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25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邓祥征林英志战金艳陈冬冬李志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图
  • 1篇地图分幅
  • 1篇动力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数据集
  • 1篇数据库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地
  • 1篇农地流转
  • 1篇区域土地利用
  • 1篇县域
  • 1篇空间数据
  • 1篇空间数据管理
  • 1篇空间数据库
  • 1篇黄淮
  • 1篇黄淮海
  • 1篇黄淮海平原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湖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邓祥征
  • 1篇金贵
  • 1篇何津
  • 1篇战金艳
  • 1篇林英志
  • 1篇邓文胜
  • 1篇余瑞
  • 1篇严哲
  • 1篇李志慧
  • 1篇陈冬冬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Ecosys...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流转推算数据集
2018年
农地流转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空间格局特征是分析农业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户入户调查的小样本数据(包括农地流转数据、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时间、外出就业人口占家庭人口比例、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等)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农业灾害数据、农田生产力数据等,引用ELL模型推算出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转出规模。结果表明,2010年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规模为461.39-1,379.86 hm2,农地转出规模为908.61-2,729.94hm2。从县域农地流转规模的平均水平来看,江苏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的县域流转行为较为活跃,是黄淮海地区农地流转的热点区域;从空间格局来看,农地转入规模由西向东递增,规模较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中北部地区,河南、山东与河北三省接壤地区。数据存储为.xlsx格式,由1个文件组成,数据量为46 KB。
金贵邓祥征陈冬冬董寅陈坤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
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与应用——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实现了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模拟。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包括非空间模块和空间模块两个主要模块。非空间模块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思想,用以模拟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空间模块以多分类Logit模型为主体,用以实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需求的空间分配,输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图。江西省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对江西省200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总体精度达到77.68%,尤其是对林地的模拟精度达到86.87%。因此,区域土地利用竞争模拟模型能够用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林英志邓祥征战金艳
关键词:土地利用
空间数据库电子接图表的设计与实现
2014年
目前,我国已建立多种基础空间数据库,但现有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地图制作、标准地图管理等仍需要采用标准分幅来满足统一管理的需要。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海量分幅空间数据,并实现对其快速检索成了多尺度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电子接图表,实现了空间数据接图表的可视化,集成了现有的空间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库可视化操作的功能;依据空间数据不同的比例尺类型、要素类型、几何类型,自动计算标准分幅编号、绘制分幅边界;提供空间数据库海量数据检索技术方法与参数传递方案、基于数据存储的逻辑结构设计数据检索方案,并总结出空间数据优化存储策略与高效管理方法。应用案例表明,空间数据库电子接图表能够提高分幅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与检索效率,对涉及大规模空间数据库可视化管理和检索应用需求,有很好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严哲余瑞何津邓文胜李志慧
关键词:空间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分幅
Urgent need for a data sharing platform to promote ec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2016年
China has fallen behind in data sharing.A scientific data sharing platform is needed in China to create a big data pool for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research by providing undisrupted flow and sharing of data resources.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more data-intensive ecological research,the data sharing platform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oth data and services and handle data heteroge-neity across disciplines at a higher level.As data transparency and insecurity have been major barriers to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data confidentiality and security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f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data sharing platform.In addition,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data sharing among the field or laboratory ecologists in China and beyond.
Xiangzheng De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