现该种的两个变种玉叶金花和白花玉叶金花在形态和生境适应上都有一定的规律。研究表明,楠藤与开黄花的玉叶金花原变种的传粉者主要是鳞翅目昆虫,而玉叶金花的白花变种的有效传粉者是膜翅目昆虫。认为变种白花玉叶金花居群的出现与同属植物楠藤的同域分布及避免相互竞争传粉者有关。白花玉叶金花变种的出现属于性状置换现象。
赖明罗中莱张奠湘
关键词:玉叶金花属
叶下珠科花粉组织化学、花粉数和胚珠数及其与传粉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植物花粉中营养物质的储存形式以及单花的花粉数与胚珠数被认为与其传粉系统有一定的联系。本文研究了叶下珠科部分种类的花粉组织化学、花粉数和胚珠数,以及它们与传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叶下珠科内,植物花粉所含营养成分和传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蛾类传粉的类群主要属"淀粉型"花粉,蝇类和蜂类传粉的类群主要属"非淀粉型"花粉。蝇类传粉和蛾类传粉的植物花粉数没有一定规律。蝇类传粉的类群比蛾类传粉的类群胚珠数少,这可能是由于蝇类携带花粉能力及传粉精确性均较小,导致植物以减少胚珠数来适应的结果。对同一属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花粉数比较,发现乔木的单花花粉数高于灌木,灌木的单花花粉数明显高于草本。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生活型的植株,其花朵大小不同,导致花粉数出现明显差别。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粉形态的观察,发现蝇类传粉的类群和蛾类传粉的类群间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显著差异。
李永泉罗中莱张奠湘
关键词:PHYLLANTHACEAE外壁纹饰
入侵植物酢浆草在中国的花型分布特点及自花授粉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馆藏标本(IBSC)的查阅,对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入侵植物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的花型、开花物候、访花昆虫和花粉胚珠比(P/O)进行了观测。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实验检测了其繁育系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自花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并使用荧光显微镜(FM)观察了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酢浆草在中国有3种花型,半等长花柱型、准等长花柱型和长花柱型,大部分的居群只有半等长花柱型,分布于人为干扰较大的生境(如路边);云南安宁松树林下的自然居群和采自广东的两份标本为长花柱型花;少部分居群内兼有半等长花柱型和准等长花柱型植株。酢浆草花期从2月到11月,其中3-9月为开花高峰期;单花花期2天,花开当天傍晚花瓣会合拢,第二天早上花瓣再次打开,到花开第二天傍晚花瓣萎蔫。花蕾开放前花药已开裂,柱头有活性,大部分花粉散落到柱头上,且花粉已开始萌发;花粉胚珠比为83.3±33.08。有少量花蜜分泌,唯一的访花昆虫为一种小灰蝶Pseudozizeeria sp.,但并不是有效的传粉者。开花前套袋处理结实率(88.12±3.38)与自然结实率(88.03±2.48)基本没有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自花花粉的花粉管可在花开第一天生长到达胚珠,说明酢浆草半等长花柱植株是自花授粉。
罗世孝李世晋张奠湘
关键词:自花授粉花型酢浆草传粉
濒危植物四药门花的自花授粉被引量:22
2008年
观测了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和访花者;对其花粉组织化学、花粉胚珠比和花粉活力进行了检测;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实验检测了其繁育系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自花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并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四药门花花期为9月至次年2月,其中9–10月为开花高峰期;单花花期4–6d;雌蕊先熟,开花时柱头即有活性,并持续到花谢;花药于开花后12–24h内开裂,并能直接落置自花柱头;离体花粉寿命约26h,花粉为非淀粉型,花粉胚珠比为8420±720.86(n=10);无花蜜分泌。未观察到任何外来的访花者,仅见到生活在头状花序中的蓟马Thrips sp.,且未见到蓟马在花间积极迁飞,表明蓟马不是其有效的传粉者。无处理套网和辅助异株授粉的结实率(5.30%±1.83%/6.67%±1.91%)与自然对照(4.79%±1.45%)差异均不显著(P=0.847/0.616),扫描电镜观察证明自花花粉能在柱头上顺利萌发,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花粉管能在24h内生长到花柱基部,说明四药门花是自花传粉,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四药门花存在雌蕊先熟现象并且仍有异交可能,说明其祖先类型曾经是异交植物。花谢后子房于次年夏天才开始膨大而果实于10月间开花高峰期后成熟,说明存在胚发育延迟的现象。本文还讨论了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中自花传粉由蝇类传粉演化而来的可能性。
顾垒张奠湘
关键词:金缕梅科
中国植物区系的鸟类传粉现象被引量:7
2009年
概述了分布于中国的传粉鸟类类群和鸟类传粉的植物类群,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和花部特征。中国的传粉鸟类几乎全部属于雀形目;鸟类传粉现象广泛存在于30余科的植物中,其花部特征表现出对非专性嗜蜜鸟类的适应。这些植物类群在中国的植物区系中主要表现出热带成分的特征,但其中也有温带成分。结合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以及对其鸟类传粉现象的认识,可以系统地了解鸟类传粉在旧世界温带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以及鸟-花协同进化的过程。
顾垒张奠湘
关键词:分布区类型中国植物
绣球茜的二型花柱及其传粉生物学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首次对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花药和柱头高度、花粉和柱头形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结实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茜在同一居群中同时具有长花柱(Pin型)和短花柱(Thrum)两种花型,长花柱植株的柱头和雄蕊高分别为9.61±0.36 mm和6.79±0.38 mm,短花柱则为6.11±0.56 mm和8.96±0.59 mm,表现出互补式雌雄异位的花部特征。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两种花型植株的自交和同型植株间异交都不结实,仅在型间异交方能正常结实,说明绣球茜中存在极强的自交不亲和和型内不亲和现象。在花粉与柱头形态方面:长柱型花的单花花粉量(38555.6±6258.4)显著地小于短柱型花(52145.45±8924.5)(t=4.009,P<0.01),长柱花和短柱型花的胚珠数分别为38.73±1.85和39.1±2.25(t=-4.13,P>0.01);长柱型花花粉粒的大小(极径21.27±0.70μm)显著地小于短柱花(21.92±0.79μm)类型(t=3.890,P<0.01),而柱头乳突大小长柱类型要大于短柱类型,表现出明显的二型性。研究结果表明绣球茜是一种典型的二型花柱植物。此外,对其传粉昆虫及昆虫访花行为的观察表明,蝶类(青凤蝶属Graphium)和蜂类(熊蜂Bombus sp.和木蜂Xylocopa magnifica Smith)为绣球茜的主要访花昆虫和传粉昆虫,它们能够在两种不同花型植株之间有效地传粉。
钟智波罗世孝李爱民吴小琴张奠湘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传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