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医药卫生—骨科学

作品数:674,148 被引量:798,872H指数:213
相关作者:杨述华邱勇贾连顺张英泽杨惠林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外科学医药卫生—临床医学医药卫生—护理学医药卫生—中医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3,361篇期刊文章
  • 107,418篇专利
  • 101,814篇会议论文
  • 46,324篇学位论文
  • 6,724篇专著
  • 4,980篇科技成果
  • 2,424篇标准

领域

  • 753,045篇医药卫生
  • 1,819篇文化科学
  • 1,57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69篇机械工程
  • 788篇生物学
  • 479篇农业科学
  • 444篇化学工程
  • 44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73篇建筑科学
  • 263篇经济管理
  • 256篇理学
  • 233篇电气工程
  • 2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1篇电子电信
  • 179篇政治法律
  • 16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4篇哲学宗教
  • 1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8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17,373篇骨折
  • 156,729篇关节
  • 84,098篇手术
  • 79,295篇疗效
  • 78,683篇腰椎
  • 73,544篇内固定
  • 66,122篇股骨
  • 49,168篇椎间盘
  • 42,007篇膝关节
  • 39,725篇术后
  • 36,747篇椎间盘突出
  • 36,561篇关节炎
  • 35,798篇腰椎间盘
  • 34,634篇脊柱
  • 34,421篇钢板
  • 34,084篇颈椎
  • 34,041篇螺钉
  • 32,971篇突出症
  • 32,416篇腰椎间盘突出
  • 32,302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7,093篇第二军医大学
  • 5,57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26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206篇复旦大学
  • 4,345篇北京积水潭医...
  • 4,118篇四川大学华西...
  • 4,114篇苏州大学
  • 4,00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7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3,69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445篇西安交通大学
  • 3,399篇山东大学
  • 3,231篇中南大学
  • 3,172篇郑州市骨科医...
  • 3,08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058篇天津医院
  • 3,020篇北京大学第三...
  • 3,0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2,976篇北京大学
  • 2,854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054篇杨述华
  • 1,011篇邱勇
  • 990篇贾连顺
  • 856篇张英泽
  • 839篇杨惠林
  • 809篇裴福兴
  • 792篇徐荣明
  • 690篇徐永清
  • 673篇朱泽章
  • 638篇蔡贤华
  • 621篇袁文
  • 610篇马维虎
  • 597篇王岩
  • 578篇曾炳芳
  • 574篇郝定均
  • 574篇邱贵兴
  • 533篇马信龙
  • 518篇黄富国
  • 508篇李明
  • 492篇宋跃明

传媒

  • 13,158篇中国矫形外科...
  • 9,908篇中国骨与关节...
  • 8,724篇中国伤残医学
  • 7,749篇实用骨科杂志
  • 7,338篇中国骨伤
  • 6,749篇中医正骨
  • 6,727篇临床骨科杂志
  • 6,399篇中华骨科杂志
  • 5,90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179篇中国中医骨伤...
  • 4,807篇中国医药指南
  • 4,762篇中国脊柱脊髓...
  • 4,576篇颈腰痛杂志
  • 4,391篇中文科技期刊...
  • 3,918篇中国实用医药
  • 3,862篇中华创伤杂志
  • 3,83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827篇中华医学杂志
  • 3,212篇中国骨质疏松...
  • 3,18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48篇2025
  • 34,869篇2024
  • 45,456篇2023
  • 44,303篇2022
  • 29,998篇2021
  • 43,133篇2020
  • 24,123篇2019
  • 26,217篇2018
  • 39,145篇2017
  • 39,580篇2016
  • 39,756篇2015
  • 32,099篇2014
  • 27,318篇2013
  • 28,061篇2012
  • 29,160篇2011
  • 32,456篇2010
  • 38,108篇2009
  • 34,473篇2008
  • 29,760篇2007
  • 20,787篇2006
674,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对骨伤患者早期压力性损伤的预测
2023年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在临床中常见,可影响任何年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可造成患者的巨大经济负担^([1])。近年来,多种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被用于预测产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2])。本研究观察了62例住院的骨伤患者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早期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断为压力性损伤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28岁~74岁,平均(52.25±6.64)岁。
罗丽娟郑伟勋王正明张环
关键词:骨伤患者降钙素原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生化指标
小腿内侧皮瓣动脉走行变异一例
1987年
小腿内侧皮瓣是常用的游离皮瓣供区之一。我院于1985年在行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切取皮瓣时,遇到直接肌间隙皮动脉行程变异,现报告如下提供临床参考。患者男性,20岁,因左侧腘动脉损伤,血管吻合未成功,左足底外侧有8×6cm的皮肤坏死。转入我院,拟行右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左足底外侧皮肤缺损区。
陈礼堂刘晓化
关键词:小腿内侧皮瓣肌间隙比目鱼肌动脉穿支
2014~2016年北京9家医院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翻修负担的多中心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THA/TKA)后一种少见但是灾难性的并发症,在中国大陆,关于PJI翻修负担的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9家医院3年间的感染翻修病例资料并计算翻修负担。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9家三甲医院关节置换总数及PJI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感染类型、主要诊断、术前合并疾病、手术方式,计算PJI翻修负担,并描述PJI处理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此期间共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38319例次,髋膝关节翻修手术1222例次(总翻修负担3.1%),因PJI翻修366例次(翻修负担0.96%),且总体翻修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1.09%,0.96%,0.84%)。9家医院PJI翻修负担分别为0.78%、0.77%、0.52%、0.77%、0.55%、0.63%、1.24%、0.78%、1.71%。髋关节总体翻修负担为5.60%,其中PJI翻修负担为1.14%,PJI是髋关节翻修的第三大原因;膝关节总体翻修负担为1.77%,其中膝关节PJI翻修负担为0.85%,PJI是膝关节翻修的最常见原因;髋/膝关节PJI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中,二期翻修术分别占75.2%(髋,121/161)和69.8%(膝,143/205),一期翻修术占19.9%(髋,32/161)和6.3%(膝,13/205)、开放清创术占4.3%(髋,7/161)和22.0%(膝,45/205)。结论:2014~2016年北京市9家医院总体髋膝关节翻修负担为3.1%,髋膝关节PJI翻修负担为0.96%;二期翻修术是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由于随访时间短和病例流失等因素,真正PJI翻修负担可能更高。
彭慧明王龙超陈继营周一新田华林剑浩郭万首林源曲铁兵郭艾曹永平翁习生
关键词:翻修
植骨治疗骨缺损跟骨的生物力学影响: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超过2/3为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复位后伴随跟骨骨缺损。目前治疗跟骨骨缺损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植骨,但是植骨是否有效存在争议。因此为了优化手术决策,需进一步研究骨缺损的影响以及植骨的生物力学作用。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比较不同缺损跟骨以及其植骨后的生物力学应力应变结果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重建了一个健康的复合足踝有限元模型,通过修改模型以模拟锁定钢板固定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构建中度和重度跟骨骨缺损与植骨后的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模拟3种步态的情况,对跟骨的应力和骨块位移进行了评估。结果中度和重度骨缺损使跟骨应力分别增加了16.11%和32.51%,植骨后分别减少了10.76%和20.78%。中度和重度缺损使总移位分别增加了3.99%和24.26%,而后关节面移位则分别增加了86.66%和104.44%。植骨后,前者的移位减少了25.73%和35.96%,而后者在中度和重度缺损时分别减少了88.09%和84.78%。结论模拟研究证实,植骨可以减少跟骨的应力和骨块的移位,从而提高稳定性并降低继发性骨折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将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
吴培齐朱宁苏志豪倪明
关键词:手术复位锁定钢板固定骨缺损移位性植骨治疗
腋动脉的观察被引量:5
1965年
在125具(250侧)成年尸体(男88具,女37具)上进行了腋动脉及其分支的观察,在44具(男27具,女17具)尸体上测量了各分支起点距胸小肌上缘的距离。腋动脉平均长度为11.39±1.42厘米,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别。腋动脉第一、二、三段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30±0.74;2.74±0.63;7.36±0.90厘米。腋动脉的分支中,以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的起源变化较大,不直接起源于腋动脉而与其他支共干的分别为30.40±2.91%和48.40±3.16%。上肩胛下动脉的出现率为54.80±3.15%,系分布于肩胛下肌上份的支,可起于腋动脉的任何一段。考虑到上肩胛下动脉的出现率,腋动脉的典型分支应为7支,而一般教科书的叙述为6支。此外本文尚发现腋动脉发出少数属于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的分支。
程耕历张宗铭
关键词:腋动脉动脉干胸小肌
肩锁关节脱位使用锁骨远端钩板与Endobutton带袢钢板喙锁韧带重建治疗的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使用锁骨远端钩板与Endobutton带袢钢板喙锁韧带重建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锁骨远端钩板组(对照组,n=19)和Endobutton带袢钢板组(观察组,n=27)。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以及切口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活动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恢复工作时间(84.7±11.6)d,较对照组(97.5±12.4)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切口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9±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肩关节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活动度[(135.4±20.1)°、(141.1±18.6)°],明显大于对照组[(110.4±13.2)°、(109.8±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ndobutton带袢钢板喙锁韧带重建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在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刘昌海王占朝俞思明张豪杰陈洪雷
关键词:肩锁关节视觉模拟评分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学统计学中的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作为对照,分别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实验组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性,对比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obb’s角与疼痛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方式,但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Cobb’s角,同时降低患者疼痛感。
王朝东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保守治疗LDH手段多样,保守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使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达到症状缓解和治愈的效果。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公开报道的国内外LDH保守治疗的相关文献后形成综述,旨在为LDH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马亚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
手法、藏医放血疗法联合股四头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手法、藏医放血疗法联合股四头肌功能康复训练在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林芝市巴宜区藏医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手法及藏医放血疗法,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股四头肌功能康复训练.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疼痛、僵硬、功能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中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分别为(3.36±1.12)分、(1.86±0.46)分、(20.47±6.5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8±1.39)分、(2.21±0.68)分、(25.84±7.6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手法、藏医放血疗法联合股四头肌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减轻关节疼痛、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王佩光陈伟明普巴乔尼玛卓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9月收治的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本体感觉训练,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在髌骨骨折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平衡能力,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较高,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段灿
关键词:髌骨骨折微创术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共75,3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